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晚, “絲竹華章”——南京藝術學院民樂人才培養100周年民族音樂會在江蘇大劇院音樂廳精彩上演。南京藝術學院民樂系中國音樂“金鐘獎”金獎獲獎教師及部分杰出校友奉上了一場高水平的民樂藝術盛宴...
12月7日晚, “絲竹華章”——南京藝術學院民樂人才培養100周年民族音樂會在江蘇大劇院音樂廳精彩上演。南京藝術學院民樂系中國音樂“金鐘獎”金獎獲獎教師及部分杰出校友奉上了一場高水平的民樂藝術盛宴。
音樂會上半場由6位中國音樂最高獎“金鐘獎”金獎的獲獎教師完成。第九屆中國音樂“金鐘獎”民樂組合金獎獲得者劉強、童瑩、顧懷燕帶來的細膩柔美的《絢彩江南》拉開音樂會序幕,讓觀眾們沉浸在如詩如畫的江南美景中。
第二首明朗、歡快的《山韻》,由第十屆中國音樂“金鐘獎”彈撥樂比賽金獎獲得者張碧云為大家演奏。明快、熱烈的節奏,引人入勝。第四屆中國音樂“金鐘獎”琵琶比賽金獎獲得者楊婷婷與樂隊演奏《云開日出》,讓觀眾通過旋律感受空中層層云朵舒卷飄散。南藝民樂系主任、第五屆中國音樂“金鐘獎”古箏比賽金獎獲得者任潔,演奏了自己創作的原創作品《西涼沙影》,展開絲綢之路跨越時刻的深情懷想與激情展望。
音樂會下半場,著名二胡演奏家鄧建棟演奏《春曉》,著名古箏演奏家閻愛華與著名琵琶演奏家劉石聯袂演奏《大浪淘沙》,著名二胡演奏家卞留念演奏《帕那迪奧》,著名竹笛演奏家張維良演奏《花泣》,江蘇省音協主席、著名二胡演奏家朱昌耀演奏《二泉映月》,引發了全場高昂熱烈的呼聲。音樂會在頗具創意編排的《我的祖國》中圓滿落幕。
南京藝術學院校長張凌浩表示,“民樂,民族的音樂,人民的音樂,世界的音樂。”他希望,這場音樂會帶給大家美的享受、家國的情懷、時代的思索。南藝民樂人要繼續用民樂譜寫時代新篇,抒發人民心聲,講好中國故事,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促進中外文明交流互鑒貢獻南藝力量。
據悉,南京藝術學院是中國獨立建制創辦最早并延續至今的百年高等藝術學府,辦學歷史最早可追溯到1912年創辦的上海圖畫美術院(后改為上海美專)。1923年,上海美專圖畫音樂科開設國樂課程,正式拉開學校民族器樂演奏人才培養的序幕。
南藝音樂學院民樂系現擁有完整的本科、專業學位碩士、專業學位博士人才培養體系,教學傳統和人才培養在全國藝術院校中具有較高的影響力。整場音樂會用民族音樂展現中國深厚文化底蘊,用手中千年樂器奏響時代華章,讓廣大觀眾感受到民族音樂的獨特魅力。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 楊甜子
校對 李海慧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