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讓全省中小學幼兒園師生度過一個健康、安全、快樂和有意義的假期,省教育廳就做好2019年中小學幼兒園假期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為讓全省中小學幼兒園師生度過一個健康、安全、快樂和有意義的假期,省教育廳就做好2019年中小學幼兒園假期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嚴格執行放假時間
2019年全省中小學幼兒園暑期放假時間統一為7月1日,秋季開學時間為9月2日。2020年寒假放假時間為1月18日,春季開學時間為2月10日。
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在編制行事歷時,要嚴格按照以上規定時間進行安排。假期各校不得推遲放假或提前開學,原則上不安排返校日或返?;顒印8鞯馗餍R皶r將假期時間和相關安排告知師生和學生家長,指導學生和家長提前規劃和安排好學生假期生活。
二、科學合理安排學生假期生活
1、積極豐富學生假期生活
各地各校要結合本地實際,密切與家庭、社區的聯系,充分利用鄉村少年宮、科技館、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等場所,為學生提供更多就近就便、有益的自主探究和實踐活動項目。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各類體育活動,引導學生保持暑期鍛煉身體的習慣。各級各類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營地要專題開設假期研學實踐課程,打造精品研學實踐線路,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研學實踐教育活動。
2、合理安排學生假期作業
各校要加強各科作業的統籌協調和作業總量的控制,學生每天的書面作業量要與平時的要求相當。提倡布置適合孩子自主完成的活動性、實踐性、探究性作業。培養良好學生學習習慣,引導學生端正學習態度,主動、自覺、認真完成作業。通過召開家長會等途徑,引導家長不盲目給孩子報各類補習班、提高班。學校要嚴格落實國家禁止有償補課的有關規定,可以利用假期對中學高年級學習困難學生進行輔導幫扶。
3、引導學生健康假期生活
加強家校合作,指導學生家長加強與孩子的溝通交流,尊重孩子的健康情趣,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引導學生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不要盲目攀比讓孩子參加各種補習班、興趣班,更多安排適合學生興趣愛好特長的活動。指導學生按時作息,主動承擔家務勞動,引導孩子合理使用電子產品,上健康網站,不沉迷網絡游戲。
三、規范安排中小學假期工作
1、高度重視假期安全工作
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協同當地宣傳部門,充分利用各類新聞媒體,加強宣傳引導,普及安全知識。各地各校要切實做好安全教育和安全工作,每一所中小學幼兒園都要安排專門的暑期安全教育活動,通過主題教育活動、發放宣傳資料和致家長書等形式,將安全提示內容告知每一個學生、每一個家長。要針對學生安全事故易發多發領域,重點開展防溺水、防食物中毒、防欺凌暴力、防觸電、防交通事故、防自然災害等方面的教育,全面提高廣大師生的安全意識和自防自護自救能力,切實增強家長的責任感和監護意識。各地各校要加強對學校校舍、在建工程和校園周邊環境進行全面排查,全面排除安全隱患。各地各校要加強值班保衛工作,及時報告和快速應對突發事件,確保假期安全穩定。
2、強化違規辦學行為專項治理
各地要嚴格貫徹教育部《關于嚴格規范大中小學招生秩序的緊急通知》《關于進一步規范學校管理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課業負擔的意見》和省教育廳《關于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關于集中開展義務教育學校違規辦學行為專項治理的實施方案》,保持高壓態勢,堅決制止違規招生、違規補課和有償家教等行為。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在放假前針對假期易發的學校各種補課、教師從事有償家教、在培訓機構兼職等問題進行專門教育,重點對近年執行不力的重點地區、重點學校、重點對象,要提前警示,教育到位。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對學校違規招生入學、違規補課現象的督導檢查,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對暑期校外培訓機構辦學行為的監管,對違規行為要依法依規嚴肅處理。省教育廳將對各地各校暑期規范辦學行為組織專項督導。
3、大力推進假期學校建設
暑期是學校建設的重要時期,各地各校要抓住這一有利時機,按照既定的學前、義務教育和普通高中建設規劃和實施計劃,做好各類教育資源的新建、擴建、改建工作,確?!靶陆ǜ臄U建幼兒園300所、義務教育學校350所、普通高中30所”等年度建設目標如期實施,確保滿足新學期如期開學。
4、積極組織教師假期學習培訓
各地各校要在假期前集中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和師德師風建設專題教育活動,按照“管行業就要管黨風廉政建設”的要求,做到黨風廉政建設與業務工作兩手抓、兩手硬,認真梳理排查廉政風險點,強化監督管理,務求取得實效。各地要在保證教師應有假期休息時間的基礎上,加強校長和教師的在職培訓和自主學習,要針對本地薄弱學校、薄弱學科、薄弱環節,開展轉變教學理念、學科教學方法、提高信息技術水平等方面的學習和培訓,努力提升廣大教師的專業水準、教學能力和育人水平。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