走進江蘇第二師范學院石湫校區,一股清新質樸的氣息撲面而來。這座江南園林式的校園,生意盎然。江蘇第二師范學院的前身是江蘇教育學院,這是新中國成立后江蘇省最早開辦的17所本科普通高校之一,被社會...
走進江蘇第二師范學院石湫校區,一股清新質樸的氣息撲面而來。這座江南園林式的校園,生意盎然。江蘇第二師范學院的前身是江蘇教育學院,這是新中國成立后江蘇省最早開辦的17所本科普通高校之一,被社會譽為“江蘇基礎教育名師名校長的搖籃”。
篳路藍縷,以啟山林。1952年學校創建,“母校很快就聚集了一批如吳文治先生一樣的治學嚴謹的大師,在一定程度上為百廢待興的江蘇基礎教育事業發展補了短板”。南京大學博士生導師、該校86屆畢業生秦厚榮說。
70年來,江蘇第二師范學院踐行“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的師范精神,矢志不渝為基礎教育培養師資。文學院教授豐家驊數十年如一日潛心治學。“他既是讓學生終生難忘的好老師,又是治學嚴謹的文學研究大家,相繼研究考證了柳永、李玉、楊慎等多位古代文學名人的生平與文學成就,發表了多部有影響力的著作。”教育部高校中文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馮保善教授說。
學校始終堅持實施師范優先戰略,師范專業優先申報、優先建設,經費和資源優先向師范專業傾斜。其中,漢語言文學、地理、數學、生物等多個師范專業獲批全國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師范生比例一直保持在70%以上,師范生比例位居本科高校全省第一、全國前列。
深耕基礎教育,是江蘇第二師范學院始終秉持的辦學理念。學校為教育部“卓越教師培養計劃”項目入選高校。
師德為先、師能為本。學校堅持“兩手抓”,把立師德和強師能貫穿在師范生培養全過程中。學校引進聘用了一批中小學教育教學第一線的特級教師,組建課程教學研究指導教授團隊。此外,學校篩選聘請了10余名普教名師,擔任師范生校外導師。還在全省建立了師范類實習基地146個,“鄉村教育工作站”67個。
近五年來,江蘇第二師范學院師范生共斬獲省級師范生技能大賽一等獎25項,位居全省同類高校前列。該校畢業的師范生相當一部分成為特級教師、學科帶頭人和江蘇省人民教育家培養對象,僅語文學科就出了71位特級教師。
江蘇第二師范學院大力推進優秀中華傳統文化教育,選擇富有江蘇地方特色的傳統文化為切入點,走出了一條接地氣、傳神髓的校園文化建設新路子。
自2004年起,學校音樂教育專業開設江蘇地方傳統音樂概論、江南絲竹等必修科目。堅持開展以“經典精讀”系列課程為主體的教學改革。2019年,學校獲評“教育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
學校充分發揮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培育智庫——教育現代化研究院的科研引領功能。近年來,教育現代化研究院參與完成了《江蘇教育現代化2035》(學術版)的研制工作,為繪就江蘇教育現代化藍圖發揮了重要的決策參考作用。
“作為全省唯一的教師教育改革實驗基地,江蘇第二師范學院將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源源不斷地培養新時代好教師?!痹撔|h委書記王仁雷說。
(本報記者 蘇雁 本報通訊員 李安林 楊思賢 戴海光)
來源:《光明日報》 2022年11月03日 第08版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