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誕生于國家民族存亡危難之際,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生命科學研究與教學機構之一。1921年,以秉志先生為代表的中國現代生物學奠基人,在南京大學的前身南京高等師范學校創(chuàng)立了我國大學第一個生物系。如今...
她誕生于國家民族存亡危難之際,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生命科學研究與教學機構之一。1921年,以秉志先生為代表的中國現代生物學奠基人,在南京大學的前身南京高等師范學校創(chuàng)立了我國大學第一個生物系。
如今的她已發(fā)展成為中國生命科學高端人才培養(yǎng)和高水平科學研究與社會服務的重要基地。截止目前,在我國生命科學領域200多位院士中,先后有60多位兩院院士在此學習和工作。在這里,你可以與跨越時光的百年生科相逢,也能在探索生命未知奧秘的道路上開拓更多的“第一”。
【在南大生科,“第一”如影隨形】
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起源于1921年,是國內歷史最悠久的生命科學研究與教學機構之一。百年的歷程中,有過諸多“第一”:
1921年,與生物系同年創(chuàng)立的植物標本館,被國際植物學會命名為N字母開頭,是我國唯一的單字母標本館,這在世界都是非常難得的。
1948年,被認為已經滅絕的植物“活化石”水杉新種的發(fā)現轟動整個學術界,被譽為“世界植物學界重大發(fā)現” 之一。
1949年,這里誕生了第一任國家林墾部部長,在天安門城樓上見證了莊嚴而偉大的時刻。
1965年,在新中國建設時期,南大生科人北上內蒙草原開展綜合考察,東赴沿海灘涂,與海爭地,進行“大米草引種與利用”研究。這兩項重大成果與學校另外三項成果被譽為南京大學科研的“五朵金花”,
20世紀80年代,南京大學尿激酶研究,為人類戰(zhàn)勝腦血栓提供了堅強的理論和技術支撐,也為后來申報國家一類新藥—超級尿激酶,奠定了堅實理論基礎。
【學習生命科學,你看問題的視角將與眾不同】
我們?yōu)槭裁匆獙W習生命科學?最初走進南大生科院的你,或許會問什么是生命科學。
生命是如何進化的,可以人工合成細胞嗎?
什么基因造就了獨特的人類,而我們的壽命又到底可以有多長?
我們可以設計和制造出為個人定制的藥物嗎?
意識和情緒的生物學基礎是什么,我們能夠治愈精神疾病嗎?
人工智能可以具有人類的創(chuàng)造力嗎,是否會取代人類?
我們可以阻止全球氣候變化嗎?
生命科學系統地闡述與生命特性有關的重大課題的科學,既包括了生物學,也涉及醫(yī)學、藥學、農學、工學、人類學和社會學等,是最具活力、最前沿、最交叉、最能夠快速改變世界的科學。生命科學事關人的健康和發(fā)展,已成為許多國家科技創(chuàng)新的關鍵領域,全球生命科學面臨前所未有的發(fā)展機遇。《Science》曾經公布過125個最具挑戰(zhàn)性的科學問題,其中涉及生命科學的問題占46%,前25個中,有12個來自生命科學領域。寬廣而神秘的生命科學,正以開放的姿態(tài),迎接一代代優(yōu)秀學子的到來。
目前,我國正在全面實施創(chuàng)新驅動發(fā)展戰(zhàn)略和健康中國戰(zhàn)略,發(fā)布首部生物經濟五年發(fā)展規(guī)劃,不斷加強生命科學研究,重視發(fā)展生命科學領域的新技術新產業(yè),加快培育發(fā)展新動能,積極推進國際交流與合作,推動生命科學研究和技術創(chuàng)新取得更多突破。
【最好的生命科學本科教育,引領你走向閃光的未來】
近五年南大生科學生團隊獲得國際基因工程機器大賽(iGEM)5金2銀1銅、3項最佳提名;中國“互聯網+”大賽、“創(chuàng)青春”大賽、“挑戰(zhàn)杯”國家金獎5項,銅獎2項等多項國內外比賽獎勵。南大生科提供的本科教育引領你走向閃光的未來。
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科實力出眾。生物學是國家七個生物學一級學科重點學科之一,入選首批“雙一流”建設A類學科,在第四次學科評估中位于A類。分子生物學和遺傳學、免疫學、農業(yè)科學、神經科學與行為學、生物學和生物化學、藥理學與毒理學、植物與動物科學、環(huán)境與生態(tài)學共7.5個專業(yè)方向進入“基本科學指標數據庫”(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簡稱ESI)排名全球前1%。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授、副教授和專職科研教師127人,其中入選國家級領軍人才17人次,國家級青年領軍人才14人次。入選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chuàng)新研究群體1個,“教育部長江學者和創(chuàng)新團隊發(fā)展計劃”創(chuàng)新團隊2個。
改革開放后,校友當選兩院院士4人(陳曉亞院士、李林院士、樊春海院士、宋保亮院士),韓亦蘋校友當選美國微生物科學院院士,入選國家級領軍人才近50人,成為上市企業(yè)和高新技術企業(yè)創(chuàng)始人超50人。
