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智能教育硬件市場規模有望接近1000億元。
一摘一掃即可獲取單詞或生字釋義的學習手表;具有指尖點讀查詞、語音百科問答、定時提醒等AI伴學功能的AI學習桌;可打印錯題、自動組卷的學習打印機;利用碎片化時間高效背單詞的單詞卡……這些令人驚嘆的教育“黑科技”即將出現在服貿會“科技賦能教育”展廳。
萬物互聯的時代正在到來,教育領域也不例外。各公司爭先布局,新產品密集推出,教育智能硬件越來越多進入人們生活。根據艾瑞咨詢等多家機構發布的《2021中國教育智能硬件趨勢洞察報告》估算,2024年智能教育硬件市場規模有望接近1000億元。
8月31日至9月5日,2022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在北京舉辦。展會上,作業幫等教育、科技相關企業將攜最新研發的智能學習產品,及面向學校的智慧教育產品亮相,展示智能硬件、智慧教育領域的新發展和新突破。
作業幫推出的系列教育智能硬件。新京報記者 馮琪 攝
產品趨同,教育硬件市場呼喚新品類
近年來,智能硬件在中國進入高速發展期。教育硬件也正在經歷從電子化、數字化到智能化的升級,通過信息收集和智能交互,提升學習體驗和教學效果。
《智能硬件產業創新發展專項行動(2016-2018年)》中明確,支持智能硬件企業面向教育需求,在遠程教育、智能教室、虛擬課堂、在線學習等領域應用智能硬件技術,提升教育智能化水平。
2014年以來,智能硬件行業進入發展正軌。隨后各類公司及團隊涌入,基于不同的使用場景和需求,開拓出品類眾多的K12教育硬件。
從形態上區分,教育硬件分為有屏和無屏兩大類。有屏產品如教育電腦、教育平板、智能臺燈等,主要從屏幕上進行交互。另一類無屏產品涵蓋品類更多,例如打印機、音箱等等。
需求側同樣火熱。2020年受疫情影響,學生居家學習,對教育硬件設備的需求陡增;在教育減負、提質增效的要求下,學習類智能硬件已經逐漸成為學生剛需。
據教育主管部門今年6月公布的數據,我國義務教育階段現有1.58億名學生。而教育支出在家長人群日常生活支出比重逐漸加大,基數龐大的學生群體為教育硬件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
而市場上教育智能硬件逐漸趨同,亟待真正拓展應用場景、改善用戶體驗的新品類出現。
基于對用戶學習需求的洞察,作業幫在2017年就開始探索解決方案及相應工具。2017年,作業幫推出了基于學生錯題整理與打印需求的產品——喵喵機P1;4月作業幫喵喵機品牌經過五年的技術積累與產品迭代,正式推出專為學生群體量身定制的喵喵機家用學習打印機F1,產品從錯題打印機迭代為學習打印機。
今年3月16日,作業幫發布了基于電子墨水屏的學生記憶單詞“神器”——喵喵機電子單詞卡。這是一款行業內率先發布的電子單詞卡,開創了智能硬件的全新品類。7月27日,作業幫發布新品喵喵單詞卡2代,倡導“聰明”背單詞。
隨后,作業幫于8月23日宣布,再推出三款智能學習產品——作業幫學習筆二代、作業幫學習手表X9、作業幫AI學習桌。
在教育+科技雙引擎驅動下,作業幫進行了業務生態的戰略升級,在智慧教育、智能教育硬件領域開展深入布局。
用戶體驗作業幫的AI學習桌產品。受訪者供圖
教研領跑,做教育硬件首先要懂教育
該賽道雖入局者眾,但既懂硬件又懂教育的不多。
對教育硬件來說,內容極其重要。內容生產者是誰?有沒有權威性?能否提升學習效率、達到教育效果?毫無疑問,在硬件基礎的“標配”之外,家長及學生購買教育硬件,最看重其教育屬性、學習價值。
因此,語音技術、視覺技術、步態算法,這些技術為產品做支撐;而加上這些技術所承載的內容和服務,才構成產品長期的核心競爭力。
多鯨資本發布的《2020年中國教育智能硬件報告》中指出,能否鏈接優質學習內容和教育資源,通過硬件推出場景化的教育服務功能,是教育智能硬件獲得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
