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5點半,濟南的天微微亮,田運良已經坐在書桌前翻開了高等數學課本。這樣的場景,在他過去三年里重復了1000多個日夜。今年4月8日,46歲的他終于等到了齊魯工業大學金融專碩的擬錄取通知。這條消息迅速...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鞏悅悅 實習生 蹇悅
凌晨5點半,濟南的天微微亮,田運良已經坐在書桌前翻開了高等數學課本。這樣的場景,在他過去三年里重復了1000多個日夜。今年4月8日,46歲的他終于等到了齊魯工業大學金融專碩的擬錄取通知。這條消息迅速登上熱搜,網友感嘆:“人生永遠沒有太晚的開始。”
田運良備考所翻看過的專業書。
時間回到2000年,田運良從濟南一所中專學校畢業。彼時的他,還是從山東菏澤農村走出來的少年,第一次踏入“大城市”濟南,“認知被徹底顛覆了”。中專畢業后,他進入社會打拼,從基層工人一步步成長為一家小微企業的負責人。然而,公司經營多年后陷入瓶頸,“考研對我來說是剛需,我想要學以致用”。
2021年,田運良拿到函授大專畢業證,次年毅然決定考研。彼時,他的女兒剛升入高一,正是學業關鍵期。“我想彌補沒上過大學的遺憾,更想給女兒做個榜樣。”田運良說。
考研對田運良而言,是一場近乎“自虐”的挑戰。數學和英語是兩座大山——他從未接觸過高數,英語也荒廢了20多年。翻開高數課本時,“符號都看不懂”,他只能從最基礎的公式逐頁“死磕”。英語單詞幾乎全忘光,他硬是靠背熟范文“磨”出了語感。
作為公司負責人,田運良白天處理業務,晚上將所有空閑用于學習。“凌晨5點半起床學2小時,深夜11點半結束,日均學習5-6小時。”在辦公室和家里的書桌上,摞起的資料已經超過了他的身高。
這條路走得異常艱難:2022年首戰失利,分數差了幾十分。2023年二戰,數學單科拖后腿,總分僅差12分。最崩潰的時刻,田運良想過放棄,但每當看到女兒努力學習的樣子,他就告訴自己“再堅持一下”,“我得做她的榜樣。”
備考期間,田運良遭遇的不僅是學業壓力,還有外界異樣的眼光。2022年,他報名考研培訓班,卻被保安攔在門外:“家長不讓進!”最后是老師親自把他領進了教室。
為減少心理負擔,田運良清晨最早到校,深夜最后離開,刻意避開人群吃飯,“尷尬,但這也成了動力。”
2024年12月,田運良第三次走進考場。這一次,他心態平和:“盡力就好,不留遺憾。”今年2月查分時,他顫抖著點開頁面——343分,超國家線20分!那一刻,他知道1000個日夜的堅持與付出,值了。
“三年來,妻子默默承擔了所有家務,沒有家人,我撐不到今天。”田運良說,未來,他計劃把專業知識學扎實,為公司的經營發展提供不一樣的思路和方向,“已收到錄取通知書,期待全新的大學生活。”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