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山東省教育考試院下發的《山東省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錄取工作進程表》,7月5日至7日(每天9:00—18:00),填報普通類特殊類型批志愿;填報普通類常規批和體育類常規批第1次志愿(均為本科計劃);填...
根據山東省教育考試院下發的《山東省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錄取工作進程表》,7月5日至7日(每天9:00—18:00),填報普通類特殊類型批志愿;填報普通類常規批和體育類常規批第1次志愿(均為本科計劃);填報藝術類本科批第1次志愿;填報春季高考本科批第1次志愿。
方略研究院和申請方(ApplySquare)將在本章詳細介紹院校和專業選擇的方法論以及高考報考中的實戰技巧,為考生的志愿填報保駕護航。
報志愿前,細讀高校的招生章程
在高考志愿填報過程中,我們需要了解諸多基本概念和關鍵信息,幫助我們來選擇學校、選擇專業, 從而規劃一個合理的志愿填報方案。很多家長和考生會問,關于大學和專業的信息從哪里得到呢?其實,關于學校最權威的信息就是各個高校公布的招生章程,下面將為大家提供讀懂招生章程的方法指導。
招生章程是什么?
《招生章程》是高等學校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相關規定制定的章程文件,是高校開展招生工作的重要依據。教育部明確規定:“高校的招生章程是高校向社會公布有關招生信息的必要形式,其內容必須合法、真實、準確、表述規范。高校的招生章程經主管部門依據國家有關法律和招生政策規定進行審核備案后方能向社會公布,不得擅自更改。學校法定代表人應對學校招生章程及有關宣傳材料的真實性負責。高校依據 招生章程開展招生工作。 ”
因此,招生章程不僅是高等學校向社會公布招生信息的有效形式,是高等學校錄取新生的基本依據,也是考生了解高校、填報志愿的重要參考資料。
招生章程主要內容包括:高校全稱、校址(涉及分校、校區等須注明) ,層次 (本科、專科),辦學類型(如普通或成人高校、公辦或民辦高校或獨立學院、高等專科學校或高等職業技術學校等),招生計劃分配的原則和辦法,預留計劃數及使用原則,專業培養的外語語種,身體健康狀況要求,錄取規則(如有無加試要求、對加分或降低分數要求投檔及投檔成績相同考生的處理、進檔考生的專業安排辦法等),學費標準,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及有關程序,頒發學歷證書的學校名稱及證書種類,聯系電話、網址,以及其他須知等。
參加高考綜合改革試點省(市)招生的高校,要按試點省(市)要求提前確定招生專業(或專業類)對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的科目要求,提前向社會公布。
有關高校制定的特殊類型招生辦法須符合相關規定,且不得與本校招生章程內容相違背。
招生章程哪里找?
根據教育部要求,招生章程作為高校向社會公布的規范性文件必須提前面向社會公示。各高校要在規定時間內將本校招生章程上傳至“陽光高考信息公開平臺”(http://gaokao.chsi.com.cn/zsgs/zhangcheng/),經高校上級主管部門審核通過后進行公示。此外,考生還可以從本省考試院下發的材料中查看招生章程,或登錄各高校本科生招辦的網站查看。
招生章程怎么讀?
在閱讀高校招生章程時,除了解學校的層次、辦學類型、收費標準等情況外,還要仔細把握高校錄取原則。
錄取原則中包含著非常重要的錄取信息,如專業分配原則、調檔比例、退檔情況、加分政策、單科成績要求、專業報考具體要求等。下面將逐一介紹。
首先,高校總體情況。院校基本情況是我們選擇大學時的重要參考,其中包括院校隸屬關系、院校性質及層次、辦學規模、收費標準、獎助學金等內容。對于設有分校及多個校區的院校,還要注意哪些專業或年級在哪個校區就讀,分校或校區的畢業證書、學位證書的印章是否與本校一致,等等。
其次,專業錄取原則。專業錄取主要有專業優先、分數優先、專業級差三種方式。高校具體使用哪一種方式,會在招生章程中明確。
例如,上圖為中央財經大學 2019 年的招生章程,表明了該校在專業錄取時按照分數進行錄取,不設置專業級差。當分數相同時,則分別參考志愿順序,和數學、英語、語文的單科成績。
第三,投檔比例。投檔比例是指,當考生的高考投檔總分(實際高考成績與政策性加分分值的總和)達到某科類某批次最低錄取控制線以后,考慮到高校對錄取考生的專業匹配問題,允許高校調閱超過計劃數一定數量的考生檔案,其中的調閱數與計劃數之比就是投檔比例。被高校提檔并不等于錄取,學校審閱檔案后,少數考生檔案會因各種原因被學校退回到省招辦,即“退檔 ”。教育部規定, 按照順序志愿投檔的批次,高校調閱考生檔案的比例原則上控制在 120%以內; 按照平行志愿投檔的批次,調檔比例原則上控制在 105%以內。比如,高校的招生計劃為 100 人,提檔比例為 105% ,那么會有 105 人被提檔。如果高校不增加計劃的話,有 5 人會被退檔。因此,考生及家長還應關注不同高校的投檔比例和具體政策,以規避“退檔 ”風險。
第四,加分政策。高考加分由教育部統一劃定范圍,各省(自治區、直轄市) 有一定的自主權。一般來說,各省招生部門確定的政策加分只適用本地區的高校, 外地高校是否認可加分由學校審查決定。因此,需要仔細閱讀各高校的招生章程中的加分條款,這對有加分的考生是非常重要的。不少高校在提檔時承認政策加分,但在錄取時卻按照考生的實際高考成績和報考志愿安排專業,這一點要特別注意。
第五,單科成績要求。高考錄取時,有些高校對已投檔的考生在安排專業時有單科成績的要求,主要有幾種方式:單科成績原則上應達到及格水平;單科成績必須達到某一分數標準;總分相同且填報專業相同的進檔考生分配專業時,按某一科成績優先排序。
第六,身體條件及其他要求。高校對考生身體狀況的要求一般分為兩種:招生院校直接以《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為依據;招生院校參照《指導意見》的要求,根據學校或專業的性質、特點, 對考生身體素質和生理條件進行補充規定。因此,在選擇專業時,除了依據《指導意見》外, 還要認真閱讀高校招生章程中的有關規定。
第七,外語語種及口語成績要求。不少高校只錄取以英語為外語的考生,也有很多高校規定某些專業要求有英語口語成績。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