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新東方的流量擔當,東方甄選主播董宇輝在家庭教育論壇上分享了自己的經歷和思考。
人工智能時代,什么才是孩子的核心競爭力?如何培養青少年的心理與社會情感能力?10月21日,由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主辦的“第十五屆新東方家庭教育論壇”舉行,政產學研企領域的重量級嘉賓匯聚一堂,通過主題演講、圓桌討論等環節深入探討人工智能時代家庭教育的新問題和新挑戰并給予解答,其中,作為新東方的流量擔當,東方甄選主播董宇輝也亮相現場,分享自己的經歷和思考。
本屆論壇主題為“穿越周期:為家庭賦能,伴孩子成長”,旨在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科技認知和新時代的家庭教育觀,進一步提升家長的教育素質,營造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長的家庭和社會環境,助力孩子全面發展。
東方甄選主播董宇輝現場分享自己的經驗和思考。 新東方供圖
俞敏洪對話李彥宏,探討家庭教育問題
論壇開幕式上,中國家庭教育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楊淑文致辭表示,在加快實施《家庭教育促進法》的今天,家庭教育事業如何跟上時代發展、實現回歸重構是重要議題。目前,家庭教育指導師職業標準已達成社會共識,即將終審,職業教材的研發編輯已啟動,家庭教育行業規范和職業準入機制也在推進,學會還將啟動家庭教育千個公益大講堂,實施系列家庭教育公益項目。
論壇現場,新東方創始人、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俞敏洪,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通過對談的形式共同探討家庭教育的問題。兩位“大咖”還分別分享了自己的學業經歷、家庭教育經驗。俞敏洪認為,在平時的家庭相處中,家長不要給孩子太高期待,雖然理解家長“希望孩子更好成長”的心愿,但絕大多數孩子承受不了家長的過分期待和夢想。不斷給孩子增加期待和夢想,會剝奪孩子的幸福感,造成心理問題。“家長應適當幫助孩子成長,適當地對孩子提出行為、道德、習慣等要求,把孩子的個性培養得積極樂觀,這比僅僅對孩子提出學習要求更好。”俞敏洪說道。
當下,互聯網浪潮和信息技術的迭代會對教育產生何種影響?李彥宏認為,人工智能技術對教育的影響是效率的提升,并非對老師和家長的取代。俞敏洪認為,人工智能對老師的幫助很大,可以給老師節約出批改作業、備課等工作時間。同時,俞敏洪也建議家長在學習中堅持鼓勵為主,這種鼓勵不是縱容,而是保護孩子的自尊心,看到孩子的進步和成長,以及在孩子犯錯時可以幫助其分析問題、以取得進步。
俞敏洪和李彥宏現場對談。 新東方供圖
專家提醒家長避開家庭教育誤區,培養孩子的“鈍感力”
論壇現場,來自教育領域的專家學者們分享了各自看法。上海市兒童發展研究中心主任、上海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二級研究員楊雄認為,學業、升學與家長競爭,導致青少年一代時刻感受到成長焦慮與未來壓力。楊雄表示,“青少年社會情感能力”是學生的一項核心素養,當下,社會發展、市場過度競爭、對手機互聯網依賴等多方面原因導致了青少年整體的社會情感能力弱化,對于當前青少年群體心理問題既不能夸大也不能忽視。
“我不主張家庭教育心理學化,家庭教育要生活化。”楊雄建議,要培養青少年“鈍感力”,這可解釋為“遲鈍的力量”,即培養孩子們從容面對生活中的挫折和傷痛,堅定地朝著自己的方向前進,“凡事不要過于敏感。”楊雄建議家長們,可以增強青少年的“魯棒性”,即“壓不倒、打不垮的精神”,可適當打破常規,鍛煉兒童的社會適應性。家長要保持積極情緒,提高兒童的心理彈性,讓青少年習得“幸福感”和“樂商”。
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在“家庭教育為與不為”的演講中分析了當下教育環境以及家庭教育的“過”與“失”。他認為,“過度”的家庭教育包括學業上過度教育,生活上過度監護以及品行上過度縱容,“缺失”的家庭教育中則缺失溫度、缺失尊重、缺失信任,建議家長回避這些家庭教育中的誤區。
北京大學考試研究院院長秦春華認為,教育是世界上最復雜的一件事,很多家庭會提出共同的問題,如“為什么有的孩子學習上一點都不費力氣?”“為什么有的孩子花了再多的錢培養也沒用?”他講述了幾個中外歷史人物的家庭故事,建議家長可以從古人的智慧中尋求啟發。同時,秦春華認為,伴隨孩子一生的五大力量是“安全感”“慢慢放手”“多鼓勵,少打擊”“自己做決定”以及“保證家庭的和睦幸福”,建議家長在家庭教育中可以重視這五點。
董宇輝建議家長教給孩子從容的心態和生活的智慧
董宇輝現場分享歷史故事。 新東方供圖
論壇上,董宇輝的出現點燃了現場觀眾的熱情。他在東方甄選的直播帶貨中因知識儲備豐富而爆火。“我覺得成年人不需要被教育,成年人只需要被提醒,我們的分享如果有對的地方,希望對大家有啟發,錯的地方能夠讓大家有警示。”開場白后,董宇輝用“孟母三遷”“陶母割發”“歐母畫荻”“岳母刺字”四個故事給大家帶來家庭教育中值得思考的話題。
演講中,董宇輝還回顧了自己成長中的三次關于人生的觸動,每一個選擇中都有祖輩、父母帶給自己的影響和支持——在果園被暴雨擊潰后,仍然堅強生活的奶奶;在面臨工作選擇時,用樸素的語言點醒自己的父親;在事業遇到挫折時,自己如何看淡困難并再次啟程……講到動情處,董宇輝說道,“孩子和你一樣,成長都是瞬間完成的。”他建議家長把人生看作馬拉松,教給孩子從容的心態和生活的智慧,保持耐心,“短期拼智力,中期拼毅力,長期拼體力”“幸福的人生一定是成功的,成功的人生不一定是幸福的”。
論壇的最后,“四位爸爸”壓軸現場,以圓桌對談的形式為大家呈現了各自對家庭教育的深刻理解,他們分別是北京朝陽醫院眼科主任陶勇、中國社科院文學所研究員楊早、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丁延慶、新東方家庭教育研究與指導中心主任周雷。針對育兒之道,幾位爸爸聊起了各自的成長經歷和教育理念。作為學霸,他們對自己的孩子有什么樣的認知和期待?又如何度過焦慮和內卷困境?這四位爸爸現身說法,交換觀點,也給與會者提供關于“爸爸育兒”更多的示范和可實操的意見和建議。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