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省政府工作報告中,在全省中小學普遍建立課后服務制度,被列為十項民生實事。如何普遍建立課后服務制度?課后服務工作遇到了哪些問題?如何解決?聽聽兩會代表委員怎么說——省人大代表、徐州市民主...
今年省政府工作報告中,在全省中小學普遍建立課后服務制度,被列為十項民生實事。如何普遍建立課后服務制度?課后服務工作遇到了哪些問題?如何解決?聽聽兩會代表委員怎么說——
省人大代表、徐州市民主路小學校長 周婭
徐州市民主路小學動員了徐州市少年宮、一些社會團體,還動員了一些家長志愿者,共同參與到課后服務工作來,為今年春學期課后服務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省政協委員、南通市教育局局長 郭毅浩
首先是學校的師資,其次是兼職的師資;將來可以通過體制機制的改革,讓兼職師資成為學校師資,但必須在德才兼備的前提之下,才能讓這批老師進入學校。
省政協委員、泰州市教育局局長 奚愛國
學校要加大課后服務力度,把學校所有能面向學生開放的場所,比如說圖書館、電腦房,包括學生的飯堂,都可以拿出來,給學生自習,或開展素質培養。
省政協委員、南京市瑯琊路小學校長 戚韻東
可由教育局或政府來建立一個資源庫,學校可以去申請,去選擇一些有專長的老師走進校園。
比如說,可以聯合一些家委會、志愿者,還有一些關工委志愿服務的人員。學校作為課后服務的責任主體,就是要構建孩子的第二種校園生活,給孩子提供豐富多彩的體育、科技、文化活動。
缺乏資金、師資、場地等條件的學校,可以從有特長的學生身上挖掘資源。比如說有一個五年級孩子,他在評書上做得非常好,他自己設計了一個評書小課程,三到四年級的孩子都可以來學習。
省人大代表、江蘇開放大學原黨委書記 彭坤明
“四點鐘學校”不僅為家庭分憂,也是孩子融入社會、成長成才的有效載體。如今不少孩子的生活軌跡是“兩點一線”,有的孩子作業寫到半夜,基本與社會、外界“隔絕”。可是,融入社會、參與社會、接受社會教育,本身就應是孩子的“必修課”。所以在學校、家庭之外,還需社會力量的支持和補充。
開辦“四點鐘學校”,可由“財政補一點、家長出一點、公益基金墊一點”,并吸引有經驗的退休教師、熱心的志愿者,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一起做成這件事。孩子放學后進“社區課堂”,可在老師督促輔導下完成家庭作業,也可在志愿者指導下學習書法、繪畫、音樂,參加體育活動,培養各方面的興趣,鍛煉融入社會的能力。
省政協委員 李玉珠
事實上,課后服務在我省部分地區早已試點推行。2013年,南京在30多所小學開展“彈性離校”試點,為學生提供課后免費延時托管服務;2017年起,南京市政府將小學“彈性離校”列為重點民生實事,在全市小學全面推行,也因此多次獲得教育部點贊。2017年9月,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學、泰州市姜堰區東橋小學集團、蘇州市立達中學等8所學校被確定為全國課后服務示范點,課后服務在全省推開。
省人大代表、姜堰區實驗小學教育集團校長
高金鳳
隨著時代的發展,對教師的素養要求也越來越高。如果要保證課后托管課程的豐富性、多樣性和私人定制性,坦白講,教師的負擔會變得更重。
省政協委員、連云港市教育局副局長 高健
眼前的難題就是怎么樣激發教師參與課后服務的積極性,例如通過給予合理報酬的方式。但在給教師補償的項目以及金額上,目前還沒有完全明確。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