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咬文嚼字》公布了2018年度“十大語文差錯”,重點關注熱點事件及名人偶像所犯的差錯。自2006年開始,《咬文嚼字》每年發布年度“十大語文差錯”,至今年已連續發布了13次。來看看,這些錯誤你中...
日前,《咬文嚼字》公布了2018年度“十大語文差錯”,重點關注熱點事件及名人偶像所犯的差錯。自2006年開始,《咬文嚼字》每年發布年度“十大語文差錯”,至今年已連續發布了13次。來看看,這些錯誤你中過招兒嗎?
一、重慶公交車墜江報道中的讀音錯誤
2018年10月,重慶萬州發生公交車墜江重大交通事故,經后續調查發現,該事故是乘客與司機發生口角與肢體沖突所致。某些媒體播報這則新聞時,將“口角”的“角”讀為jiǎo。“角”是個多音字,有jiǎo、jué兩個讀音。讀jiǎo時,指牛羊等動物頭頂上長出的尖長的骨狀突起物,也指物體兩個邊沿相接的地方。讀jué時,有較量、比試、競爭之義。乘客與司機發生“口角”,即在口頭上進行較量,“角”應讀jué。
二、高校校慶演講中的讀音錯誤
2018年5月,北京大學120周年校慶,時任校長在演講中鼓勵學生“立鴻鵠志”,“鵠”讀成了hào。“鵠”在“鴻鵠”中的正確讀音是hú。“鴻鵠”俗稱天鵝,因善高飛,人們常用“鴻鵠志”比喻遠大的志向。
三、博覽會報道中的用字錯誤
2018年11月,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成功舉辦,大量外國企業前來參展,顯示了中國市場在國際上的巨大吸引力。報道相關新聞時,有媒體稱外國企業“親睞”中國營商環境。“親睞”應為“青睞”,典出三國時期的名士阮籍。阮常用“青白眼”看人,喜歡的人平視露出黑眼珠,不喜歡的人則以白眼相向。“青”指黑眼珠,“睞”有看的意思。
四、演藝圈風波報道中的用字錯誤
從2018年5月開始,演藝圈“陰陽合同”等“潛規則”被揭露,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和調查。某些網絡媒體稱揭露者“捅簍子”了,演藝圈黑幕一旦揭開,將掀起“滔天巨浪”。“捅簍子”應是“捅婁子”。婁,本指物體中空,“捅婁子”即捅出漏洞來,常比喻引起亂子、糾紛、禍事等。“簍子”是用竹篾、荊條、鐵絲等編成的盛物器具,沒有“捅簍子”一說。
五、范冰冰逃稅報道中的用字錯誤
2018年10月,稅務機關公布了對范冰冰逃稅案件的處罰決定。在此前的一段時間,作為該事件“主角”的范冰冰遠離了公眾視野,某些媒體說她“不知所蹤”。“不知所蹤”應為“不知所終”。“終”是動詞,指終止、結束。“所終”是一個“所”字結構,結構助詞“所”加動詞“終”構成名詞性成分,充當“不知”的賓語。“蹤”即蹤跡,是名詞,不能跟“所”字搭配。
六、世界杯賽事報道中的不當表達
2018年世界杯足球賽于6月14日至7月15日在俄羅斯舉行。法國隊和克羅地亞隊打進決賽,最后法國隊奪得冠軍。報道相關新聞時,某些媒體說法國隊和克羅地亞隊“爭奪冠亞軍”。參加決賽的兩支隊伍爭奪的是“冠軍”,而非“亞軍”。“亞軍”是不必爭奪的。“爭奪冠亞軍”是一種似是而非的說法。
七、中美貿易摩擦報道中的詞語誤用
2018年美國對中國的進口商品加征關稅,蠻橫地挑起貿易摩擦;中國進行了“有理、有利、有節”的反制。某些媒體報道相關新聞時,說中國的反制措施是對美國的“反戈一擊”。“反戈一擊”指掉轉槍口向自己原來所屬的陣營發起攻擊。中國不屬于美國的陣營,在中美貿易摩擦中,中國反制美國,是對美國的“反擊”,而非“反戈一擊”。
八、沙特記者遇害報道中的詞形錯誤
2018年10月,沙特記者卡舒吉在沙特駐土耳其伊斯坦布爾領事館遇害,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在介紹該事件的背景時,有媒體稱卡舒吉家世在中東赫赫有名,并非 “籍籍無名”之輩。“籍籍無名”應是“寂寂無名”。漢語中“籍籍”一詞,常形容聲名盛大;“籍籍無名”在邏輯上是說不通的。
