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父母換一天崗、進行一次“土法造紙實驗”、每天靜坐10分鐘、開啟一項科學小研究……“雙減”后的第一個暑假,南京學校為孩子們設置了哪些有趣又有創意的暑假作業呢?一起來看看吧。多彩的勞動瑞小建議...
和父母換一天崗、進行一次“土法造紙實驗”、每天靜坐10分鐘、開啟一項科學小研究……“雙減”后的第一個暑假,南京學校為孩子們設置了哪些有趣又有創意的暑假作業呢?一起來看看吧。
多彩的勞動
瑞小建議學生“和父母換一天崗”
記者看到,南京市瑞金路小學給同學們提供了一張暑假清單,“勞動實踐課”成為同學們暑期里一項重要“作業”。“勞動實踐課”分成“小當家勞動課”“小專家生態研究課”“紅領巾志愿服務課”三項“作業”。“小當家勞動課”中,同學們可以選擇掃一間屋、換一天崗、做一道菜,和父母“互換身份”,包攬家里的衛生,去菜場買菜,洗衣服,做到“自己動手,豐衣足食”,體會他們的辛苦。“小專家生態研究課”,同學們也可以選擇種植植物,每日觀察植物的生長并記錄下來,與小伙伴們一起分享“植物的生長日記”。“紅領巾志愿服務課”,同學們可以選擇幫助社區做一些簡單的公益勞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
瑞小每個年級的語數外作業也玩出了新花樣。比如一年級要求同學們運用數學表達方式進行編織、折紙、拼搭等手工活動;二年級的同學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整理并記錄20天的天氣;四年級的學生制作一份英文自我介紹海報,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暑假時間安排、暑期心情、喜歡的服飾穿搭等。
南京市瑞金路小學校長周鋒在采訪時表示,“學校精心準備的‘暑假大禮包’總體強調實踐上的探究,而不再是基礎性的書面作業。我們鼓勵學生去進行學科探究,進行跨學科融合學習,比如記錄天氣這項‘作業’融合了數學和生活實踐,我們希望能通過這種改良版的‘作業’提高學生綜合實踐水平,減小‘用筆用紙’,讓學生在‘作業’中也能體會到學習的樂趣。”
有趣的研學
科睿小學暑期推出“閱寧行動”
科睿小學給同學們精心布置了“一個假期,四個一”的暑假作業,即:閱讀一本好書、參加一次征文大賽、打卡一組運動、參與一次行動。學校專門為同學們準備了“暑假健身大禮包”,“大禮包”里包括了快速跑練習、跳躍練習、力量性練習、專項訓練等等,每一個運動項目都有數量不等的小任務等著同學們“闖關打卡”。除了常規體育訓練,學校還推薦同學們多多參與羽毛球、籃球、乒乓球等球類運動或是玩一些滑板、射箭、飛盤類的新興項目,并提醒同學們注意運動前后的熱身與放松拉伸。同學們每日按照要求完成運動任務后可以在暑假運動表上記錄,開學后與老師、小伙伴一起分享鍛煉的快樂和收獲。學校希望通過這樣的“作業”加強同學們的意志力,讓同學們在運動中成長。
暑期研學方面,科睿小學還給同學們布置了一項特殊的作業——“閱寧行動”,同學們可以在“紅色根脈”“十朝穿越”“文化藝術”“文學之都”等路線中選擇自己感興趣的研學路線,與家人或朋友一起去地圖上相應的地點探尋,記錄下自己的研究路徑、探尋過程的思考以及研究成果。在研學的過程中,同學們可以探索十朝都會的南京城,在行走中“閱讀”南京,在探索中享受學習的過程。
特別的靜坐
江浦實小這個班級每天靜坐10分鐘
南京市江浦實驗小學夏光清老師給同學們布置了一系列“升級版暑假作業”:每天靜坐10分鐘、進行一次“土法造紙實驗”、給伊寧市第二十四小學寫一封回信等。
為什么給孩子布置靜坐作業呢?“有的孩子有拖延癥,有的孩子坐不住,有的孩子愛發脾氣,是因為孩子大腦皮層中額葉部分沒有發育成熟,影響著孩子的‘安靜力’。”夏老師說,神經學家發現,如果堅持靜坐10分鐘,不僅大腦會變得擅長冥想,還會提升你的自控力,提升你集中注意力、管理壓力、克制沖動和認識自我的能力。自控力就像人的肌肉一樣,可以通過練習變得強大。每天靜坐10分鐘,一定能提高孩子的專注力和自控力。同學們可以在小區里靜坐,聆聽細微的蟲鳴、溪流潺潺聲;可以在野外靜坐,數一數天上的星星。
夏老師還鼓勵同學們在暑期實踐課本中學到的“蔡倫造紙”術,并將自己造出來的紙制作成一份“拜師貼”呈遞給老師。夏老師還讓班級同學與新疆伊寧第二十四小學三9班結成的“手拉手活動”,通過“手拉手”,兩校的同學們可以一起結伴做“作業”:互寫一封信、共背一部經典、同讀一本書、一起讀書打卡……通過結伴完成作業,促進孩子們能夠共同成長。最終,同學們的優秀作業還將被編印成冊保存下來,非常有意義。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 記者 王穎 見習記者 宋依繁 顧茜敏
校對 李海慧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