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山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邀請省教育廳(省委教育工委)負責同志等介紹高效辦成義務教育入學“一件事”情況。
5月9日,山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邀請省教育廳(省委教育工委)負責同志等介紹高效辦成義務教育入學“一件事”情況。
發布會上,山東省教育廳副廳長邢順峰介紹,近年來山東省為了解決孩子入學報名現場排隊交材料、等學校審材料,費事、費時又費力的情況,逐步探索報名入學“網上辦”,讓家長們“少跑腿”“少交材料”。本著“非必要不提供”的原則,將原來需提供的11類證明材料壓減到最多5類,降幅達55%。并在各縣(市、區)已全部建成入學報名平臺,同時把電子證明材料用起來。2022年和2023年,山東省共有92.3%的家長選擇了網上給孩子報名入學。抽樣統計結果顯示,其中56.8%的家長實現了報名“零證明”辦理。
邢順峰介紹,在總結經驗、鞏固成果的基礎上,山東省教育廳等9部門聯合印發《山東省深化數據賦能高效辦成義務教育招生入學“一件事”實施方案》,明確了下一步深化改革的工作重點。
首先是優化入學政策,進一步減少家長提交證明材料的數量和招生平臺的數據核驗壓力。比如,對采用賦分錄取的,原則上除戶籍類型、居住情況、從業情況及房產類型外,取消其他賦分項目。
第二是對招生平臺再升級。堅持功能齊備、操作友好原則,對現有平臺進行優化提升。平臺在實現政策查詢、數據調用、報名錄取等功能的基礎上,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利用平臺進行陽光分班并提供分班結果查詢。
三是對信息支撐再加強。針對特殊類型入學群體,如家庭房產、戶口不在同一學區的,加大平臺對所需數據信息的調用和共享力度。對現有數據資源尚未滿足需求的,由教育部門會商相關部門探索定制。
四是對線下服務再優化。保留線下報名點,主要服務于使用網絡不便,或因所需信息不全無法通過數據核驗的家庭。對線下辦理家長,一方面由幫辦代辦人員協助線上辦理、提交申請,或“一次性”收集、核驗紙質證明材料,最大程度讓線下報名的家長“只跑一次腿”。
五是對服務鏈條再延伸。將招生期間采集的學生信息共享至學籍系統,用于建立新生學籍。今年秋季學期,預計超過120萬名小學新生、900萬條以上信息實現共享,減輕家長重復填報學生信息負擔。
邢順峰介紹,5月底前,山東將進一步梳理提出招生所需數據信息,協調有關部門共享,并推動各地按要求完成招生平臺改造升級,與“愛山東”政務云平臺實現對接;6月中旬前,組織各地進行模擬演練,對升級后的招生平臺進行運行測試。其間,我們將加強調度指導,確保8月份高效完成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工作。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