九、國際關系報道中的修辭錯誤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應對一些重大國際問題時,態度反復無常。某些媒體報道相關新聞時,常用“360度”大轉彎形容其態度的巨大轉變。如:“不打敘利亞了?特朗普一夜之間360度大轉彎!”“特朗普對伊朗態度360度大轉彎,稱愿不設條件見伊總統”。這種說法犯了夸張失度的錯誤。一條射線在平面上以端點為定點,旋轉360度時與自身重合,旋轉180度時正好形成平角,漢語中常以“180度”大轉彎來形容轉變幅度很大,到了前后相反的地步。
十、社交用語中的用詞錯誤
在社交用語中,“惠”是一個常用敬詞,凡以“惠”開頭的詞語都是指對方的行為有“恩”于己,如惠顧、惠存、惠臨、惠贈。某知名人士在送給別人的書上,有“惠贈某某”的題詞,某商家開張時,有“惠贈禮品”的告示,都是用錯了“惠贈”,可改為“敬贈”。
看完十大語文差錯
接下來看看這些熱詞你都get了嗎
知道10個以上
證明你還是個寶寶
1.確認過眼神
年初的時候,網友在微博發布了一篇內容為"確認過眼神,你是廣東人"并配以一張1塊錢紅包的圖,借以吐槽廣東人的過年紅包面額很小,引起了網友們的共鳴。
后來延續有"確認過眼神,是不想理的人"等。后因成為抖音里的熱門BGM(背景音樂)再次大火。
2.Skrrrrr
作為網絡流行語的該詞原本是嘻哈說唱當中的常見詞匯,模仿汽車輪胎打轉的聲音,在如今嘻哈音樂中,skr更多是被用作像“要要切克鬧”一樣的語氣詞,用來增強語感使用。
3.社會人
由于動畫片的熱播,網友們借助涌現出的段子和表情包,把小豬佩奇推向網絡的風口,成為一只網紅豬。一句“小豬佩奇身上紋,掌聲送給社會人”塑造了小豬佩奇的反差萌,成為一個獨特的標簽。
4.安排上了
作為網絡語,“安排”通常包含處理、教訓、懲治的含義。比較常見的用法是被動句式“被安排得明明白白”“安排上了”“安排一下”等等。
“安排得明明白白”一詞我們可以理解為“被收拾/修理得服服帖帖”。除此之外,該詞走紅之后,被網友們制作成的“安排得明明白白”表情包系列也受到了大家的熱烈追捧,被大量使用和轉載開來。
5.大豬蹄子
大豬蹄子。這個詞最早走紅應該算是去年,憑借著一組“男人都是大豬蹄子”的表情包被人們所知,在今年的宮廷劇《延禧攻略》中魏瓔珞稱“男人都是大豬蹄子”而被廣為傳唱,在網絡上再次爆紅起來。
6.C位出道
C位,最早來源于游戲領域,每個戰隊都有一個C位的存在,它是能夠帶動全場節奏,屬于主力輸出的地位。
后來C位一詞逐漸擴大到娛樂圈,在合影、海報、舞臺表演等時候,只要幾個藝人往一塊湊,就會出現處于中心的C位。
6.錦鯉
最初是微博里經常有人發一張錦鯉的圖片,并附上文字“轉發此錦鯉就會有好事發生”。
于是網友們紛紛P圖吐糟,引起一陣“轉發此錦鯉”熱潮,于是“轉錦鯉”在微博走紅,很多網友看到這種圖必定會轉發。
雖然他們知道這只是一些博主為了人氣說出來的噱頭,但還是真心希望它會給自己帶來好運,進而成為一種網絡社交現象。
7.官宣
2018年10月,趙麗穎和馮紹峰在微博上向大家公布了結婚的消息,二人微博發文用了“官宣”這兩個字,當天因為閱讀量大,二人粉絲眾多,這個詞迅速傳播開來。
“官宣”字面意為“官方宣布”,現泛指某人或某機構對外正式宣布消息,表達廣而告之的含義。
8.你是魔鬼嗎
在《爸爸去哪兒》節目中,林永健接受了任務為老兵排練節目,但是兒子大俊卻不給面子,各種消極怠工,于是林永健發火了。
隨后,林永健的兒子林大竣對著他說:你是魔鬼嗎?觀眾看的十分有趣,但是林永健卻表示:他們覺得好玩了,但是我心里難受。
9.沖鴨!
沖鴨是“沖呀”一詞的諧音的說法,表示充滿朝氣、斗志盎然的意思。
最早起源于微博,因為有博主發布了一篇今天也要加油鴨的表情包。該表情包上全是唐老鴨,再配合上各種詞語,并且把最后的呀改為鴨,一時間這組表情包火爆全網。
由此,廣大網友也開始慢慢地說話也把呀變成了鴨。沖鴨是如今網絡上常見的一種比較賣萌可愛的加油打氣的詞語。
10.佛系
“佛系”最早來源于日本某雜志介紹的“佛系男子”,指愛獨處、專注于自己的興趣、不想花時間與異性交往的男人。
在國內社交平臺流行后,該詞泛指不爭不搶、不求輸贏的人,表達了一種按自己方式生活的人生態度,并衍生出“佛系青年”“佛系女子”等一系列詞語。
話說回來,2018不管有哪些爆點、笑點,但是,屬于你內心深處的“BIG NEWS”也許只有一個——“TA”也許是長久以來支持你的家人、新降臨的寶貝,也許是深愛的伴侶、是閨蜜朋友,甚至有可能是無論你心情好壞都默默陪伴在身邊的一條寵物狗……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