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2000年,他們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千禧一代”。2018年開學季,“00后”成為大一新生的主力軍。
中國在2001年12月加入WTO,“00后”的成長覆蓋中國的WTO周期,這讓他們更有國際視野,也更“開放”。同時,“00后”成長在互聯網普及化的時代,互聯網對他們來說,就像空氣與水一樣,是生活的必需品。
“00后”的父母,大多數是70后,正是現在中國中產的主要組成部分,他們也有足夠的經濟實力去支持“00后”按自己的興趣去選擇。
如今,“00后”已全面“上線”。澎湃新聞采訪了20個“00后”,請他們對20個問題進行了“同題問答”,從他們形形色色的答案中,我們能感受到“00后”比前輩們更天馬行空,也更具創造性。可以說,“00后”帶來了一種新的文化。
人物小傳
姓名:劉晴雯
性別:女
生日:2001.9.14
中學:山東嘉祥一中
大學:復旦大學
專業:技術科學實驗班
特點:有喜歡的偶像并為之努力
復旦大學錄取通知書
復旦大學3747名2018級本科新生中,“00后”新生占76%,年齡最大的生于1987年,年齡最小的生于2003年。
生于2001年的劉晴雯便是今年的1/3747。這位典型的“00后”,性格很像一個“假小子”,留著短發,她也對一年者坦言:“想試試去當兵。”
自稱“肥宅”,希望去當兵改變內向性格
母親是小學語文老師,父親在職業高中教機電專業。劉晴雯的母親告訴澎湃新聞:“晴雯是一個勤奮、努力又聰明的孩子。”父母很少過問她的學習,在劉晴雯看來,父母的職業對她是一種“高壓”。高中三年,劉晴雯的總成績始終維持在年級前二十,還獲得了省三好學生的榮譽。劉晴雯說:“一旦退步,我會煩躁和自責很長一段時間,所以必須更加努力,穩定我的成績。”
劉晴雯戴著一副500多度的黑框眼鏡,留著一頭清爽的短發。高三班主任楊老師說:“劉晴雯的性格像一個男孩子,不拘小節。”
“作為一個不善交際的‘肥宅’,我從五年級就開始戴眼鏡,初二時患有頸椎病,現在走路還有些彎腰駝背,對我來說雖談不上是困擾,但我希望能瘦下來。”劉晴雯告訴澎湃新聞:“我想試試去當兵,一方面想改改我內向的性格,另一方面我想吃點苦。”
對于劉晴雯想參軍的想法,劉晴雯的媽媽表示支持:“參軍是光榮的,而且孩子性格不夠開朗活潑,需要鍛煉。希望孩子在各方面都能優秀一些。”除了打算提升外在,在之后的大學生活里,劉晴雯還有繼續深造,考碩士博士的想法。
理性“追星”,偶像更像是遠距離的信仰
“MC”“應援”“黑火黑火”……劉晴雯在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不斷拋出各種“飯圈(編者注:粉絲圈子的簡稱)”名詞。
劉晴雯出生在山東濟寧的一個小縣城里,2013年開始接觸到“飯圈文化”,從最初的韓國明星鄭秀妍到現在的中國女團SNH48李藝彤,“我感覺我在和她們一起成長。”
今年7月16日,劉晴雯收到了復旦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她說,“我離‘飯圈’又近了一步。我打算開學后到離學校不遠的劇場里,看一場偶像李藝彤現場版的公開演出。”
從初二開始,劉晴雯有了自己的明星偶像,對她而言,偶像更像是一種遠距離的信仰。劉晴雯說:“備戰高考的那段時間,我晚上10點回到家后,就不再做與學習有關的事了,打開手機,習慣性地刷一下偶像李藝彤的微博,看半個小時的公開演出視頻,感覺一天的學習壓力都消失了。”劉晴雯在“應援”偶像上是較理性的。她告訴澎湃新聞:“當時我的偶像‘黑火黑火(編者注:指被觀眾越噴越火,越噴人氣越高)’的,可我沒去過現場,更沒投入過金錢和過多個人精力。對我而言,看到喜歡的偶像在我簡單的參與中一點點成長,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
得知被復旦大學錄取后,劉晴雯非常開心,說她的追星之路又近了一步,她打算開學后到離學校不遠的劇場里看一場現場版的公演。“以前是沒機會,現在我要去pick我的偶像,現場應援!”像“pick”、“應援”這樣的網絡用語,已經成了劉晴雯“混圈”的必備詞匯。
中南民族大學美術學院2017級輔導員劉寧告訴澎湃新聞:“追星是一件正常的事。每個年代的人都有追星的訴求,只是追星的形式不同,像70年代的人追軍人,80年代的人追港臺歌星,00后成長在網絡時代,信息比以往更暢通,更新速度更快,形成新的追星文化很正常,形式也自然更多元化。”
【00后20問同題速答】
1. 被稱為“00后”或是“千禧一代”,你的態度是什么?用三個形容詞來自我評價一下你們這一代人。
劉晴雯:會比較平淡地接受這個稱謂吧,因為在我看來,只能從“千禧一代”的標簽上感受到年輕。如果一定要用三個形容詞的話:創新、開放、互聯網。
2. 對于60后、70后、80后、90后,如果也讓你們用三個形容詞去形容他們,會是什么?
