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上午,山東大學首屆校園馬拉松邀請賽在青島校區舉辦,本次賽事主題為“樂跑山海,健體圖強”。校長李術才出席開幕式并致辭。次日上午,西湖大學第二屆校園馬拉松在云谷校區拉開帷幕。在兩校馬拉...
10月12日上午,山東大學首屆校園馬拉松邀請賽在青島校區舉辦,本次賽事主題為“樂跑山海,健體圖強”。校長李術才出席開幕式并致辭。次日上午,西湖大學第二屆校園馬拉松在云谷校區拉開帷幕。在兩校馬拉松開幕式上,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與山東大學校長李術才互相通過視頻致辭,并聯合發出倡議,邀請全國大學生一起跑步健體。
10月12日上午舉行的山東大學首屆校園馬拉松邀請賽,山東大學一校三地師生、校友,來自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開大學、武漢大學、中國海洋大學、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山東科技大學、青島大學、青島科技大學學生等近2000人參加比賽。
山東大學校長李術才在致辭中說,舉辦校園馬拉松比賽,是深入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進“五育并舉”的生動實踐。山東大學將秉持“學在山大、快樂成長”理念,積極營造“人人愛運動、無處不體育”的氛圍,帶領同學們在磨礪中壯筋骨、長見識、強意志。希望同學們在跑步鍛煉中砥礪“持之以恒”的韌勁,涵養“追求卓越”的精神,練就勇擔使命的“硬脊梁、鐵肩膀”,奮力跑好人生的馬拉松,早日成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棟梁之才。
施一公在致辭中分享了自己多年來堅持跑步的心得體會,他說,跑步能夠強健體魄,保持活力,能沉淀心緒,磨練意志,是一種受益終身的生活方式,是自己與自己的心靈對話。希望山東大學和西湖大學以此次舉辦校園馬拉松比賽為契機,畫出“牽手向未來”的新的起跑線,希望同學們將體育精神植入基因,跑出無悔青春,跑出怒放人生,跑出新一代中國青年的昂揚風貌,在理想之路上與志同道合的人并肩奔跑。
在10月13日西湖大學舉行的第二屆校園馬拉松開幕式上,施一公與李術才聯合發出倡議,邀請全國大學生一起跑步。
上圖為西湖大學第二屆馬拉松開幕式上,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視頻致辭截圖。
上圖為西湖大學第二屆馬拉松開幕式上,山東大學李術才視頻致辭截圖。
山東大學首屆馬拉松邀請賽,在出席開幕式的嘉賓的共同發令鳴笛聲中,比賽正式開始。
在山東大學首屆馬拉松邀請賽上,運動員們奔跑在秋意盎然、丹桂飄香的山東大學校園內,用腳步丈量美麗的校園,共同奔赴一場酣暢淋漓的校園馬拉松盛會,沿途經過博物館、體育館、曦園餐廳等校區標志性建筑與景觀,在山東大學123年歷史文化與運動員蓬勃朝氣的交融碰撞中,呈現一場別具特色的體育盛宴。
據介紹,山東大學首屆馬拉松邀請賽采用套圈馬拉松的形式,設置半程馬拉松(約21公里)、四分之一程馬拉松(約10公里)、迷你馬拉松(5公里)三個項目,每個項目分別設置男子/女子兩個組別。
經過激烈比拼,山東大學體育學院2021級學生李勇杰以1小時12分56秒的成績獲得男子半程馬拉松冠軍,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2022級學生許涵、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2024級學生林玉德分獲第二、三名。在女子半程馬拉松中,山東大學經濟學院2022級學生李穎杰以1小時39分24秒率先沖線奪冠,北京大學藥學院2023級學生陳妍、武漢大學城市設計學院2022級學生黃樂水分獲第二、三名。李術才、王君松、山東大學校長助理、青島校區黨工委書記邢占軍分別為半程馬拉松男子組、女子組冠、亞、季軍頒獎。
山東大學體育學院2022級學生董爍以36分39秒的成績獲得男子四分之一程馬拉松冠軍,山東大學電氣工程學院2024級學生付浩、山東大學2009級校友張宜飛分獲第二、三名。山東大學體育學院2021級學生王慧以45分46秒的成績獲女子四分之一程馬拉松冠軍,山東大學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2021級學生吳藝瑄、山東大學新聞傳播學院2022級學生王佳慧分獲第二、三名。山東大學青島校友會會長肖黎、青島校區副校長周加強、青島校區黨工委副書記張海波分別為四分之一程馬拉松男子組、女子組冠、亞、季軍頒獎。
賽前,山東大學龍獅協會,山東大學法學院、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的同學們獻上了精彩的舞獅和團體操表演。
山東大學2001級校友、2000年悉尼奧運會舉重冠軍林偉寧,2011級校友、2021年全運會競走冠軍邊通達參加活動;山東大學有關職能部門、學院相關負責人參加活動。
(來源:山東大學 文/趙玉潔 崔鈺璇 王欣然 圖/劉怡康 劉璇 李江波 等 部分文字及視頻截圖來自西湖大學)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