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2019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結束不到兩天,已有5所高校被曝自命題科目試題出現“狀況”,其中電子科技大學、山東師范大學、山西師范大學、青島理工大學4所高校已確定將對相關科目進行補考。“今年...
距離2019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結束不到兩天,已有5所高校被曝自命題科目試題出現“狀況”,其中電子科技大學、山東師范大學、山西師范大學、青島理工大學4所高校已確定將對相關科目進行補考。
“今年高校在考研科目自主命題方面集中曝光了許多問題,這些問題實際上存在已久,也比較普遍。”25日,武漢一高校具有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命題經驗的碩士生導師趙昌漢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采訪時談到,這折射出當前自主試題命制和考試組織方面有亟待改進之處。
對此,國家教育咨詢委員會委員楊東平向澎湃新聞表示,如果高校只有自主命題權,而沒有相應制衡、監督的機制,完全靠老師的自覺,難免會出問題。
多所高校考研事故接二連三,有考生“枯坐3小時”
2019年考研“事故”接二連三,多家高校所出“狀況”各有不同。
12月22日,2019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拉開序幕,僅過一天,就傳來“考試失誤將進行補考”的消息。
12月23日下午有網友爆料稱,此次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中,山東師范大學自主命題的《外語教學理論基礎》科目的答案被直接發放給了考生。有考生接受新京報采訪時稱,考場所有人都發到了答案,沒有試卷,怕之后沒有補考,只能趕緊抄答案,半小時后,監考老師宣布“考試失誤將進行補考”。
當晚,山東師范大學研招辦的老師向澎湃新聞表示,“確實是發錯了,發的有可能是答案”,此次系工作嚴重失誤,現已安排學生于12月27日下午重新補考,學校為參加補考的考生報銷城市間往返交通費、住宿費及餐費,盡最大努力協助考生解決由此而造成的困難。
當天深夜,山東省教育廳在其官方微博上的一則通報,披露將該省另一所高校犯有相似錯誤。通報顯示,山東師范大學自命題科目《外語教學理論基礎》、青島理工大學自命題科目《城鄉規劃理論綜合》發生了試題錯裝,“這是嚴重的責任事故,影響了考生正常考試,造成了惡劣影響”。同時,該教育廳已敦促兩校“妥善安排補考各項工作”。
位于四川成都的電子科技大學23日晚上也在其官網上發出通知,稱此次考研中自命題科目《固體物理》試題內容與考試大綱出現偏差,無法考核考生相應學科的真實水平,考試未能正常進行,決定2019年1月6日補考。考生參加補考產生的交通費及住宿費按相關標準由電子科大統一報銷。
據中國新聞網報道,此前曾有考生反映,電子科技大學自命題科目《固體物理》試卷出錯,本該考的《固體物理》卷子印的卻是電路分析的題,幾百名考生面對題目枯坐3小時,無奈交白卷。
次日,西南大學又被曝考研出現狀況。當天上午9時左右,西南大學官方微博通報稱,23日晚上,網上出現該校自然地理考研試題疑似泄露帖文,學校已就此成立調查工作組進行調查。
這還沒有結束。24日晚上,澎湃新聞從多名考生處獲悉,山西師范大學中國史卷子和去年雷同,校方通知考生26日重考。“除了前面的選擇題不知道之外,名詞解釋、簡答題、分析題、論述題都一樣,我感覺就是去年的卷子。”一名考生告訴澎湃新聞,因為自己做過去年的題,在拿到考試題之后自己也很驚訝,但依然考完了全程。
截至目前,除西南大學正對疑似泄題情況進行調查外,山東師范大學、青島理工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山西師范大學等4所高校均已安排補考,并稱由此產生的費用由學校承擔。
與此同時,問責程序也在進行。
25日,山西師范大學官網發布通告稱,2019年碩士研究生考試種,該校“中國歷史基礎”考題與2018年考題大面積雷同,情況屬實。
通告稱該事件是一次嚴重的責任事故,學校已啟動事故調查問責程序,對相關責任人作出停職處理,下一步將根據調查結果依規依紀嚴肅處理。
山東省教育廳的上述通報稱,山東師范大學、青島理工大學相關科目考試發生試題錯裝后,迅速成立調查組開展調查,已對相關責任人作停職處理。下一步將根據調查結果,依法依規嚴肅處理。
