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至19日,濟南市市中區教體系統召開2024年暑期領導干部會,會議以“向新質 開新局”為主題,深化探索“質量為本、均衡為基、教師為魂、特色為要”的市中教育發展路徑,促進市中區干部教師教育理...
8月17日至19日,濟南市市中區教體系統召開2024年暑期領導干部會,會議以“向新質 開新局”為主題,深化探索“質量為本、均衡為基、教師為魂、特色為要”的市中教育發展路徑,促進市中區干部教師教育理念轉型和管理優化,適應“雙新”時代的教育要求,激活區域教育新質生產力,進一步推進市中區教育高質量發展。
會議貫徹市教育局暑期工作會、區委十三屆七次全會相關要求,在濟南“教育強市”與市中“二次創業”戰略中,明確發展定位,明晰形勢任務,對下一階段工作進行部署。區教體局黨組全體、副處級以上干部、各科室負責人,系統所屬事業單位主要負責人,區屬中小學幼兒園書記、校(園)長、執行校(園)長以及駐區中小學相關負責人參加會議。
北京師范大學國家高端智庫教育國情調查中心主任張志勇以《基礎教育的形勢與任務》為題作專題報告。他從“建設優質均衡的基礎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加快落實新一輪課程改革”“構建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新生態”“努力建設高質量教師隊伍”“加快建設現代教育治理體系”5個方面闡述了新時代基礎教育的形勢與任務,高屋建瓴地指明了深化基礎教育綜合改革的方向。
北京市十一晉元中學校長趙鳳華以《我們的成長密碼》為題作專題報告。她從“扣好第一粒扣子,確保一開始就把事情做對”“撬動關鍵驅動點,提高管理杠桿率”“讓價值觀成為北極星”3個方面,分享了北京市十一晉元中學作為“十一系”學校五年來的目標路徑、權力路徑、團隊路徑、價值路徑,厘清了學校管理和教育的關系,回歸教師職業的育人本質,為學校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經驗樣本。
市中教育致力于打造一支教育理念新、教育方法優、教育成效佳的校(園)長干部隊伍,本次讀書班創新形式,6個分論壇60多位校長園長聚焦“新質生產力賦能學校高質量發展”作主題發言,從不同角度分享了辦學思考,激活區域教育新質生產力。區教體局黨組全體、副處級以上干部、各科室負責人,系統所屬事業單位主要負責人分組參加活動。
分會場一:濟南市經五路小學
聚焦“以‘新質’理念激活優質學校再發展”,育英中學、濟南實驗初中、六十八中、育賢中學、經五路小學、勝利大街小學、舜耕小學、緯二路小學、經十一路小學、南上山街小學、育秀小學、愛都小學校長做主題發言,探索未來創新發展新路徑。
山東師范大學教育學部副部長、教授、博士生導師馮永剛從人才培養、課程樣態、校園生態和創新機制4個方面進行點評,并提出7個建議。
分會場二:濟南市市中區潤澤第一幼兒園
聚焦“以新質生產力賦能學前教育高質量發展”,育賢第一幼兒園、舜南幼兒園、愛都幼兒園、文景第一幼兒園、經成幼兒園、潤澤第一幼兒園、泉秀幼兒園、經驛幼兒園園長做主題發言;38所幼兒園的園長進行交流分享,用實際行動來實現“幼有所育”到“幼有優育”成功轉型。
山東師范大學教育學部副教授蘇偉從學術角度問診把脈,提出建構一個學術話語體系的思考和表達方式的重要意義。
分會場三:濟南市市中區原山小學
聚焦“從‘新建學?!呦颉沦|學?!保瑓R誠小學、經綸小學、泉海小學、泉欣小學、泉澤小學、望岳路小學、文景小學、原山小學、匯苑小學、經成小學、駿雅小學、文賢小學、臥龍路小學校長做主題發言;3所學校校長進行交流分享,探索新建學校的建校、強校之路。
山東省教科院副院長張斌表示,教學是學校諸多工作的中心,重視教學評一體化,以評價技術提升帶動教學質量提升。
分會場四:濟南第十四中學
聚焦“以新質生產力賦能學生成長”,十四中學、泉景中學、育秀中學、經緯學校、育才中學、泉海學校、二十七中學、錦華學校校長做主題發言,探索育人方式變革,貫通人才培養。12所學校校長進行交流分享。
山東省教科院副院長曾慶偉從聆聽感悟、什么是新質生產力、九年一貫制學校的優勢、思維方式轉向4個方面進行交流分享。
分會場五:濟南市七里山小學
聚焦“以新質生產力撬動老牌學校新變革”,白馬山小學、育賢小學、育暉小學、經八路小學、經九路小學、六里山小學、民生大街小學、七里山小學、緯三路小學、永長街回民小學校長做主題發言;9所學校的校長進行交流分享,共同探索城區“老學?!痹鯓訉崿F“新發展”。
首屆齊魯名師、新百年教育研究院院長李秀偉針對每所分享學校闡述了聆聽感受,并提出針對性建議。
分會場六:濟南十六里河中學
聚焦“以新質力量推動城郊學校新發展”,十六里河中學、黨家中學、七賢中學、大澗小學、東河村小學、豐齊小學、羅而小學、魏華小學、小莊小學校長做主題發言;12所學校的校長進行交流分享,探索學校發展的著力點和生長點,在推進“全域優質”“校校提升”中做更多的努力。
原山東省教科所書記陳培瑞進一步分析了“新質生產力”和“教育新質生產力”的內涵,寄語各校校長以“匠心治?!保龠M城郊學校高質量發展。
市中區教體局黨組書記、局長,一級調研員,區委教育工委常務副書記宮春結合全區教育工作實際,代表黨組從盤點成績強信心、反思改進補短板、學習提升明大勢、深化改革開新局4個方面進行交流分享,勉勵大家進一步深化改革,向“新”而行。
宮春提到,要明確教育事業未來發展方向,堅定深化教育綜合改革。廣大干部教師要通過原原本本學、聯系實際學、帶著問題學、帶著思考學,深刻理解《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的重要性,認識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原則,把握改革中的一些重大問題。
宮春表示,要牢牢把握教育高質量發展這條主線,通過數字賦能,做好數字技術在教育場景中的深度應用,擦亮“數智市中”智慧教育品牌;深化改革,推進教育領域綜合改革,貫徹實施《市中教育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4至2026年)》,推進機制制度、人才培養、教學及評價、環境優化等四個方面推進12個重點項目的改革與創新;躬身入局,全方位助力市中區“二次創業”,以優質教育資源的持續擴展與科學配置,為市中區城市發展,提供教育軟實力的支撐。
會上,局黨組成員劉彥玲、王魯明、張濤、竇風雷依次對上半年具體工作進行總結,并對下半年分管工作進行了部署。
向新質,開新局!下一步,市中教育將繼續圍繞“1434”工作思路,以《市中教育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4至2026年)》為主線,堅持“守正創新,先行先試,唯旗是奪”的發展理念,辦好人民滿意的品質教育,全力建設“名校云集,名師輩出,學生幸福,社會滿意”的品質教育示范區,以新質生產力理念推進教體事業持續高質量發展,為濟南強省會建設,為市中區“二次創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通訊員 盧圣君)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