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由教育部教育技術與資源發展中心(中央電化教育館)主辦的高等學校虛擬仿真教學創新實驗室項目在南京啟動。教育部教育技術與資源發展中心(中央電化教育館)副主任肖航、省教育廳副廳長楊樹兵出...
4月29日,由教育部教育技術與資源發展中心(中央電化教育館)主辦的高等學校虛擬仿真教學創新實驗室項目在南京啟動。教育部教育技術與資源發展中心(中央電化教育館)副主任肖航、省教育廳副廳長楊樹兵出席活動并致辭。來自江蘇、河北、四川、重慶、浙江、貴州等省份和直轄市的技術、資源、電教、裝備單位(部門)的代表以及全國140多所項目院校代表近320人參加活動。
肖航介紹了教育部教育技術與資源發展中心在高等教育領域教育技術、資源應用與推廣方面的舉措,以及該項目的概況,對項目實施工作提出要求。要提高站位,對標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著眼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大局謀劃推進項目工作。要高度重視,加強項目組織和管理,保障項目工作高質量開展。要落地見效,對標“虛仿2.0”建設要求,全方位提升教師的數字素養和專業能力。要加強省級指導,凝練推廣區域經驗。
楊樹兵介紹了江蘇持續加強虛擬仿真實驗教學課程建設的工作成果。他指出,教育數字化成為我國開辟教育發展新賽道和塑造教育發展新優勢的重要突破口,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可以彌補傳統實驗教學模式的不足,為學生提供更安全、更靈活和更豐富的實驗體驗,實現遠程學習和實驗資源的共享,提升實驗教學質量和效果。近年來,江蘇搶抓數字時代機遇,積極落實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推動信息技術與高校教育教學深度融合,持續推進高等教育數字化轉型。去年,省教育廳印發《關于大力推進高校教學數字化工作的意見》,率先在全國高校領域全方位推進數字化轉型。其中,虛擬仿真實驗教學是推進高校教學數字化的重要舉措之一。目前,江蘇搭建了省級高等學校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共享平臺,匯聚了約600門虛擬仿真實驗教學課程。在第一批和第二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評選中,江蘇分別有93門和60門虛擬仿真實驗教學課程入選。在省級一流本科課程評選中,已有248門虛擬仿真實驗教學課程入選,今年擬再認定59門虛擬仿真實驗教學課程為第二批省級一流本科課程。
活動中,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東南大學、北京郵電大學教授作專題報告,清華大學、遼寧師范大學、南京醫科大學、蘭州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西南交通大學等6所項目學校代表分享交流經驗。教育部教育技術與資源發展中心高等教育發展處有關項目負責人介紹項目目標和年度工作,對活動進行總結。
2023年,為推進數字技術與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的深度融合,提升虛擬仿真教學環境建設和創新應用水平,教育部教育技術與資源發展中心啟動了該項目的遴選工作,經過高校自愿申報、匯總審核等環節,最終確定全國173所高校的325個教學團隊入選。江蘇有21所高校的42個教學團隊入選,高校數量、團隊數量均位居全國前列。
活動場景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