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成功對接空間站天和核心艙,航天員乘組狀態良好。王浩澤作為我國首位也是目前唯一的女航天飛行工程師,她出生于河北灤平縣,成長過程中受母親影響,成績優秀。
今天凌晨 踏著夜色
神舟十九號航天員
蔡旭哲、宋令東、王浩澤
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領命出征
4時27分
火箭點火發射
約10分鐘后
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
進入預定軌道
航天員乘組狀態良好
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聽!火箭發射原聲!
觀看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F1AhzEtpo9s12CSHBbv13g
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入軌后,于北京時間2024年10月30日11時00分,成功對接于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前向端口,整個對接過程歷時約6.5小時。
觀看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F1AhzEtpo9s12CSHBbv13g
北京時間2024年10月30日12時51分,在軌執行任務的神舟十八號航天員乘組順利打開“家門”,歡迎遠道而來的神舟十九號航天員乘組入駐中國空間站?!?0后”“80后”“90后”航天員齊聚“天宮”,完成中國航天史上第5次“太空會師”。隨后,兩個航天員乘組拍下“全家?!?,共同向牽掛他們的全國人民報平安。
其中 王浩澤是
東南大學能源與環境學院
熱能與動力工程2008級本科生,2012級研究生
作為我國首位
也是目前唯一的女航天飛行工程師
現場以及屏幕前 東南大學學子實時觀看
倍感振奮↓
觀看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F1AhzEtpo9s12CSHBbv13g
她是如何踏上
從東大→星辰大海的征途的?
一探究竟
在東南大學,結下與航天的緣分!
王浩澤出生在河北灤平縣。在成長過程中,受母親的影響最大,“我媽媽一邊干農活,一邊自學借來的教材,靠自己考進師范學校改寫命運?!?/strong>父母的言傳身教讓王浩澤從小就知道努力的重要性,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中考成績全縣第二。
2008年,王浩澤高考考入東南大學能源與環境學院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 大學期間,王浩澤的成績保持在年級前列,曾獲國家獎學金、江蘇省三好學生 等榮譽獎勵。大四時,她以年級排名第一的成績 保送本校工程熱物理專業研究生。
在東南大學,王浩澤跟航天結下不解之緣。讀研究生時,面對全新的研究領域,王浩澤產生了畏難情緒。一次,她忍不住向導師吐槽:“以后我不打算從事學術研究這條路,能不能不做這么難的課題?”
導師認真地回復:“我不指望你以后一定要搞科研,但你要保持認真做事的習慣。如果你現在因為不喜歡就不認真去做,以后當你遇到喜歡的事時,也許就沒有認真做事的習慣了?!?導師的話字字千鈞,刻在王浩澤心里,也成為她日后做事的準則。
畢業后,王浩澤依然與老師們保持聯系,逢年過節發來溫馨問候。10月29日,王浩澤碩士導師,時任東南大學能源與環境學院教授顧璠聽聞自己的學生成為一名航天工程師,并且坐上火箭“上天”,他一點也不意外。在他印象中,求學期間的王浩澤一直是一個有追求,有計劃,敢挑戰的優秀青年。
顧璠還提到一個細節,王浩澤做起科研來非常認真有條理,在她的桌子上常常貼著小紙條,寫滿工作計劃和任務,自己給自己設定考核標準 ,“紙條上細致到這個月做什么,導師提出了哪些建議,應該如何一步步實現,這一點令我印象非常深刻?!?/p>
在東南大學的課余時間內,王浩澤熱愛運動。她一入校就加入了校田徑隊,并作為主力隊員多次在省市比賽中爭金奪銀。2010年江蘇省第17屆運動會高校部普通學生組田徑比賽,王浩澤獲得女子4×400米接力冠軍、女子400米亞軍等優異成績?,F在回憶起來,她說,當時的堅持鍛煉,為成為一名航天員打下了良好的身體基礎。
坐火箭→造火箭,挑戰新領域!
本科專業是熱能與動力工程,研究生時主攻等離子體爆震,畢業后從事火箭發動機預研工作,現在又成為航天飛行工程師……這么多年,王浩澤不斷涉足新的領域。
從東大畢業后,王浩澤進入北京航天動力研究所,從事火箭發動機預研工作。研究新型發動機,對她而言又是一個從零起步、從無到有的過程,但她很享受攻克未知的過程,“調動全部腦細胞,全神貫注地去探索,就像游戲闖關一樣。將這些難關一個個攻克后,會獲得一種巨大的幸福感。”
身為工程師而非飛行員,王浩澤之前沒有飛行經驗,選拔過程中的各種航天生理功能測試,對她而言都是全新的挑戰。此前,她從來沒有想過身為一名科技工作者,有朝一日可以成為航天員,“當時看到有這個機會,太寶貴了,我就報了名,這太酷了!”王浩澤說,自己很享受這個過程,未知的挑戰并未讓她產生太大壓力,只覺特別新奇。“航天員是百里挑一、萬里挑一,能有幸參與其中,我就已經很幸福了。”
“
“我們現在走的是一條充滿挑戰、人跡罕至的路,但是我愛這條路。如果它荊棘叢生,我們就披荊斬棘;如果它寂寞荒涼,我們就結伴前行!”
”
在太空,航天員要承受太空各種復雜環境的嚴峻考驗,挑戰的是生理和心理極限。為了確保航天員能安全往返天地,航天員訓練也充滿了對身體和精神的雙重磨礪。每次大型訓練后,王浩澤都會寫下訓練小結,這既是自己的心得體會,又是她激勵自我的戰斗宣言。最終,她以優異的成績,通過全部考核,被確定為神舟十九號任務航天員。
東南大學→星辰大海,一直在路上!
作為第三批航天員隊伍里的唯一女性航天員,王浩澤在學習訓練中不讓須眉,是大家公認的“拼命三娘”。她的成功同樣離不開隊友們的幫助,劉洋和王亞平兩位女航天員,經常給她分享太空生活“獨門秘籍”,執行太空出艙任務后,都給她專門打來“太空電話”傳授經驗。
王浩澤時常覺得自己十分幸運,中國空間站階段飛行任務密集,飛天圓夢的機會大大增加。但“幸運”不代表訓練標準會降低,她會以更嚴苛的標準,利用專業所長,發揮好航天飛行工程師的作用,精心完成好每項任務,守護好中國人自己的“太空家園”。
在10月29日上午的見面會上,王浩澤說,做夢都想去空間站看一看,想在中國的“太空豪宅”里飛來飛去,體會失重的快樂。她還想在深邃的太空里遨游,向星星揮一揮手,更要看看生養自己的祖國母親。“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無論身處何方,祖國母親永遠是我最深的眷戀!”
回憶起自己一路走來的經歷,王浩澤說,此刻感覺到身上是沉甸甸的責任、使命?!拔沂菑娜f千航天人里選拔出來的,也代表著千千萬萬的航天科技工作者,祖國信任我,那么我也一定要好好干,不能辜負祖國和人民的培養?!比缃瘢鹾茲蓪μ罩贸錆M信心和期待,“讓每一個日出日落都成為宇宙精彩的記憶。”
以科學名世 以人才報國
東南大學學子的報國之路
從校園走向世界、走向宇宙
止于至善 久久為功!
祝王浩澤和其他兩位神十九航天員
出差順利!圓滿成功!
來源:綜合自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東南大學、江蘇共青團
編輯:王筱
審核:范文 許南欣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