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2023揚子晚報希諾陽光助學直通車開到了徐州,在幾個申請助學金的陽光學子家里,助學團隊看到不少人打暑期工為自己掙學費和生活費。郝迪在工廠當沖壓工,一晚要沖壓兩三千個產品,手上磨出5個大水泡...
上周,2023揚子晚報希諾陽光助學直通車開到了徐州,在幾個申請助學金的陽光學子家里,助學團隊看到不少人打暑期工為自己掙學費和生活費。郝迪在工廠當沖壓工,一晚要沖壓兩三千個產品,手上磨出5個大水泡;韓恒博在奶茶店打工,最多時每天要做上百杯飲品;湯紫慧幫忙教小朋友們畫畫,他們渴望通過自己的雙手,改變命運。
當小工每晚沖壓兩三千個產品 小伙手上磨出5個大水泡
走進徐州市沛縣安國鎮19歲小伙郝迪的家,屋內可以用家徒四壁來形容。他的媽媽先天視力缺陷,后來腦萎縮導致癱瘓,生活無法自理。郝迪爸爸既要打工,又要帶著郝迪媽媽到北京、上海的大醫院看病。但不幸的是,媽媽還是在三年前不幸離世了。
郝迪有兩個姐姐,都在上學。為了讓三個孩子能有好出路,郝迪爸爸每天拼命打零工掙錢。郝迪清晰地記得之前有一次需要爸爸按指紋,但爸爸按了好久都不行,“爸爸手上全是老繭,指紋都被磨掉了。” 郝迪爸爸腳上的布鞋爛了2個大洞,露出兩個大腳趾,但他不舍得換新鞋,而是把錢都留給孩子上學,但他今年已經54歲了,無法再到工地上干重活。
圖片說明:陽光助學團隊在郝迪家的院子里與他聊天
今年,郝迪順利考上了南京工程學院材料類專業,龍鳳胎姐姐考上了蘇州衛校的醫學影像專業,目前姐姐在當地超市打暑期工,一個月1500元。為了減輕爸爸的負擔,7月4日,郝迪到蘇州打工,當上了沖壓工,工作了20多天后才回家。他說,8月15日能拿到工資,預計有4000多元。這是他第一次外出打工,也是首次出遠門,“我賺到了生活費,還鍛煉了普通話,蠻有成就感的。”
郝迪當沖壓工上的是夜班,一個小時16元,每天工作12個小時,要沖壓兩三千個產品,有一晚手上甚至磨出5個大水泡。“體會到爸爸的辛苦,掙錢太難了!”這一次的打工經歷,讓郝迪深刻感受到父親的不容易。8月7日,他再一次乘坐火車到蘇州尋找工作。
郝迪對大學生活充滿了期待,想多去圖書館拓寬知識,努力學習多拿獎學金,還想通過考研提升自己。“感謝你們幫助我渡過難關。我將來一定會報效社會,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幫助更多人。”郝迪說。
留守小伙一天做上百杯奶茶 畢業后想回家鄉當一名老師
和郝迪一樣,今年畢業于江蘇省豐縣中學的韓恒博也利用假期打工掙錢。8月4日下午,揚子晚報/紫牛新聞在當地一家奶茶店見到了韓恒博。韓恒博從小跟著奶奶長大,他的爸爸不認識字,在南京一個建筑工地上做小工,媽媽因一次意外,手臂卷進機器導致截肢后,沒辦法繼續工作,目前跟爸爸一起在南京打工,用左手幫爸爸做每天的出工記錄。
韓恒博和高中同學從6月下旬開始在奶茶店兼職,“當時我們圍著縣城的店面挨家挨戶詢問要不要暑假工,最終找到了這家奶茶店,一個月有1500元。”他想通過打工,買開學后的學習用品。”
剛工作的時候,韓恒博對飲品的制作步驟不熟悉,他把制作流程記錄在手機上,遇到不會的情況就立馬翻看手機學習。每天早上8點,韓恒博就來到奶茶店工作,如今,他做起各種飲品已非常熟練,根據客戶量,每天做二十幾杯到上百杯不等。
圖片說明:韓恒博在奶茶店打暑期工
韓恒博準備在奶茶店工作到8月10日,然后回老家看望80多歲的奶奶。8月底準備到南京看望父母,然后再準備開學的事情。“高中的化學老師對我幫助比較多,經常在學習方面指導我。高中的班主任是化學老師,他對我格外關注。”在化學老師的影響下,韓恒博也有了大學畢業后當老師的想法。今年能夠被揚州大學化學(師范)專業錄取,韓恒博感到很開心,離夢想更近了一步。
在邳州市運河鎮張樓村,湯紫慧也在打暑期工。她考上了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的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媽媽在她2歲時去世,父親患有二級殘疾,失去了勞動能力。她自幼跟爺爺奶奶生活,家中還有一個讀高三的妹妹,70多歲的爺爺身體孱弱,無法工作,家中僅靠奶奶打零工,給洗車店當洗車工維持生活。湯紫慧作為困境兒童,每月有幾百元的補助金,但這遠遠無法覆蓋學費和生活費。“家里經濟壓力大,特別困難,我前段時間也在打暑期工,在一個畫畫的地方,教小朋友畫畫。”湯紫慧說,以后會繼續好好學習,找個好工作,改變家庭境況。
致社會愛心人士>>>
更便捷,掃碼在線捐款
“2023揚子晚報希諾陽光助學行動”由江蘇省慈善總會、江蘇省關工委特別指導,揚子晚報、希諾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辦。通過募集社會捐款向家庭遇到困難、品學兼優的高考學子提供每人5000元助學金。
在江蘇省慈善總會的指導和支持下,陽光助學行動開通在線捐款通道,掃描陽光助學捐款二維碼即可進入捐款平臺,所募資金全部用于定向幫助參加揚子晚報陽光助學行動的貧困學子。每一筆捐款完成后,都會在線公示,并立即生成江蘇省慈善總會認證的在線捐款證書。
捐款咨詢電話:
夏老師:58681345
李老師:58681307
馮老師:58681350
掃碼捐款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閆春旭 李沖/文
夏亞明 閆春旭/攝
校對 徐珩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