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優雅環境,療愈每一個孩子心靈。這是一所沒有門檻的學校,我們堅持讓每一個殘障孩子有學上;通過教育評估,讓每一個殘障孩子有合適的教育安置。校園處處體現對孩子們的人文關懷。百草園、齊一亭、愛...
寶應縣特殊教育學校
向愛生長,
逐夢特殊教育高質量發展新樣態
建設優雅環境,療愈每一個孩子心靈。這是一所沒有門檻的學校,我們堅持讓每一個殘障孩子有學上;通過教育評估,讓每一個殘障孩子有合適的教育安置。校園處處體現對孩子們的人文關懷。百草園、齊一亭、愛心小鋪、夢工坊……在自然與人文渾然一體的優雅環境中里,孩子們的心靈得到療愈。
建構優質課程,促進每一個孩子成長。從學前教育到高中教育,學校努力促進學段融通,為每個孩子定制適宜自己的課程方案。在“文化基礎+康復潛能+勞職技能”課程模塊下,“一生一課表”“走班制學習”“定制式課程”,個別化教育惠及了每一個孩子。體感訓練室、音樂治療室、智多星畫室、夢工坊、文創坊、園藝坊、香熏坊等近30個功能體驗用房,配備先進教學設施,打造了智能化的學習空間。研發多個軟件與資源平臺,用數字化賦能學校創新發展。發展職業教育,建立高中部,開辟校內外教學與實踐陣地,精準定制每一個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對學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勞動實踐能力、職業初級素養及社會適應能力等進行綜合培養,努力打通殘障學生融入社會的最后一公里。
建塑優秀文化,助推每一個孩子出彩。學校圍繞“向愛生長”主題,構建序列完整的文化活動體系。以“童美·繪生長”美術治療創作、“童樂·悅生長”音樂治療表演、“童康·健生長”運動技能展示、“童言·話生長”繪本故事講演、“童夢·適生長”職業技能匯報等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生活,點燃孩子們心中的希望之火。在學校“區域推進個別化教育實踐研究”項目推動下,全縣建成融合教育資源中心45個,實現所有鄉鎮中心學校全覆蓋,形成融合教育“五落實、四關注”區域推進模式,即落實特需學生“服務清單、一人一課表、成長導師、伙伴互助、家校共育”,關注特需學生“身心發展、學業評價、潛能開發、生涯規劃”,個別化教育惠及所有特需學生。
丹陽市云陽學校
力推全員導師制
護航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整體設計發力,謀劃“一盤棋”
明確全員導師制概念,通過與學生建立良師益友的師生關系、與家長建立協同合作的家校關系,對學生進行全面發展指導和開展有效家校溝通,促進每一個學生健康快樂成長的現代學校治理制度。厘清導師職責,思想啟導、心理疏導、學業輔導、生活指導和生涯向導都有具體的達成度。為導師精準賦能,學校研發“云海揚帆”導師成長系列課程,開展主題培訓,重點引導導師們用積極的視角看待青春期孩子的變化和偏差行為,了解、學習與青少年對話的方式和技巧,為導師精準賦能。
組織領導有力,部署“一張網”
網格化組織管理。校長室牽頭,指導組、執行組和監察組分工明確,各負其責。多維度配置導師。學校實行師生“雙向選擇”,構建班主任為首席的“班級導師共同體”。對特殊學生,另安排政教德育、心理專職教師等導師,形成特殊學生“1+N”的導師結對模式。特色化聘用導師。優化導師結構,學校聘請優秀家長、社區工作人員和社會人士擔任導師,四—九年級每班選培“朋輩導師助手”2名。
運行機制給力,溫暖“一顆心”
疏導有角度。關注問題多發預警時間段,在新學期開學前后、春季、考試前后、學生家庭發生變故等關鍵時間節點,找準角度,巧妙切入。指導有溫度。明確導師“六個一”的基本工作要求:學期初一次全面了解;每月一次深入談心、一次家長訪談;每學期一次活動指導、一次家庭走訪、一次綜合評價。輻射有力度。成立“聽云間·丹陽市青少年成長指導中心”,共18個功能室。整合全市優質導師,組建“云導師”志愿服務團隊,開通了青春成長熱線,“云陽經驗”實現了對區域內青少年的輻射關懷。
宿遷經濟技術開發區三棵樹小學
“足”下生“慧”,追“球”美好
尋找“雙減”突破口,
以足球課程引領學校內涵發展
文化立校,營造氛圍。學校在近十年的足球特色項目建設中,不斷內化足球精神,豐實足球文化內涵,設立校園足球文化專欄,開辟“足球第二課堂”;重視足球場境建設,打造“明星長廊”,凸顯校園足球特色,營造足球文化氛圍。課程多元,滿足需要。以實施國家課程標準為指導,通過編制《足球活動實施指導綱要》,學校引入足球課程,合理設置內容、分配課時。一二年級開設游戲足球,三四年級開設技術足球,五六年級開設智慧足球,推進足球校本課程建設,關注學生成長進階需求。
找準“雙減”發力點,
以足球活動助推學生健康發展
學科融合,協同育人。學校重視足球與其他學科深度融合探索,積極開展足球跨科融合課題研究。開辟“體育與健康微視頻”欄目,建立足球教學類、健身類和健康知識類資源庫,供學生線上學習與交流。活動促進,凸顯特色。學校將足球教學作為抓手,密切足球活動與少先隊活動,成立了江蘇省名輔工作室,促進少先隊活動多樣化發展。平臺搭建,追求夢想。通過實施市場化運作,成立青訓基地,為鄉村有足球天賦的孩子搭建成長的舞臺。真正實現玩“小足球”,圓“大夢想”。
繪出特色項目延長線,
以足球精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特色項目課程化。在省基礎教育課程基地建設項目《足球特色文化建設》的加持下,學校契合“團結協作,勇于拼搏,奮勇爭先”的足球運動精神,逐夢“樹己樹人,向美而行”的教育理想。以足球為支點,研發“樹德、樹慧、樹美”特色課程群。社團活動套餐化。發揮特色足球項目示范效應,整合學校教育資源,統籌配置18+12類社團課程“套餐”。育人評價體系化。迭代升級德育評價體系,立足于“生”,著眼于“動”,致力于“活”,真正實現由足球“小支點”向成長“大視野”的華麗轉身。
來源:文中各校
編輯:王筱
審核:謝雨辰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