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體育學院“筑夢向未來,山體青年行”體育助力鄉村振興社會實踐團的青年學生在指導教師孫姚佳代和朱鵬的帶領下在淄博市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通過參觀學習、訪談交流、志愿服務等活...
近日,山東體育學院“筑夢向未來,山體青年行”體育助力鄉村振興社會實踐團的青年學生在指導教師孫姚佳代和朱鵬的帶領下在淄博市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通過參觀學習、訪談交流、志愿服務等活動,青年學生在社會課堂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讓青春在火熱實踐中磨礪成長、綻放光芒。
圖為指導教師孫姚佳代和團隊成員們一起在淄博歷史展覽館中參觀學習
圖為團隊成員們在唐家莊紅色紀念館參觀學習
圖為團隊成員在唐家莊紅色紀念館的留言簿上寫下承諾并簽字
銘記光輝歷史,賡續紅色血脈。在淄博歷史展覽館,團隊成員們依次參觀學習了淄博概況、古代淄博、近代風云、崢嶸歲月、嶄新紀元、改革開放和淄博榮耀等7個部分的內容。團隊成員們詳細了解淄博概況,感受淄博厚重歷史文化底蘊的同時,在珍貴的抗戰史料文物前一同駐足,認真閱讀觀看。革命先烈身上所體現的偉大抗戰精神激勵和鼓舞著團隊的每一名青年。在位于淄博市傅家鎮唐家村的唐家莊紅色紀念館中,講解員向團隊成員們詳細講述了唐家村村民參加抗戰、反對外來侵略的光輝歷史,以及出生于唐家村的劉佐、張同新、鄒光榮等革命先輩們的革命事跡,團隊成員們在認真參觀聆聽后,莊重地在紀念館留言簿上寫下“傳承紅色基因,貢獻青春力量”的承諾和自己的名字,以表達自己對革命先輩們深深的崇敬之情。
圖為團隊成員們在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館參觀陶瓷制品
圖為團隊成員在齊文化博物館參觀學習
圖為團隊成員在足球博物館參觀學習
圖為指導教師孫姚佳代與手繡鞠制作技藝傳承人杜少霞老師交流
圖為團隊在蒲松齡紀念館參觀學習
堅定文化自信,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館,團隊成員們共同欣賞了素有“黑如漆、硬如瓷、聲如磐、薄如殼”之稱的蛋殼陶高柄杯,并有幸一睹作為鎮館之寶的青釉蓮花尊和戰國琉璃珠的風采。同學們仿佛穿越了時空、親身感受到了淄博古代燦爛的陶瓷文化和精湛的琉璃制作技藝。“紫光金杯”、“中華龍國宴瓷”和“和諧五洲壺”等陶瓷制品見證了“淄博陶瓷 當代國窯”的形象品牌建立;“雞油黃編鐘”、“國宴天鵝”和“琉璃駱駝”等一件件制作精美的琉璃制品“訴說”著淄博琉璃走向世界的過程,讓團隊成員們始終沉浸在陶風琉韻之中。走進位于淄博市臨淄區的齊文化博物館,團隊成員們會不時地與來自全國各地以及世界各地的研學團隊相遇,大家一同參觀齊文化歷史陳列,感受泱泱齊風的獨特魅力,接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
在與齊文化博物館相鄰的足球博物館,團隊成員們不僅詳細了解了蹴鞠在臨淄區的誕生過程、蹴鞠文化從古至今的發展歷程,還與手繡鞠制作技藝傳承人杜少霞老師進行了訪談交流。在杜少霞老師身后,一排木制櫥柜中琳瑯滿目的手繡蹴鞠作品讓同學們目不暇接。杜少霞老師耐心地從櫥柜中取下一顆顆手繡蹴鞠,放到大家的面前和手中,讓團隊成員們能夠在親手接觸作品的同時,細致地了解每件作品的創作構思和寓意。整個過程中,團隊成員們深切地體會到了臨淄區作為世界足球起源地,對蹴鞠文化的弘揚與傳承。走進座落在淄川區洪山鎮蒲家莊的蒲松齡紀念館,團隊成員們參觀了蒲松齡畫像,蒲松齡先生的手稿和印章,以及館內陳列的相關歷史文物,在實地參觀的過程中詳細了解“世界短篇小說之王”蒲松齡先生的生平事跡,重溫蒲松齡先生所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感悟聊齋文化的豐富內涵以及進一步傳承和發揚聊齋文化的積極意義。
圖為團隊的青年學生在淄博市張店區泰和養老院開展志愿服務工作
圖為團隊成員在淄博市臨淄區雪宮街道雪宮社區參與手工作品的制作
圖為團隊成員制作完成的手工作品
圖為團隊成員在淄博市臨淄區雪宮街道雪宮社區參與聽老兵講故事、向老兵贈送自己親手制作的手工作品和手抄報作品的活動
圖為團隊成員在淄博市臨淄區雪宮街道雪宮社區參與防溺水宣傳活動
展現青春風采,開展志愿服務活動作貢獻。團隊的青年學生們前往淄博市張店區的泰和養老院開展志愿服務工作。在養老院的老人居住區,團隊成員們手腳輕盈、動作迅速、分工明確,有的手持抹布,認真擦拭各個房間的桌子、椅子和走廊靠墻扶手;有的手拉拖把桶、手握拖把,用心地將院區走廊拖凈;還有的拿著掃帚和簸箕細致地清掃地面上的碎屑垃圾;同學們在共同協助養老院的工作人員清潔院內衛生的同時,盡量避免影響老人們的活動和休息,為居住在院的老人們提供一個衛生、干凈、整潔的生活環境。在淄博市臨淄區雪宮街道雪宮社區,團隊成員積極聯系當地社區,在社區工作人員的統一安排和指導下,開展了聽老兵講故事、向老兵贈送自己親手制作的手工作品和手抄報作品的活動,協助社區工作人員組織開展防溺水宣傳活動等豐富多彩的志愿服務活動,以滿足社區居民的美好生活需要。
通過此次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同學們紛紛表示: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彌足珍貴,要倍加珍惜;身為中華兒女,要堅定文化自信,立志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者和弘揚者;作為新時代青年學生,要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情懷,努力學好專業文化知識,增強自身能力本領,爭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要砥礪強國之志,將愛國之情化為報國之行,奮力書寫為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的青春篇章。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