劉晴雯:60、70后工作狂, 80后倡導平等 ,90后哈韓哈日。
3. 有沒有偶像,為什么將他/她作為偶像?
劉晴雯:明星李藝彤,我覺得她長得好看,非常有趣,還有少年感,關鍵的一點,她很照顧自己的粉絲。
4. 有什么興趣愛好?
劉晴雯:作為一個“肥宅”,喜歡上網和素描,不喜歡體育運動,因為出汗是一件令人痛苦的事。
5. 有手機么?幾歲擁有自己的第一部手機?最常用的視頻軟件、聊天軟件和新聞應用軟件分別是什么?
劉晴雯:12歲時擁有了人生中的第一部手機,拿到手機后非常開心。 裝得最多的是微博,用來關注熱點和追星。最常用視頻軟件——嗶哩嗶哩,看明星的公演和原創視頻;最常用聊天軟件——QQ,和朋友與同學聯系;最常用的新聞軟件——澎湃新聞,備考時用來發現新聞素材。
6. 上大學前是否出過國,進入大學后是否有出國交流交換的打算?
劉晴雯:至今沒有出過國,不過有去歐美國家交流的打算。
7. 和父母的關系如何,有兄弟姐妹么,原生家庭對你有什么影響?
劉晴雯:和父母關系不錯,家里事無巨細都由父母包辦,什么都不用愁。我有一個11歲的妹妹,平時會有小摩擦,不過,畢竟是姐姐,要有擔當,暑假里我常接送她到補習班。
原生家庭對我的影響還蠻大的,在我記憶里,從小我爸脾氣就“易燃易爆”,以至于我總是膽小,在別人面前不敢表現自己,很怯場。而我媽是一個說一不二的人,我一直留著短發,喜歡偏男性的衣服,可從小大到衣服都是媽媽買的,我一點選擇權都沒有,也和她爭辯過,我媽放下狠話:“你要穿男孩子的衣服,我就不認你這個女兒。”所以,我希望能有自己的選擇權。
8. 為大學生活購買了哪些裝備,父母或親友送了你什么入學禮物,你最想要什么入學禮物?
劉晴雯:我的專業是“技術科學實驗班”,將來想從事計算機方面的工作,必不可少的就是一臺筆記本電腦了。
一個遠方的表哥送了我一塊手表當作入學禮物。
我其實想要一個拍立得,我不喜歡自拍,但是我用來記錄生活。
9. 大學生活費每月準備了多少,該不該向父母要生活費?
劉晴雯:我爸說,第一年每個月給2000元的生活費,讓我先用著,不夠再添。 在現有情況下,我只能向父母要生活費,有想過經濟獨立,也打算上大學后,做家教賺錢。我預估每個月會花1800元,我父母倒對我沒什么要求,我會爭取拿獎學金。
10. 對于大學專業是否滿意,有沒有轉專業和讀雙學位的計劃?
劉晴雯:對專業滿意,沒有轉專業的計劃,但有想法讀雙學位。
11. 對于大學宿舍條件和室友分配有哪些期望?
劉晴雯:希望宿舍有空調,有獨衛,最好是有個陽臺。希望舍友都比較活潑,好相處,不矯情。
12. 如今整容很流行,有些男生也化妝,你會考慮在大學里改變個人的形象嗎?
劉晴雯:不考慮整容,減肥可以考慮。
13. 在大學里想做哪些事,如果按重要性排序,排前三的是什么?
劉晴雯:想結交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摸索出自己的職業規劃和目標;掌握好自己的專業知識。
14. 會在大學里交男朋友嗎?
劉晴雯:會,希望對方溫柔。
15. 想參加什么樣的大學社團?
劉晴雯:從初二開始就患有頸椎病,又懶得動,希望能參與到太極等修身養性的社團里,改改自己的壞毛病。
16. 你心目中大學里好老師的樣子,需要具備哪些特點?
劉晴雯:幽默風趣,課堂十分充實,能跟學生多交流,不擺架子。
17. 你會如何處理和老師、同學等的人際關系?
劉晴雯:對老師要恭敬,有禮貌。同學之間坦誠。
18. 大學期間考慮創業嗎,大學畢業后會選擇先就業,還是繼續深造?
劉晴雯:不考慮創業,想繼續讀研。首選城市北上廣,就業可能得讀完博士之后。
19. 是否認可“讀書無用論”?
劉晴雯:不認可,讀書是絕大數人從小城市到大城市的機會。
20. 你希望從大學獲得什么?
劉晴雯:培養能力與素養,能在社會有立足之地,找個自己愛的人,平平安安過一生。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