而長期深耕教育領域的企業入局,仿佛攪動市場的“鯰魚”,其產品背后的教育實力、創新力正在將許多既有品類及產品形態“重新定義”。
作業幫是其中之一。長期深耕K12全學科教學教研,積累了數千萬學生授課經驗,沉淀出適合不同學生的學習方法……因為“離學生比較近”,對學生群體有著深刻的理解。
“我們把內容做得很重。”近日,在新品發布后的媒體見面會上,作業幫硬件業務負責人李錫凌坦陳,在作業幫,每款硬件產品背后都有教學教研團隊來支持,以孩子學習效率和學習效果為導向,在學習內容上下足了力氣。而為了最大限度在產品中融入教研團隊的想法,過程中難免出現碰撞,也經歷了長時間的磨合。
好在經過磨合,教育主張和方法轉化成為實實在在的場景、功能或形態,在最終的硬件產品中得以落地呈現。
以背單詞為例,教研團隊通過對學生英語成績進行大量的分析和總結,對過往十年的中考、高考等試卷內容進行抓取和篩選,為單詞卡產品內置了“高頻考點詞庫”, 還為每一個高頻詞都配上了真題演練,并結合艾賓浩斯遺忘曲線細分單詞記憶狀態,幫助學習者“聰明背”。
李錫凌介紹,截至目前,作業幫已累積了覆蓋小初高9門學科5.8億+海量題庫以及2000萬+精講視頻,并形成相互關聯的動態知識圖譜。在此基礎上,借助長期累積的AI算法等技術能力,可幫助學生制定個性化學習方案,提升學習效率。
作業幫研發的高質量作業解決方案。新京報記者 馮琪 攝
資源、數據及算法支撐起“聰明”的硬件
融入不錯的教育內容,就能算作一個“聰明”的智能硬件嗎?答案并沒有這么簡單。
學生在學習上花了時間,但是由于自身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不夠,導致學習效率低下;每個學生的個人狀況不同,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不同……這些傳統教育模式中的痛點,在新技術與智能硬件的結合下或許有了新的解法。
“教育個性化”這件事,在教育智能硬件的數據采集和學情分析功能下,也不再遙不可及。
算法根據每個學生的學習軌跡及數據,完成對學習能力的診斷,形成個性化的學習路徑,提供自主學習的專屬解決方案……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更大規模的因材施教、“千人千面”,這才是人工智能技術給教育帶來的正向的促進作用。
而這背后需要強大的資源、數據及算法來支撐。
經過持續不斷地在AI人工智能算法、大數據、云系統架構等前沿技術領域深度探索,憑借多年累積的核心優勢,作業幫最近推出了“聰明學智能系統”,整合了作業幫在海量題庫、學習大數據、教學教研,以及AI算法技術上的核心優勢,并將該系統與智能硬件相結合,讓學習工具與科技互聯。
李錫凌介紹,“聰明學智能系統”不是一個操作系統,而是一套給用戶提供個性化學習解決方案的能力。“無論在APP上學習,還是在硬件學習,同一個賬戶所有數據、學情是累積的,跨平臺、跨軟件硬件、跨場景,基于學情教研和AI算法推薦,舉一反三。”
記者注意到,該公司同期推出的三款智能學習產品均搭載了該系統,分別聚焦學習、碎片化時間及家庭三大典型學習場景,全場景提升學習效率。
例如,針對家庭學習場景,作業幫推出“AI學習桌”,搭載“聰明學智能系統”,融合AI技術實現伴學理念,指尖點讀查詞、語音百科問答、定時提醒等功能,幫助學生科學規劃學習時間、養成自主學習習慣,讓學習更加專注高效。
教育智能硬件擁有巨大的潛在消費市場。在技術突飛猛進、產品加速迭代的環境下,瞄準新時代學習場景智能化、激發學生自主學習動力并提高學習效率,智能教育硬件大有可為。各大教育智能硬件廠商唯有筑牢核心競爭力,加強研發力度和科技創新,方能在這個開放和充分競爭的市場上找到立身之地。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