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是追求個性和充滿創意的一代,這些年輕人拍攝的畢業照往往也不落俗套。近日,在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一組畢業照引起了同學們驚嘆,10多名學生身著不同顏色、不同款式的漢服,拍攝了一組最美漢服畢業照,仿佛穿越了時空。
90后是追求個性和充滿創意的一代,這些年輕人拍攝的畢業照往往也不落俗套。近日,在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一組畢業照引起了同學們驚嘆,10多名學生身著不同顏色、不同款式的漢服,拍攝了一組最美漢服畢業照,仿佛穿越了時空。
據了解,同學們都是學校漢服社的成員。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是寧波高校中最早成立漢服社的,到明年即將10周年。該校很多學生對傳統文化感興趣,這一屆漢服社有成員100多人。社團每年都會組織大小型活動,大活動比如迎新晚會、花朝節的花朝集市;每周都有小活動比如自制發簪課,自刻印章,傳統文化知識講座,古代妝造課……
因為今年有3名學姐將畢業,她們都是社團的骨干。所以學弟學妹們邀請她們合拍這樣的一組有紀念意義的畢業照。
近年來在各地高校內,傳統文化、傳統服飾引起了很多學生的興趣。不過對于普通大眾來說,很多人還常常把漢服弄錯,甚至一些學生穿著漢服上街,會被一些市民誤以為是日本和服、韓國韓服等。
漢服不是漢朝的服飾,而是漢民族的傳統服飾,是通過千百年發展與演變而形成的明顯區別于其他民族的獨特服飾體系。每個朝代的漢服都會有不同的特點,但不論是漢唐還是魏晉,不同風格的漢服都是這一體系的一部分。萬變不離其宗,漢服的典型特征包括:交領、右衽、系帶、寬袖等。而交領右衽是漢服貫穿始終的靈魂所在。
漢服文化濃縮了中華的悠久文化,包括衣裳、首服、發式、面飾、鞋履、配飾等共同組合的整體衣冠系統,包括了華夏文化的紡織、蠟染、夾纈、錦繡等杰出工藝和美學,傳承了30多項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體現了錦繡中華、衣冠上國、禮儀之邦的美譽。在清朝時,因為統治者“剃發易服”的政策,漢服發展中斷了。但是漢服的一些元素特征在道教、佛教以及一些少數民族的服飾中保留了下來。
由于古代中原王朝的強勢文化地位,影響了周邊很多的國家,像日本、韓國、越南的民族服飾都多多少少受到了漢服的影響,他們的民族服飾至今仍然在國民日常生活中發揮重要作用。比如大伙在電視里常能看到,日本韓國人雖然在工作中穿著現代服裝,但是在一些傳統節日或者重要場合,國民常常會穿著傳統服裝,以示莊重。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