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首屆世界古典學大會在北京開幕,主題為“古典文明與現代世界”,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教育部、中國文化和旅游部、希臘文化部、希臘雅典科學院共同主辦。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希臘總統卡特里娜...
11月7日,首屆世界古典學大會在北京開幕,主題為“古典文明與現代世界”,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教育部、中國文化和旅游部、希臘文化部、希臘雅典科學院共同主辦。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希臘總統卡特里娜·薩克拉羅普盧分別向大會致賀信。
大會現場
這是古典文明的首個世界級大會,吸引了來自世界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古典學領域專家學者、文化名家、青年代表以及部分國家駐華使節等600多人參會。記者從南京大學了解到,南京大學共有七位專家參會,南大文學院教授、人文社會科學高級研究院院長徐興無在“古典學與人類未來”分論壇作主旨演講。
徐興無教授
徐興無的主旨演講題為“中國古典學的知識與精神”,通過評述現代中國古典學相關領域的發展與現狀,認為中國古典學的文化精神根源于孔子對夏商周三代文明的闡釋,中國現代古典學應該具有文明研究的整體意識,通過開放、跨學科的研究不斷豐富古典學知識,而更重要的工作是對文明意義與價值的探求。
北京大學副校長王博在“古典學與人類未來”分論壇開幕式致辭中介紹,古典學從來不是復古之學,而是一門現代學科,現代文明需要從古典文明中再次汲取營養,以回應當前世界面臨的各種挑戰和危機。希望通過這次世界古典學大會,北京大學古典學研究能夠與國內外同行展開更深入廣泛的交流,整合各學科的力量,取得更大的發展。
據悉,“古典學與人類未來”分論壇邀請來自美國、英國、德國、希臘、意大利、加拿大、俄羅斯、日本等國際及國內各高校共60名專家學者、文化名家等,圍繞古典文明相關議題深入研討對話,為世界古典文明研究者交流思想、凝聚共識提供重要平臺。
“古典學與人類未來”分論壇上,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研究生部特聘教授瑞麗,德國德累斯頓大學榮休教授、北京大學人文講席教授穆啟樂也分別從“中希研究與古典學的未來”“塔西佗與司馬遷:關于戰爭與和平的初步思考”兩個主題,分享了對古典文明研究的見解與看法。
據悉,此次大會共設八個分論壇。除了“古典學與人類未來”主題,與會學者圍繞“古典文明的義理與精神”“經典互譯與解釋”“古典語文與古典學傳統”“古典學與文明互鑒”“古典學與經史傳統”“儒家思想與古希臘哲學的倫理對話”“古典智慧與數智時代”等議題,深入交流、坦誠對話、凝聚共識,合力推動古典文明煥發新的生機活力、展現新的時代價值。
南大文學院教授劉超,外國語學院教授楊金才,歷史學院教授祝宏俊、成祖明,副教授邱偉云,哲學系準聘副教授劉鑫分別在四個分論壇發表了報告。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 楊甜子
校對 李海慧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