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叫章麗華,是南京工業大學一位離休干部。2002年,她的愛人,原南京建筑工程學院(南京工業大學前身之一)胡松林教授辭世,時年80歲的她拿出畢生積蓄,以丈夫的名義設立了“胡松林獎學金”。
有這么一位老人,把畢生的積蓄都留給了學生,讓我們來認識堅持一件事17年,目前97歲的章麗華。
“我做的都是平常的事情,沒有什么好宣傳的。”面對記者的采訪,眼前這個精神矍鑠的老人平淡而真誠地說道。
她叫章麗華,是南京工業大學一位離休干部。2002年,她的愛人,原南京建筑工程學院(南京工業大學前身之一)胡松林教授辭世,時年80歲的她拿出畢生積蓄,以丈夫的名義設立了“胡松林獎學金”。
從那時開始,她每年在新生中選擇4人,堅持資助他們完成大學學業,這樣的善舉一做就是17年。
生活至簡
慷慨捐資助學
在南京工業大學虹橋校區一間老舊的教師宿舍里,記者見到了章麗華老師。
這是一座建于上世紀80年代的宿舍樓,章老師的家在三樓,全屋面積不過70平米,隔出了廚房和衛生間之后,客廳只擺下一張小沙發。房子沒有裝修,還是當年的木制門窗,家具都是80年代的款式。
記者到來時,章老師剛吃完早飯,坐在桌邊看報紙,桌上兩個小碗里只有簡單的咸菜。
2002年,愛人胡松林老師辭世,章麗華老師帶著兩人的全部積蓄12萬元找到學校,請求設立“胡松林獎學金”,每年資助4名大學新生一直到他們完成學業。2004年開始,學校離退休老同志組織開展“夕陽助新苗”捐資助學活動,章麗華老師又帶頭每年捐出1000元。
17年來,章麗華老師共捐出近40萬元,而她的家里卻沒有添置過一件新家具,即使在炎熱的夏天和寒冷的冬天,連空調都舍不得開。
師德高尚
助學已成為習慣
出生于1923年的章麗華老人,在抗日戰爭期間參加革命,成為一名地下黨員,解放后在上海市工作,20世紀80年代初,調任南京建筑工程學院。在上海工作時,章麗華老師鄰居家的孩子考上了清華大學,因為鄰居家有7個孩子生活困難,交不上學費,章麗華老師慷慨解囊,資助孩子上大學。20世紀50年代,胡松林夫婦作為知識骨干支援東北期間,章麗華老師還經常給借住的房東家孩子買些學習資料,鼓勵孩子們好好學習。
談及這些事兒,章麗華老師擺擺手,“應該把更多的目光聚集在年輕人身上,給他們更多前進的動力。”章麗華的侄子章人雄說,“當初設立獎學金時,姑姑就要求不要宣傳。小的時候,只要我們上學遇到任何困難,她都會出資幫我們。”
用大愛
激勵后輩前行
今年97歲高齡的章麗華老師生活規律,早上8點多起床,晚上11點入睡。每天早上看書讀報,晚上收看《新聞聯播》,每月還準時參加黨組織生活會。每年教師節,受她資助的學生都會來看望章老師。
“每次過來,章奶奶都會熱情招待我們,就像我們的親奶奶。”2017級學生邵鵬說,有一次邵鵬和其他學生們去看望章麗華老師,給她帶了點水果,章老師讓他們全部拎回去了,“在她眼里,我們應該把錢用在學習上。”
這17年來,章麗華老師共資助了60名學生,她的善舉詮釋了什么是人間大愛。在她的臥室里,有這樣四個蒼勁有力的大字“天高云淡”,正如章麗華老師的人生境界:厚生之德似天空般高遠,名利之心如浮云般淡泊。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