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由北京師范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主辦的第四屆金融科技與數字經濟發展高層論壇在北京師范大學舉辦,論壇以“建設金融強國,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為主題。中共北京市委金融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張...
5月26日,由北京師范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主辦的第四屆金融科技與數字經濟發展高層論壇在北京師范大學舉辦,論壇以“建設金融強國,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為主題。中共北京市委金融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張穎、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副校長尹志超、清華大學金融科技研究院金融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周道許、萬向區塊鏈首席經濟學家鄒傳偉等出席論壇。近200名社會和企業代表以及學校師生代表參加了線下論壇。北京師范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江婕主持開幕式。
張穎介紹了北京在數字經濟和金融科技方面的成就。她稱,2023年,北京數字經濟增加值達到了18766.7億元,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42.9%,并繼續呈現健康增長趨勢。數字經濟成為北京“穩增長促轉型”的重要引擎,對構建北京現代經濟體系的支撐作用也日益凸顯。
孫志軍談道,自新質生產力提出以來,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特別是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新質生產力,已經成為我國全社會的共識。北京師范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加快在數字經濟、金融科技等領域的學科專業布局,通過政產學研合作模式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北京師范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金融系主任胡海峰主持上半場的主題發言。工銀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周永紅的發言主題是“AI大模型,金融新質生產力的新引擎”。郵儲銀行北京分行副行長徐衛杰的發言圍繞“發揮金融力量,助力發展新質生產力”展開。華夏銀行信息科技部副總經理王彥博介紹了“數字經濟時代以量子金融科技賦能金融新質生產力”。北京國家金融科技認證中心創新產品部負責人段力畑的發言題目是“助力做好數字金融大文章的思考與實踐”。
下半場主題發言由北京師范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胡聰慧主持。尹志超分享了“數字經濟與中國家庭風險”的相關問題。周道許的發言圍繞“做好金融科技安全,保障新質生產力發展”展開。鄒傳偉的發言題目是“個人數據要素市場的架構”。江婕的發言圍繞“碳排放權衍生品市場的整體價格發現能力”展開。
最后,胡聰慧對論壇嘉賓的發言進行了總結。他表示,上半場的分享為來自業界嘉賓的實踐經驗與洞察,用真實的案例揭示了金融科技在實際應用中的巨大潛力和挑戰;下半場的分享為來自高校和科研機構嘉賓的學術探索,通過扎實的研究和前瞻性的思考描繪了金融科技領域的未來藍圖。在他看來,這種學術與實踐的交融,正是舉辦論壇的初衷——希望通過跨界交流,激發新的思考,促進金融科技領域的創新與發展。(邱曉琴)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