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在中國科學院南京分院報告廳,89歲的蘇定強院士正式捐出“江蘇省基礎研究重大貢獻獎”全部獎金150萬元,用于設立“天文儀器與技術創新獎”,激勵更多科研人員勇闖無人區、勇攀新高峰。蘇定強院...
3月31日,在中國科學院南京分院報告廳,89歲的蘇定強院士正式捐出“江蘇省基礎研究重大貢獻獎”全部獎金150萬元,用于設立“天文儀器與技術創新獎”,激勵更多科研人員勇闖無人區、勇攀新高峰。
蘇定強院士現為南京大學教授、博導,中國科學院南京天文光學技術研究所(以下簡稱“南京天光所”)研究員。他是我國天文光學的先驅和領軍人,作為主創人之一主創了世界上口徑最大的大視場望遠鏡LAMOST,他的重要創新,使我國天文光學達到了國際最高水平的層次。他作為第一完成人曾獲得9項國家和省部級獎項,1999年獲得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
2024年11月,蘇定強院士榮獲2023年度江蘇省基礎研究重大貢獻獎,獲得江蘇省政府獎勵100萬元、南京天光所獎勵50萬元。現在,他決定將這150萬元獎金全額捐出。當天的捐贈儀式上,他表示:這一獎項是對他所在的天文光學科研團隊多年來取得的成績的認可,希望將獎金用于天文光學未來的發展,期待后來者取得更好的成績。
150萬元捐贈將全部用于設立“天文儀器與技術創新獎”。該獎項面向南京大學、南京天光所、中國科學院南京天文儀器有限公司等單位的科研人員,未來還計劃通過中國天文學會獎勵在相關領域作出卓越貢獻的科研人員。
會上,蘇定強院士作了題為《我的科研歷程》的學術報告,分享了他多年來的創新思想和重要研究成果。在報告尾聲,蘇院士表示,數十年來推動他不斷探索的原動力,是對科學事業的熱愛和民族振興的責任感。他勉勵在場師生,希望大家要秉持嚴謹治學的態度,充分利用當前優越的科研條件,為科學發展、國家富強和人民福祉而努力工作,為我國天文事業的蓬勃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蘇定強院士尤其關注南京大學各項事業的發展,傾心育人,潤澤后生,曾主動找到學校捐贈40萬元設立“蘇定強助學金”,資助數十位困難學生順利完成學業。2020年,蘇定強院士向南京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捐贈50萬元人民幣發起設立“南京大學路慧明基金”,支持武漢市抗擊新型肺炎相關工作。蘇定強院士慷慨捐贈、獎掖后學,生動詮釋了新時代的科學家精神。希望更多南大人以蘇院士等老一輩科學家為榜樣,傳承和弘揚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學精神,堅定創新自信,厚植家國情懷,為實現科技自立自強貢獻青春力量。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 楊甜子
校對 陶善工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