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本中學生編印的科幻雜志《朝聞道》在南京市第十三中學正式發布。經過近一年的準備、積累和籌劃,南京十三中學生原創的近30篇科幻作品終于浮出水面,從三體到氦閃,從《星際穿越》到重元素聚變、火...
全國首本中學生編印的科幻雜志《朝聞道》在南京市第十三中學正式發布。經過近一年的準備、積累和籌劃,南京十三中學生原創的近30篇科幻作品終于浮出水面,從三體到氦閃,從《星際穿越》到重元素聚變、火石等,這群中學生用自己的方式闡述了“什么是科幻?誰的科幻?”
“科幻就是有科學根據的創作。科幻文學先鋒、青春、批判的氣質,天然地與睜大眼睛打量世界、正在成長的我們具有契合同構關系。它就是我們青春的標記,是我們看待人生、看待世界的一種眼光。憑著這樣的接頭暗號,我們聚集在一起,高舉科幻的旗幟,富有想象力地尋找我們生命未來的無限可能。”《朝聞道》學生編委之一章子健如是說。
“在我看來,《流浪地球》帶給我的最大感動,是人在災難面前,向著絕望的黑色幕布中投射出的一點希望的微光前進時所體現出來的最美好的人性。比如,不知名的運載車司機為了保護火石,不惜讓車頭脫鉤,自己墜入深淵;劉培強駕駛空間站淹沒在等離子體的火海中,以點燃木星,拯救地球……人性中固然有不好的成分,但在災難面前,所有人都展現出人性最美好的一面,為了拯救世界、拯救人類文明而奉獻出自己的一切。”章子健在給電影《流浪地球》寫的雜談里,這樣感慨道。而這篇雜談也收錄在《朝聞道》首日刊里。
“在當下分數就是王道的應試重壓下,人們把那些和考試無關的書統統稱為閑書,而崇尚實際功利的傳統心理把科幻作品斥為閑書中的閑書。在家長、老師和相當多的同學眼中,科幻被看做是邊緣的、消遣的、通俗的類型文字。主辦這本學生雜志,意在倡導與現實和傳統隱隱對抗的創造的人生、奮斗的青春。少年強則中國強,少年進步則中國進步,少年科幻則中國創造!”江蘇省特級教師、南京十三中曹勇軍老師也是《朝聞道》的指導老師,他告訴記者:“科幻閱讀是開啟學生想象力最好的方式,從2017年以來,南京十三中就以科幻經典夜讀、成立科幻社、舉辦科幻講座、開設科幻校本課程等多種形式推廣科幻閱讀。”此次,南京十三中的同學們編印的全國第一本中學生科幻雜志《朝聞道》就是一次“成果檢驗”。另外,由江蘇省科普作協科幻專委會和南京十三中共同發起的“江蘇省科幻聯盟學校”也在籌備當中。
“在大樹下快樂讀書,在大樹下幸福成長,這是十三中對每一位同學抱有的最大期待。”南京十三中校長屠桂芳告訴記者:“學校除了落實國家課程,還積極對課本內容進行校本化,讓學生更好投入情感,投入對知識價值的認知。從2013年起,曹勇軍老師組建了跨班級的經典夜讀小組,利用每周五晚六點半到八點半的時間,與學生燈下共讀。曾有一名一寫作文就‘發怵’的學生,經過一年的‘夜讀’,居然在一次考試中拿到了滿分作文。如今,‘在大樹下讀書’已經成了南京高中里標桿性的讀書活動。《朝聞道》的刊發也受益于此。”
“未來高校選擇不全靠分數。越是頂級的學校就越要在保證成績的基礎上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為他們學生自主招生、綜合素質測評奠定基礎。”曹勇軍老師說:“漫長的人生路靠的不是成績,而是夢想、精神……《海子的詩》、《沙鄉的沉思》、《1984》、《大地上的事情 》……一本本偉大的作品走進學生的世界,點亮他們的心燈,照向人生未來的旅途。方向對了,提高成績是自然而然的。”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