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家長的心頭寶。孩子在校出狀況后學校教師的應急處理能力一直是家長最關心的。為了避免校方急救處理不當而引起糾紛,梁溪區教育局一直在尋找合適的解決辦法。從2017年元旦開始,梁溪區教育局推出了“醫校共建”創新舉措,在14所區內中小學正式施行,受到了家長、師生的一致好評。
填補校醫缺口 加強醫護素養 ◆ ◆ ◆ “早在2013年,連元街小學、東林小學、塔影中學這3所學校就是我們‘醫校共建’的試點學校。”
梁溪區教育局體衛藝科科長李媛介紹,基于學校校醫專業性不強、學校醫療配置不足的現象,為更好地提升學校衛生工作質量,原崇安區教育局與轄區內的第八人民醫院達成合作共識,為這三所試點學校配備了醫務工作者為駐校專職校醫。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2016年三區合并后,梁溪區教育局對全區校醫配備情況進行摸底,發現中小學專職校醫的配備在數量上還有一定缺口,存在由非專業技術人員兼任校醫的情況。為此,梁溪區教育局向區政府遞交了《關于配備中小學校專職校醫的請示》,在區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推出“醫校共建”創新舉措。區教育局與轄區內無錫市第八人民醫院合作,向其購買服務,將一批責任心強、業務精良的醫務工作者聘用為駐校專職校醫,參與學校的衛生管理、疾病防控、健康指導等具體工作。
“實際上我們一共挑選了15名臨床經驗豐富的醫務工作者,還有一名是機動人員。”
據第八人民醫院副院長常青介紹,這15名駐校專職校醫都是層層選拔的,在入校之前,醫院對他們進行了系統的日常應急處理培訓,這其中包括外傷、眼科、心肺復蘇等方面,并且人人考核到位。逢周六和寒暑假,這批校醫必須回院工作并且接受培訓,以扎實基本功,確保臨床業務不下降。
提供專業服務 保障師生健康 ◆ ◆ ◆ “以前,學生有跌打損傷,我們都是第一時間送醫院,現在有了專業的校醫,我們都是第一時間送醫務室。”
憶起3月底發生的那一幕,劉潭實驗學校德育處主任劉云峰還是記憶猶新。一位學生在體育課時忽然摔倒在地抽搐并口吐白沫,校醫邱蕓蕓聞訊后立馬拿著勺子趕到現場,把勺子放進學生的口中保護舌頭,并將其俯臥的身體放平,細心觀察學生狀況直到救護車到來。
“以前的校醫是學校老師兼職的,遇到這種情況不敢也根本不知道怎么處理,專業校醫的入駐為我們贏得了救護時間。”
作為九年一貫制學校,劉潭實驗學校學生超過2000人,邱蕓蕓不僅井然有序地做好了學校的日常體檢工作,對師生的飲食衛生也相當關注,通過對食堂食物的拍照、取樣、檢測,細心地確保師生們的用餐衛生。在遇到學生得了傳染病的情況,她都能夠做出專業性的處理,并對學校所有班級分時分批進行紫外線消毒。
“我只在醫院看過紫外線消毒,現在我們學校也具備了這種能力。”在劉潭實驗學校的師生們看來,邱蕓蕓不僅僅是提供專業醫護服務的校醫,更是大家的健康衛士。
邱蕓蕓在給學生做衛生知識講座
“專職校醫的到來真的很及時。”南湖小學副校長朱偉告訴記者:
在2月份諾如病毒高發時期,校醫仇曉敏不僅排查了可能患上諾如病毒的學生,及時地做好了日常的防護措施,還向師生、家長傳播正確的防護方法,避免了不必要的恐慌。在仇曉敏的建議下,學校的每一位學生更是都隨身攜帶了塑料袋。 “我也是那個時候才了解到諾如病毒在嘔吐物里的數量極其驚人,所以嘔吐物是絕對不能沾地的,不然就會傳染一大片。”
對朱偉來說,仇曉敏的到來,就像給他吃了一顆“定心丸”:有了她,學生的健康有了保障;有了她,教師們也能學到專業的急救知識。“在校期間,仇醫生都穿著粉色的護士服,醒目的同時,讓大家都覺得很親切。”
專職校醫進行日常體檢
升級服務內容 擴大共建版圖
◆ ◆ ◆
“其實提供急救服務,做好教師的醫護知識培訓等等都只是我們專職校醫的最基礎工作,今后我們希望提供更加系統化的健康服務。”第八人民醫院是我市中高考的指定體檢單位,通過分析體檢大數據,常青發現了不少問題。“我們的學生在視力、身高、體重、齲齒等方面都欠缺,有的甚至達不到規定標準。”在平時的臨床工作中,常青發現很多孩子從上小班開始,生病率就急劇增加。一旦班上有一個孩子生病了,就會倒下一片。這在他看來,都是因為健康知識普及方面做的不到位。“還有諸如孤獨癥、多動癥、呼吸類的疾病,其實只要早早發現,早做干預性治療,都能降低發生率。”
基于這些情況,對于“醫校共建”的未來,常青也有了初步的設想。
“我們醫院有一套非常成熟的職業病體檢系統,今后希望能把這套系統復制到兒童健康管理上來,從幼兒園入學開始到小學畢業,將這9年間學生的體重、視力、身高、體重等方面進行重點的數據管理,形成一個動態的健康變化趨勢,這樣就能對一些特殊疾病做到早發現、早干預。”
“梁溪區一共有44所中小學,共有31所配備了專職校醫,這其中除了14所是和八院合作,其他17所都是外聘專職校醫。”李媛告訴記者,在校醫的安排問題上,都是根據相關文件的要求,從學生人數、辦學規模等方面,從高到低排序考量的。
“專職校醫的缺口還是存在,今后我們將根據情況做好規劃,逐步擴大‘醫校共建’的版圖,確保學校衛生工作都能步上軌道。”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