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里,南財外國語學院“大手拉小手,用外語講好中華民族團結故事”實踐隊在貴州從江開展支教、助農直播帶貨與民族團結調研等系列活動。
暑假里,南財外國語學院“大手拉小手,用外語講好中華民族團結故事”實踐隊在貴州從江開展支教、助農直播帶貨與民族團結調研等系列活動。
結合社區兒童實際所需,實踐隊充分發揮學院的教學特色和育人資源,組織開展了外語基礎啟蒙、英語兒歌教學、趣味乒乓球賽、勞動體驗等環節,支教課程涉及思想引領、傳統節俗、經典誦讀、藝術技能培養等多方面內容。
“書寫最美漢字”課堂上,志愿者朱秋燃從毛筆執筆運筆引入,向同學們講解了從甲骨文到現代漢字的演變小故事,并帶領孩子們進行書法實操,孩子們手持毛筆,認真書寫,一同體會漢字書畫同源的妙趣,激發對漢字的熱愛和對文化探究的熱情。
“舞動的民族”環節中,志愿者陳典為孩子們介紹了各少數民族的特色音樂與舞蹈,將侗族、苗族、水族等多個民族的舞蹈帶入課堂,幫助孩子們了解不同民族的風俗人情與藝術特點,深入體會民族舞蹈自由活潑、熱情歡樂等特點。
乒乓球趣味賽中更是充滿了歡樂與感動,師生們用實際行動向當地孩子們傳遞了友誼、團結和愛的理念,孩子們在游戲中體驗了團隊合作的樂趣。
在貴州期間,南京財經大學的師生團隊還搭建起直播間,公益助農。志愿者陳飛揚、王子淋化身“帶貨主播”,穿著民族服裝坐在鏡頭前,向觀眾介紹從江縣獨特優良的自然環境,從產品文化、生長環境、口感特色等方面,介紹從江百香果及氣泡水、果醬、果酥、壓片糖果等各類特色產品。
同時,直播間內還設立了助農“新模式”話題專區等形式為黔東南少數民族特色產品代言,吸引觀眾紛紛點贊、評論和互動,開播短短十五分鐘內,就吸引了眾多網友“圍觀”并火速下單。“這次助農活動,充分發揮青年人善用網絡的優勢,也是我們為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注入‘長效劑’的一次具體實踐。”團隊指導老師李駿表示。
活動之余,實踐隊開展“沉浸式”民族團結研學走訪,師生走進苗人造物文創展覽館,采訪非物質文化遺產手藝人,了解從江縣對傳承和保護苗族非遺文化做出的措施,體會苗人對生活的熱愛和對自然敬畏,感受具有濃郁地域特色的黔東南文化對繁榮中華傳統文化做出的積極貢獻。實踐隊隊員張含宇表示,各民族優秀文化匯聚成了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弘揚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從中汲取民族團結共謀發展的精神動力,我們用行動向民族大家庭傳遞溫暖與愛,共同構筑起堅實的民族團結之基。
據悉,南京財經大學已連續多年在貴州從江開展活動,并建立“同心·紅石榴家園”從江基地,不僅打通了文藝志愿服務鄉村教育的“最后一公里”,也為新時代文明實踐和鄉村文化振興注入了新動能。
通訊員 朱秋燃 李超雅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楊甜子
校對 盛媛媛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