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期間,學生們除了上網課還能干什么?南京外國語學校高二的王子慧同學,將宅家的日子化成了一本圖文并茂、中英文版的書——《家門口的昆蟲記》。4月18日,該書由江蘇鳳凰少年兒童出版社正式出版。...
疫情防控期間,學生們除了上網課還能干什么?南京外國語學校高二的王子慧同學,將宅家的日子化成了一本圖文并茂、中英文版的書——《家門口的昆蟲記》。4月18日,該書由江蘇鳳凰少年兒童出版社正式出版。這也是17 歲的小作者公開出版的第二本書。
本書包含中英文各 27 篇文章。作者用細膩的筆墨記錄下身邊二十多種常見昆蟲的習性、特點。在這里,你不僅能看到每一種昆蟲從卵到成蟲發育的全過程,看到巧奪天工的蜾蠃家,看到天牛如何交配,還可以看到丑陋的水蠆如何變成美麗的蜻蜓......
家人支持讓孩提興趣持續至今
王子慧說,找到書中主角并不難。小時候住一樓,屋前有一個不小的院子,大人們在院子里種滿了蔬菜瓜果,經常吸引各種各樣的蟲子。小區隔壁就是南京烏龍潭公園,豐富的植被是昆蟲的樂園。上了初中后,全家搬到一個新小區,小區里有一個很大的湖,湖邊綠樹成蔭。假日里,自己最大的樂趣就是沿著湖邊找蟲子,書里近一半的昆蟲也來自這里——每個季節都會發現不同的昆蟲,尤其是夏天,那是她夢寐以求的自然天堂。因為癡迷昆蟲,同學們都稱她為“蟲癡”。
意識到孩子癡迷昆蟲,在王子慧上小學時,父母幾乎每個周末都會帶她到南京周邊的紫金山、老山、將軍山等地觀察和采集昆蟲。“雖然爸爸媽媽一點都不喜歡蟲子,但他們對我的愛好給予了極大的尊重和支持。兒時家里各種各樣的圖鑒、科普書,本地沒有的昆蟲,做標本需要用到的器材、標本盒等,都是媽媽幫忙購買的。”王子慧坦言,沒有家人的支持,自己在昆蟲的觀察和研究上不可能走得遠。
在大量閱讀、觀察,積累了一定的昆蟲理論知識后,王子慧開始系統飼養和研究昆蟲。她一般會先在昆蟲的原棲息地觀察,待對它們原生態下的昆蟲習性大致摸清后,便采集一些個體帶回家飼養,以觀察昆蟲們完整的生命周期。對于一些生命周期過長的漸變態昆蟲,如蟬、蜻蜓等,或是飼養時間和成本過高的大型甲蟲,她會想辦法獲得它們的末齡若蟲,然后觀察它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蛻變。“那些小小的生物那么努力地抗爭,痛苦地掙脫出束縛自己的外衣,為完成繁衍后代的艱巨使命,一次又一次華麗蛻變的場景,我看了一次又一次,但總是看不厭。
特殊愛好培養了閱讀和寫作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為酷愛閱讀,王子慧的寫作能力也得到了了很大的提升。雖然從沒有上過語文寫作培訓班,但孩子經常參加作文比賽并獲獎。10歲時,在看了4遍哈利波特7本中文譯本后,王子慧萌生出要寫書的強烈沖動。經過一年多時間,一本8萬字的奇幻小說《千年不凍河》出爐。“因為寫書時特別癡迷螳螂,書中美麗女孩的描寫都是以綠螳螂為藍本的,現在覺得自己好幼稚。”回想曾經的創作熱情,如今已經高二的她有點不好意思。
因為喜歡寫作,王子慧便把平時觀察到的那些昆蟲故事記錄下來,再結合自己的飼養體會和心得,到15歲時已陸續積累了二十多篇文章;因為在南京外國語學校就讀,良好的英語環境讓她在寫作中經常不由自主地想用英語表達。于是她就把自己的文章翻譯成英文,希望有機會讓更多外國朋友了解南京地區的常見昆蟲,分享自己的養蟲趣事。
“當寫作僅僅作為一項愛好時,怎么寫都不膩,靈感仿佛一塊吸飽水的海綿,不用擠壓都能滴下水來。但是真正想到要把它作為一個任務去完成,有一個具體的目標在前方時,反而感覺文字的泉眼日益干涸,很多時候甚至找不到寫作的動力。”王子慧說,自己好幾次有過放棄的念頭,特別是上了高中后,繁重的課業負擔、南外高手如云的競爭環境,都讓她感到了巨大的壓力。而當她決定把所有章節翻譯成英語后,自己課內學習時間更少了,是父母的鼓勵和督促讓她堅持到了最后。她也很慶幸自己最終堅持下來了。如今家里飼養過的大部分昆蟲已經在字里行間重生,英文翻譯的過程更是極大鍛煉了她的外語能力。
立志做中國的法布爾
對于逝去的昆蟲,王子慧就把它們制作成標本。作為南京外國語學校昆蟲社社長,她還手把手教社員們制作昆蟲標本。4月18日,由王子慧親手制作的116種昆蟲標本手工藝品在南京外國語學校展覽教室正式展出。展覽館中有各種各樣的蝴蝶、飛蛾,還有甲蟲、天牛、蜘蛛、螞蚱、蝗蟲等南京周邊隨處可見的昆蟲。
談及舉辦昆蟲標本展的初衷,王子慧表示,大多數昆蟲生命短暫,有的甚至只有幾天時間,將死去的昆蟲制成標本,永遠封存它們的美麗,也是一種生命的延續。去年學校舉行義賣活動,她將20份簡易昆蟲標本框現場售賣,很快被一搶而空。于是她靈機一動,既然同學們這么喜歡,何不將自己家里庫存的寶貝都展出來讓大家欣賞欣賞,以此同學們在走進昆蟲世界的同時,也養成愛護自然保護自然的意識。她的想法得到了學校老師們的大力支持,并特地騰出 給她辦展。
《家門口的昆蟲記》成稿后,南京農業大學昆蟲系主任、博士生導師王備新教授及其團隊對書稿提出了很多專業性建議。而出版社編輯們在語言文字上的嚴謹也讓一向自信的王子慧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每次看著這些小生命們長大、蛻變、衰老,了解它們交配、繁殖并開始新的生命循環的過程,都會由衷地感到這些小生物的生命歷程是多么令人敬佩!”王子慧說,對昆蟲來說,每一次蛻變都至關重要。即使是在地下生活了多年的蟬,它們也只能在爬出大地后歌唱和飛行一個夏天。對于很多昆蟲而言,它們唯一的使命就是確保它們的孩子能活下去,把基因傳給下一代。正是這種純粹,使它們得以存活數百萬年,比星球上的任何其他動物數量都要多。她認為,這些故事值得一次又一次地講述,希望讓更多人能夠了解。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楊甜子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