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 ,“南科大錄取通知書疑用錯的地得”上了微博熱搜,有的網友認為犯了低級錯誤,也有網友認為混用無妨。到底有沒有用錯?在當前的基礎教育階段,“的”“地”“得”的用法該不該區分?揚子晚報/紫牛...
日前 ,“南科大錄取通知書疑用錯的地得”上了微博熱搜,有的網友認為犯了低級錯誤,也有網友認為混用無妨。到底有沒有用錯?在當前的基礎教育階段,“的”“地”“得”的用法該不該區分?揚子晚報/紫牛新聞采訪了多位中小學語文大咖,他們均表示,學校確實用錯了!
網友喊話:
錄取通知書上寫錯字了
從7月24日晚間開始,有網友在微博等互聯網平臺上上傳了南方科技大學的錄取通知書。不過,眼尖的網友注意到,南科大的錄取通知中出現了疑似“錯別字”問題。有網友指出,這段文字中“衷心的祝賀你”的“的”字,應該用“地”,以搭配后面作為動詞的“祝賀”,而“的”一般搭配名詞使用。
此外,還有網友指出,該通知書最下面一行小字“入學留念,請惠存!”這里的“請”字多余了,因為“惠存”本意就有“請保存”的意思,再保留“請”字,就成了“請請保存”,明顯有誤。
對此,有網友認為,“網上錯字成堆可以理解,畢竟水平參差不齊,但是堂堂學校寫錯字,情何以堪。”還有網友則為南科大分辯:“按現在的新規則,用‘地’的時候,可以用‘的’代替,目的是減少表達的難度。”還有網友認為,“別的地方都能忍,錄取通知書,給剛高考完的學子看的……的確不能怪人家要吐槽了。”
還有網友提出建議:“直接寫‘衷心祝賀’就好了,非得在中間畫蛇添足加個‘DE’”“作為通知,衷心的三個字都可以不要,還不會出錯。”
學校真的用錯了!
中小學語文要求明確區分“的地得”
南京石鼓路小學校長周鋒表示,在他的求學和工作經歷中,“的地得”一直是有明確區分的,不過曾經有一段時間,人們對“的地得”存在混用的現象。但是近些年來,小學語文教學中都是明確要求進行區分的。“個人覺得,還是有區分比較好,語言表達更加精準、嚴謹。不過學生在作文中如果寫錯了,我們會圈出來,但是不扣分。”
南京十三中語文教師,江蘇省特級教師曹勇軍告訴記者,目前社會上人們在“的地得”的使用上的確存在一些混亂。上世紀70年代出臺的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中提到,“的地得”可以混用,“的”“地”統一用作“的”。后來人們在使用過程中發現,混用的表達不精確,不縝密。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中的簡化字俗稱“二簡字”,國務院于1986年6月24日宣布廢除“二簡字”。隨著“二簡字”的廢止,“的”“地”“得”混用的說法也停止了。
曹勇軍說:“目前,我們基礎教育階段是要求嚴格區分‘的地得’的。一般來說,報社、出版單位或者文化單位都會嚴格區分。高校作為文化育人單位,這樣不規范的表達確實不恰當,顯得不夠嚴謹。在語言的規范使用方面,高校應該起到帶頭表率作用。”
南京市瑯琊路小學語文老師,江蘇省特級教師周益民表示:“目前我們在教學中‘的地得’是不可混用的,分得很明確。二十年前,確實有一段時間,‘的地得’存在混用的現象。1956年,《暫擬漢語教學語法系統》明確而權威地規定:‘它們是定語、狀語、補語的標志。’之后在全國中小學語文教學中,都特別強調辨析‘的地得’的用法。不過,1984年公布的《中學教學語法系統提要(試用)》又提出,在中小學教學中不再對‘的、地、得’的用法做硬性區分,愿意分用就分用,愿意合用就合用。這可能也是為什么現在這么多人分不清‘的地得’的用法的原因之一。”
“在一種情況下,‘的地’都可以使用。衷心祝賀,如果把祝賀理解為動詞,應該用‘地’,如果把祝賀理解為名詞,可以用衷心的祝賀。”周益民表示,當然,這并不是說兩者可以混用,而是介于詞性的轉換,根據上下文來理解。錄取通知書中寫的是“衷心的祝賀你……”在這里,祝賀是動詞,因此應該用“地”。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 王穎
校對 陶善工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