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我國各中小學內就有勞動教育的傳統(tǒng),提倡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2000年時,教育部提出,將勞動教育課并入綜合實踐課當中,與研究性學習、社區(qū)服務、社會實踐作為一節(jié)課。一般情況下,綜...
一直以來,我國各中小學內就有勞動教育的傳統(tǒng),提倡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2000年時,教育部提出,將勞動教育課并入綜合實踐課當中,與研究性學習、社區(qū)服務、社會實踐作為一節(jié)課。一般情況下,綜合實踐課每周一節(jié),所以勞動教育課每四周才能上一節(jié)。
現(xiàn)實情況是,即使每四周才上一節(jié),勞動教育在我國許多中小學內仍得不到保障,這門課只存在于課程表中,原因則是,這門課中高考不考。隨著升學考試壓力的不斷增加,教師、學生與家長將全部的經(jīng)歷投入到語數(shù)英等應試科目中,勞動教育這種課只有被“邊緣化”的份。
勞動教育在學校中被弱化,在家庭中被軟化,在社會中被淡化,在研究中被虛化,造成的后果便是許多中小學生不愛勞動、不會勞動、不珍惜勞動成果。有老師反映,在連續(xù)幾年新招收的一年級新生中,會掃地的學生屈指可數(shù),大部分學生到上一年級之前從沒做過家務。
這種現(xiàn)象引起了人們的注意,近日,一位全國人大代表在會議上提出了“關于對中小學生進行勞動教育立法的建議”。對此,教育部作出回復:《教育法修正案(草案)》已形成,將“勞”納入教育方針,提出將加強勞動教育,加強學生生活實踐、勞動技術和職業(yè)體驗教育。
從此以后,勞動教育課的地位將大幅提升,各學校須依法實施勞動教育。比如小學階段要保證開好勞動課,選擇適度、適當、適量、適合、適切的勞動內容,保證一周一課時。初中階段要開設“勞動技術課程+職業(yè)規(guī)劃素養(yǎng)”,保證一周兩課時。高中階段開設“通用技術課程+職業(yè)體驗課程”。
值得一提的是,教育部還提出:將學生參加勞動實踐內容納入中小學相關課程和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眾所周知,隨著各省份中高考的改革,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越來越重要,中考時,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作為學生畢業(yè)升學重要依據(jù)或參考,高考時,一份漂亮的評價也會讓學生在參加高校自招時占得優(yōu)勢。
可以看出,國家對學生勞動教育的重視程度正不斷加大,相對以往,這一學科的地位將大幅提升。教育部“放大招”,將勞動教育寫入新教育法,事關學生中高考,需要引起所有家長們的重視。你覺得學校是否應該重視對學生的勞動教育呢?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wǎng)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fā)布,請聯(lián)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fā)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wǎng)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