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教育廳將會同有關部門進一步加強對各類競賽的監管,嚴肅查處競賽中出現的違法違規行為。
近期,個別校外培訓機構和教育自媒體鼓吹競賽與學生評優、升學掛鉤,大肆販賣教育焦慮,違規開展相關培訓。一些自媒體在網絡上散布未經審批違規開展面向中小學生的“華杯賽”“華數之星”等競賽消息,并暗示該競賽獎項將作為小升初擇校依據。廣東省教育廳發布提醒,希望廣大家長和中小學生,務必提高警惕,避免上當。
目前,我國面向中小學生的競賽活動實行清單制管理。教育部和廣東省均發布了“2022-2025學年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活動名單”和“2022-2025學年廣東省面向中小學生的全省競賽活動名單”。組織中小學生參加的競賽活動需要經過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的審核。
此外,根據教育部有關規定,任何競賽獎項均不作為基礎教育階段招生入學加分依據。中小學不能將社會培訓機構自行組織的各類文化課考試結果、培訓證書以及學科競賽成績、考級證明等作為招生參考或依據。
廣東省教育廳提醒家長要明辨競賽主體。面向中小學生的競賽活動的組織主體(主辦方)應為在國家編制部門、民政部門登記注冊的正式機構。根據有關要求,競賽各項工作由組織主體(主辦方)及承辦單位直接負責實施,不得進行委托、授權。主辦單位不得以技術支持、戰略合作等名義變相委托各類商業公司參與辦賽。
各競賽主辦單位舉辦面向中小學生的競賽應堅持公益性,不以營利為目的。任何單位、組織及個人不得向學生、學校收取任何費用,做到“零收費”;不得指定參與競賽活動時的交通、酒店、餐廳等配套服務;不得通過組織與競賽關聯的培訓、游學、冬令營、夏令營等方式收取費用;不得推銷資料、書籍、輔助工具、器材、材料等商品;不得借競賽之名開展等級考試違規收取費用。有關公司和個人通過公眾號、微信群等方式散布違法違規競賽培訓報名收費信息,非法斂財,屬違法違規行為,加重了學生負擔,損害了學生身心健康。
廣東省教育廳將會同有關部門進一步加強對各類競賽的監管,嚴肅查處競賽中出現的違法違規行為。希望廣大中小學生和家長理性看待參加競賽的意義和作用,不盲目攀比,共同抵制未經審核違規開展的“黑競賽”。切實減輕學生過重課外負擔,維護群眾合法權益,構建教育良好生態,為中小學生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