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也揭示了個人屬性、家庭環境和學校教育等多方面因素對青少年數字素養的顯著影響。
6月3日,新京報記者從北京師范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獲悉,日前,該學院黨委書記、未成年人網絡素養研究中心主任方增泉教授發布了《中國青少年網絡素養調查報告》2024、《互聯網平臺青少年保護與發展報告》2023兩篇報告。調研結果顯示,當前青少年的數字素養平均得分為為3.63分(滿分5分),略高于及格線,意味著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同時,研究也揭示了個人屬性、家庭環境和學校教育等多方面因素對青少年數字素養的顯著影響。
據介紹,本次研究的樣本首次覆蓋3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以確保問卷數據的代表性,共計收回問卷超2.4萬份,其中有效問卷2.22余萬份。該報告通過理論探討和大數據分析,首創了青少年“Sea-ism”數字素養框架,將青少年數字素養細分為六大關鍵模塊。結果顯示,我國青少年上網注意力、網絡印象管理能力、網絡安全行為和隱私保護意識有所提高;網絡信息保存和利用能力、網絡規范認知能力仍需進一步提升,網絡信息的辨識和批判能力相對較差。
青少年數字素養整體得分情況(2024)。 受訪者供圖
值得一提的是,報告顯示,隨著每天平均上網時間增長,青少年網絡素養水平逐漸下降;青少年與父母親密程度越深,青少年網絡素養越高。基于以上發現,報告提出了以“賦權”“賦能”和“賦義”為核心的數字素養培育理念。這一理念旨在通過提升青少年的自主權、增強他們的數字技能,并深化他們對數字世界的理解,從而促進其數字素養的全面發展。
基于報告,方增泉建議,提升青少年數字素養,應具體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是實施青少年數字素養個人能力提升行動計劃,通過系統化的培訓和實踐,幫助青少年掌握更多的數字技能;二是推進家庭數字素養教育計劃,引導家長正確參與孩子的網絡活動,共同營造一個健康的網絡環境;三是構建完善的數字素養教育生態系統,整合學校、社會等多方資源,形成教育合力。
此外,建議政府應完善相關法規、加強監管,并建立健全的社會保護體系,為青少年的網絡安全和數字素養提升提供堅實的保障。傳媒企業和互聯網平臺也應自覺遵守行業自律和規范,為青少年提供安全、健康的網絡產品和服務。
四類平臺總體得分(滿分100),總體來看,游戲平臺的未成年人保護得分最高。 受訪者供圖
根據同期發布的《互聯網平臺青少年保護與發展報告》(2023),通過對80個不同類型的互聯網平臺(包括網絡游戲、直播、社交和音視頻平臺)進行文本分析和輿情分析,報告系統地評估了這些平臺在未成年人保護七個關鍵維度——信息提示、技術保護、網絡欺凌、防沉迷管理、應急投訴和舉報機制、隱私和個人信息保護制度、科學普及和宣傳教育上的表現。
研究結果顯示,各類互聯網平臺在未成年人保護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有提升空間。具體而言,游戲平臺在應急投訴舉報和隱私保護方面表現較好,而音視頻平臺和直播平臺在防沉迷管理方面成效顯著。然而,科學普及和宣傳教育、網絡欺凌預警預防等方面仍需加強。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