學院現有生物科學、生物技術和生態(tài)學3個國家一流本科專業(yè),擁有生物學、生態(tài)學、藥理學博士學位授予點,9個碩士點專業(yè),建有生物學、藥學、生態(tài)學一級學科博士后流動站。學院建有5門國家級精品課程、4門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1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2門國家級雙語示范課程。現擁有醫(yī)藥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國家遺傳工程小鼠資源庫兩個國家級科研平臺,生物學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yǎng)基地、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yǎng)基地、國家級生命科學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強基計劃、國家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yǎng)試驗計劃2.0等多個國家級人才培養(yǎng)平臺,以及模式動物與疾病研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蛋白質與多肽新藥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江蘇省小核糖核酸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南京大學生物技術研究所等專業(yè)化平臺。與美國、加拿大、英國、瑞典、澳大利亞、日本、韓國等國外一流高校和科研機構建立了長期緊密的合作關系。
【你和生命的奧秘之間,只有一個“南大生科”的距離】
百年來,學院為國家培養(yǎng)了大批杰出人才,38位兩院院士、16位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從這里走出。改革開放后,我院先后有四位本科杰出校友當選中科院院士(陳曉亞、李林、樊春海、宋保亮),韓亦蘋教授當選美國微生物科學院院士,入選國家級領軍人才校友近50人,傅和亮、吳學煒、徐霆、曹林等成為上市企業(yè)和高新技術企業(yè)創(chuàng)始人的超50人。
樊春海 1996屆,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轉化醫(yī)學研究院執(zhí)行院長,已在Nature,Nature和Science子刊等雜志發(fā)表論文400余篇,自2014年起連續(xù)入選“全球高被引科學家”。部分成果獲2016年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第一完成人),并獲2019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chuàng)新獎、美國化學會“測量科學進展講座獎”和第十二屆“談家楨生命科學創(chuàng)新獎”。
宋保亮 1997屆,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作為膽固醇領域的主要引領者之一,研究成果于2015和2020年兩度入選“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于2018年入選“國內十大醫(yī)學研究”及“中國心血管領域十大影響力事件”,曾獲全國創(chuàng)新爭先獎、陳嘉庚青年科學獎、中國青年科技獎、談家楨生命科學獎創(chuàng)新獎、科學探索獎等。
劉穎 2006屆,北京大學未來技術學院教授、副院長,分子醫(yī)學研究所所長,北大-清華生命科學聯合中心研究員,美國HHMI國際研究學者。獲全國三八紅旗手、國家杰出青年、科學探索獎、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等。
柳丹 2006屆,鼎暉投資創(chuàng)新與成長基金合伙人,同時擔任多個政府、行業(yè)協會理事和高級專家,及多個省市級科技和人才項目的審評專家。獲評“2021第五屆醫(yī)療健康投資卓悅榜40 Under 40.年度醫(yī)療健康投資人”、“2020-2021未來醫(yī)療100強.年度青年投資人”。
李瑩 2007屆,北京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獨立研究員,曾獲中國科學院院長獎、歐洲人類前沿科學研究職業(yè)發(fā)展獎、哈佛杰出華人生命科學研究獎、北京市科技新星、求是杰出青年學者獎、全國三八紅旗手。
南大生科院本科畢業(yè)生整體就業(yè)率連續(xù)3年100%,深造率達80%以上,50%以上畢業(yè)生前往哈佛、耶魯、普林斯頓、牛津、中科院、清華、北大、南大、復旦等世界頂級院所深造。
你和生命的奧秘之間,只有一個“南大生科”的距離,還不抓緊來報考?
南京大學生科院 供圖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fā)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fā)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