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考試中心研制的《中國高考評價體系》和《中國高考評價體系說明》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發行,該體系從高考的核心功能、考查內容、考查要求三個方面回答“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的考試本...
將立德樹人融入考試評價全過程
聯通“招—考—教—學”全流程
近日,教育部考試中心研制的《中國高考評價體系》和《中國高考評價體系說明》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發行,該體系從高考的核心功能、考查內容、考查要求三個方面回答“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的考試本源性問題,從而給出“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教育根本問題在高考領域的答案。
高考評價體系由“一核”“四層”“四翼”組成,其中,“一核”是高考的核心功能,即“立德樹人、服務選才、引導教學”,回答“為什么考”的問題;“四層”為高考的考查內容,即“核心價值、學科素養、關鍵能力、必備知識”,回答“考什么”的問題;“四翼”為高考的考查要求,即“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創新性”,回答“怎么考”的問題。
高考評價體系
2014年《國務院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深化高考內容改革的要求,教育部考試中心牽頭組織華南師范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等5所高校的150余位專家,深入總結我國高考內容改革的成功做法,充分借鑒國外考試的先進經驗,依據高校人才選拔要求和國家課程標準,歷經3年時間,研制完成高考評價體系。《中國高考評價體系》和《中國高考評價體系說明》是高考評價體系研制成果的凝練和結晶。
高考評價體系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是深化新時代高考內容改革的理論支撐和實踐指南,是統籌推進高考綜合改革和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重要載體,是提升高考治理能力的重要基礎。
高考評價體系的科學構建,是發揮高考正向指揮棒作用、完善立德樹人體制機制的重要舉措。高考評價體系創造性地將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融入考試評價全過程,以實現高考評價目標與素質教育目標的內在統一,切實將高考打造成為立德樹人的重要載體和素質教育的關鍵環節,使之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教育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高考評價體系將國家和高校的選才需求與素質教育育人目標聯通,是實現“招—考—教—學”全流程各個環節無縫銜接、良性互動的關鍵。高考評價體系有利于實現學生健康成長、國家科學選才、社會公平公正的有機統一,對發展素質教育、推進教育公平、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具有重要意義。
高考評價體系的理念已在近年的高考內容改革及命題當中逐步體現,為保持高考命題的穩定性奠定了基礎;同時,高考評價體系也是一個開放的、動態發展的體系,將根據黨和國家對高考內容改革的要求以及高等教育、基礎教育新的發展特點,在高考內容改革的實踐中,不斷完善和發展。
高考評價體系是高考命題、評價與改革的理論基礎和實踐指南,主要供高考命題人員、高考研究人員、教育考試管理人員以及廣大師生學習參考使用。
《中國高考評價體系》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如何銜接高中育人方式改革
教育部考試中心負責人為你解讀
一起來看↓↓↓
問
請介紹一下研制《中國高考評價體系》的背景。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2014年《國務院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對深化高考內容改革提出明確要求。黨的十九大報告進一步強調,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展素質教育,推進教育公平。在2018年召開的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指出,要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健全立德樹人落實機制,扭轉不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評價改革的重要論述,為新時代高考內容改革指明了方向,同時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為更好地發揮高考正向指揮棒作用、完善立德樹人體制機制,保證改革的理論成果更加科學系統、指導實踐作用更為持久長效,按照教育部深化高考內容改革的工作部署,教育部考試中心組織研制了理論性與實踐性相結合、國際化與民族化相結合、基礎教育與高等教育相銜接的中國高考評價體系。
問
《中國高考評價體系》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中國高考評價體系主要由“一核”“四層”“四翼”三部分內容組成。其中,“一核”為核心功能,即“立德樹人、服務選才、引導教學”,是對素質教育中高考核心功能的概括,回答“為什么考”的問題;“四層”為考查內容,即“核心價值、學科素養、關鍵能力、必備知識”,是素質教育目標在高考中的提煉,回答“考什么”的問題;“四翼”為考查要求,即“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創新性”,是素質教育的評價維度在高考中的體現,回答“怎么考”的問題。
問
請介紹一下《中國高考評價體系》的作用和意義。
中國高考評價體系通過解決高考“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的問題,對“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教育根本問題給出了在高考領域的答案。中國高考評價體系是新時代高考內容改革的基礎工程、理論支撐和實踐指南,是深化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助推器,是提升高考治理能力的重要基礎,是命題評價的準繩和量尺。中國高考評價體系有助于充分發揮高考育人功能和積極的導向作用,對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完善立德樹人體制機制、發展素質教育、推進教育公平、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問
《中國高考評價體系》有何創新之處?
高考評價體系的創新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在教育功能上,實現了高考由單純的考試評價向立德樹人重要載體和素質教育關鍵環節的轉變。高考評價體系從新時代黨的教育方針出發,立足于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力求運用教育評價的新理念和新方法,在高考評價中創造性地完成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機制性設計,以及與素質教育理念、目標和要求的體系性銜接。
二是在評價理念上,實現了高考由傳統的“知識立意”“能力立意”評價向“價值引領、素養導向、能力為重、知識為基”綜合評價的轉變。高考評價體系在多年來高考內容改革實踐的基礎上,吸收中外教育發展和評價研究的新成果,結合國家課程標準修訂的新要求,創造性地提出綜合評價的新理念。
三是在評價模式上,實現了高考從主要基于“考查內容”的一維評價模式向“考查內容、考查要求、考查載體”三位一體評價模式的轉變。高考評價體系基于素質教育理論和考試評價規律,創造性地將素質教育目標與考查內容對接,將素質教育評價維度與考查要求對接,創設出能夠更加真實地反映出考生素質的問題情境作為考查載體,從而形成“考查內容、考查要求、考查載體”三位一體的素質評價模式。
問
中國高考評價體系如何銜接高中育人方式改革?
中國高考評價體系緊密銜接高中育人方式改革。
一是明確高考的核心功能為“立德樹人、服務選才、引導教學”,以立德樹人統領服務選才和引導教學,更加強調招、考、教、學的有機統一,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二是為實現對核心素養的有效測量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將高中課程標準核心素養理念和學業質量標準切實落實到高考當中,促進教考銜接、同向同行。
三是在考查要求上,高考評價體系突出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創新性,促進高中教學方式改革,助力發展素質教育。例如,高考注重基礎性,強調基礎扎實,促進學生系統掌握各學科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從而促進教學回歸課堂教材,夯實學生成長的基礎。又如,高考通過開放性、探究性情境的設計,加強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能力的考查和培養,有助于高中積極探索基于情境、問題導向的互動式、啟發式、探究式、體驗式等課堂教學,有助于高中積極開展驗證性實驗和探究性實驗教學,助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
問
中國高考評價體系如何指導各學科的考試內容改革?
以高考評價體系為指導,各學科結合自身特點,將高中課程改革新理念和高校人才選拔新要求持續融入高考命題,推動考試內容改革的具體要求落地落實。高考評價體系學科化研究的部分成果,已通過《中國考試》雜志2019年第12期專刊發表,有助于大家進一步了解高考評價體系在各學科中的應用。
問
中國高考評價體系是考試大綱嗎?
中國高考評價體系不是考試大綱,也不是界定考試范圍的規范性文件。高考評價體系是綜合高校人才選拔要求和國家課程標準而形成的考試評價理論框架。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