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0月,中國人民志愿軍跨過鴨綠江浴血奮戰,他們絕不退縮、敢于斗爭,在烽火硝煙中書寫了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11月17日,根據抗美援朝真實事件改編的微電影《山谷回聲》,在濟南市長清區孝里鎮啟動...
1950年10月,中國人民志愿軍跨過鴨綠江浴血奮戰,他們絕不退縮、敢于斗爭,在烽火硝煙中書寫了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11月17日,根據抗美援朝真實事件改編的微電影《山谷回聲》,在濟南市長清區孝里鎮啟動籌拍,隨著現場布景工作的開展,影片已正式從電影籌劃階段轉向電影布景階段。
微電影《山谷回聲》以抗美援朝戰爭期間飛虎山戰役為背景,講述在1950年11月,一支志愿軍小隊在行進過程中,意外救助了一名攜帶重要情報的偵查員,并且在偵查員的最新情報協助下,志愿軍及時調整戰略,為后方志愿軍主力部隊的部署爭取了時間。再現了志愿軍團結一心、英勇無畏的英雄形象,謳歌前仆后繼的抗美援朝精神。
該片由山東藝術學院戲劇學院2024級戲劇學院編劇藝術專業研究生陳藝楠擔任導演并組織成立攝制團隊,陳冠銘擔任編劇,張安琦擔任制片人。作為研究生階段的第一次專業實踐活動,這不僅是一次業務能力的鍛煉,更是一次大型的思政課學習。主創人員們在前期籌劃階段翻閱了大量相關史實資料,在劇本創作、場景搭建、道具選擇等各個階段傾注心血,從細節著眼,力求重現最真實的戰爭場景,歌頌先輩們用血肉之軀鑄就的光輝歷史。
據悉,本次影片攝制團隊成員來自山東藝術學院戲劇學院、電影學院、傳媒學院3個學院8個專業,團隊成員三十余人,在這場生動、深刻的思政課中,同學們集思廣益,在感受著偉大崇高的抗美援朝精神的同時,也在齊心協力的團隊協作提升了專業技能。
在面對如何還原先輩們作戰時戰斗場景等問題時,導演陳藝楠說:“這是我第四次擔任導演的作品,但是嘗試戰爭題材作品創作,這是第一次。盡管我們在時間上離這場戰爭有些遙遠,但在場景搭建、細節打磨等方面,我們也在盡最大努力嘗試,比如我們從一些文學作品、影像資料、影視作品中尋找靈感,不斷完善作品。”
在影片的前期準備工作中,劇組各部門成員都遇到了不同程度的難題,但也在實踐過程中收獲了很多,戲劇學院2024級廣播電視藝術專業研究生、影片執行導演袁泉說:“之前都是擔任攝像的工作,這是我第一次擔任執行導演的工作。執行導演就像是一個樞紐,它實現著從想法到實踐的落地,體現著大局意識。一方面,我們要從大的時代背景下,挖掘更多關于抗美援朝的史實資料,另一方面,在劇組工作中,也不能只關注一件事,而要從全局著眼,匯集并協調團隊各部門的想法,確保在最終拍攝時達成一致。”
據了解,微電影《山谷回聲》將于11月30日在濟南市長清區孝里鎮正式開機拍攝。目前,影片的拍攝團隊已經完成了前期的籌備工作,包括場景搭建、道具準備以及演員選拔等。主創人員們正在緊張地進行劇本打磨和排練,力求在開機后能夠迅速進入狀態,為觀眾呈現最完美的表演。
(來源:山東藝術學院)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