另據中新網報道,電子科技大學在發給考生的通知中表示,將認真調查、嚴肅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
“事故”為頻發?碩導:自命題時間緊,缺專業審核
事實上,近年來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中,高校自命題出錯時有發生。2016年12月進行的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中,接連兩所高校被曝試卷有誤:中國傳媒大學漢語國際教育專業試卷上,一道25分的題目要求翻譯文言文并分析劃線部分,但卷面上并沒有標注劃線;當年12月30日,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在其官網發布通知,稱由于工作失誤,自命題科目《普通地質學》使用了錯誤的試卷。
教育部2018年8月10日公布的《2019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規定》規定,除全國統考和全國聯考科目的命題工作由教育部考試中心統一組織外,自命題科目的命題工作由招生單位自行組織。
其中規定,招生單位自命題要按科目組成命題小組,至少應當由兩名政治素質好、責任心強、教學經驗豐富、學術水平較高并且近期承擔教學工作的人員組成;招生單位應當按考務相關規定制定本單位自命題工作規范,加強對命題相關人員以及命題、審題、制卷,試題答案保密保管、運送交接等各工作環節的規范管理和監督;要加大投入和研究力度,建立健全相關制度機制,大力推進題庫命題;試題要有一定的區分度,難易程度要適當,等等。
但在實際的自主命題過程中,這些規定有時卻攔不住“事故”的發生。
有命題經驗的武漢一高校碩士生導師趙漢昌向澎湃新聞介紹,全國碩士研究生考試試題出臺流程分為五步——命題(題庫抽題、專家組命題、單個教師命題)、合成、印制、分裝、寄送考點。
命題是第一步也是最為關鍵復雜的一步。
“目前自命題題目的出臺普遍采用兩種方式:題庫抽取和實時命題。有的高校建了比較宏大的題庫,考試前由研究生主管部門從題庫中抽取。有的高校當年由教師集體命題。當然還有極少數高校是單個教師命題。”趙昌漢向澎湃新聞解釋,在實時命題過程中,曾經出現過命題時間不足,命題人員不專業導致考試試題信度效度差的狀況。
對比高考命題,曾擔任過浙江省高考命題小組成員的趙昌漢認為考研的自主命題“時間太緊”。
“高考命題一般要提前一個多月,每個老師就命兩三道小題,而且把關很嚴。”他說到,但是現在考研命題可能只有考前6、7天時間,“時間緊的可能就抄襲別人的題目或者把原來的題目隨便改一改”。
除了實時命題時間緊,趙昌漢還提到考試命題專業性的問題。
“出于保密的目的,無論哪種試題出臺方式,試卷合成與組織者都是研究生部門的工作人員。”他表示,這些工作人員不可能具備各個專業方向的知識,這樣他們難以具備審核所有試題的能力,“如果題庫不夠或者抽取后不仔細校對,題庫合成的試卷也會出現重復率高的問題”。
專家:不能把命題當“臨時任務”
“專業的事要交給專業的人做。”中國教育學會教育統計與測量分會理事長張敏強對與命題專業性深有感受,出題本身就是一門科學,但是“現在誰把命題當成科學呢?試題要有難度、區分度,各種要求,但我們命題有時會出現讓幾個人湊一下的情況”。
他指出,現在學校有了自主命題權,但是自主命題是個“風險活兒”、技術活,但當前考試命題管理模式并沒有匹配跟上。
“學校研究生招生要按照各自需求考核,按道理自主命題是對的,因為要找到合適的人,不能用一套試卷測試所有人。”他向澎湃新聞表示,但是現在品種太多 ,有些學校里有700種方向的學科,要出700套題,這意味著出錯的可能性越大。
因此,他建議,要形成一套方法,培養一支隊伍,重視命題,“把考試命題工作當作做科學、學問來做,而不是“臨時的任務”。張敏強表示,對比美國的全國性考試,往往會有權威的第三方的專業機構來負責考題考卷。
對此,趙昌漢也指出,試題命題人員應該經過測試學的培訓,必須給予足夠時間,堅持集體命題,加強保密工作,同時,各個高校研究生管理者的服務水平有待提高,應加強與專業命題單位的合作。
除此之外,針對根據屬地原則各考生分散考試等情況,涉及的試卷印刷、分發引發的泄題、試卷錯印等問題,張敏強則建議通過技術手段解決,減少人工操作。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