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北大畢業的全嘻嘻采訪上野千鶴子時,憑借一句“不結婚,是因為被男人傷害過嗎”引得全網眾嘲,人設翻車,在對待親密關系上她認為“不生這個孩子,老公一定會出軌”的觀點更是相當炸裂的存在。
前有北大全嘻嘻,后有清華張小年,真是物化女性界的臥龍與鳳雛。
去年,北大畢業的全嘻嘻采訪上野千鶴子時,憑借一句“不結婚,是因為被男人傷害過嗎”引得全網眾嘲,人設翻車,在對待親密關系上她認為“不生這個孩子,老公一定會出軌”的觀點更是相當炸裂的存在。
本以為有全嘻嘻這樣的恰女性主義飯的博主翻車后,兩性話題應該能消停會,但沒想到,畢業于清華的張小年卻出來搞事情了。
在物化女性方面上,全嘻嘻如果是臥龍,張小年一定是鳳雛。
前不久,張小年發布了一條名為《戀愛三周年紀念日,我帶男朋友去捐精了》的視頻。
乍眼一看,以為是一些正向科普意義捐精vlog,結果點進去一看,頭皮發麻。
首先,張小年的開場就是“我婚還沒結,我的老公就要去跟別的女人生孩子了。”十分有引流的噱頭。
她得知男友要去捐精后,第一反應竟然是“肥水流了外人田”。
之后,她男友坐過來,一番大道理輸出,“高尚的公益活動”“可以升華個人價值,拯救家庭,甚至繁榮一個民族,和諧一個社會”“我是為國家做貢獻”。
當然更重要的還是后半段,有5150元的捐精補貼和價值1500元的體檢。這個才是重點,即便精子不合格,也能白嫖個體檢回來當婚前體檢。
聽完男友的話,張小年立馬說,那你都給人家了,我們家用什么?
男友還“大義凜然”道,我們是繁榮一個民族重要還是你們家那幾天重要?
這種高高在上的驕傲感,好像全國就只有他一個高質量男性符合捐精條件那樣。
之后,兩人還在視頻中公然打擦邊球,男友開玩笑讓張小年準備好自己的小短片給自己捐精的時候用,表示這也是間接支持國家繁榮。
張小年接話,對,我在支持獨立女性。
對于男友的捐精“壯舉”,張小年直夸是“沒有瑕疵的女性主義者,讓很多獨立女性擁有選擇權”“一開始阻止老公捐精,我真是太自私了”。
于是,兩人還專門拍了視頻準備錄制捐精過程,哎,沒想到,捐精失敗了。
他們總結就是醫生服務態度不好。
甚至在發布視頻的簡介中也是這般寫道:“沒想到男朋友捐精路上最大的絆腳石既不是我也不是精子質量,而是精子庫毫無專業精神和工作勁頭的工作人員。”
一句話,直接上升到了“醫鬧”局面。
但事情真如同他們說的那樣嗎?視頻中,醫生只是十分淡定地說“干啥的”“外面坐一下,把身份證件什么的準備好”。
可這種“淡定”,在他兩人眼里看來就是“不熱情”“冒犯”。
也是,兩人是抱著來“拯救女性,繁榮民族”的心態來的耶,理應是受到紅地毯、滿廊鮮花的熱情接待,結果人家只是當他是普通的捐精市民。
心態崩了,男友直接發飆。
而張小年還為男友托底,“我們是來奉獻愛心的,為什么要被這樣對待呢?”
這瞬間引來了眾多網友的批評,有網友表示:“醫生態度沒有什么問題啊,人家都是按正常流程操作,是你們先發的彪,先挑事,你們不占理還要試圖網暴當值醫生?清華出來的被捧慣了吧?”
一個自詡清華畢業、年薪百萬的獨立女性卻憑借一條視頻讓網友看到了她愚昧、偏見、自帶優越的真實底色。
雖然接受了新時代的教育,卻仍舊有著舊時代的思想殘留,她會脫口而出“人類精子庫和醫療美容,是獨立女性的兩大救星”這種飽含偏見的話,在她眼里,獨立女性就是只能靠皮囊和生孩子的那種可憐人。
靠外貌和生孩子兩點去衍生出的所謂獨立女性,從來不是正向的女性主義,反而是男性凝視下的女性獨立,是觀念錯位和混淆,也是對獨立女性價值的認知偏差。
但她不知道的是,北醫三院的整形外科是致力于解決各種疑難雜癥,比如唇腭裂、先天畸形等問題,它是服務于有治療需求,恢復正常生活的患者。
而且,精子庫一直以來都不是對未婚獨立女性開放的,只有已婚、持有不育不孕證明的夫妻才能去申請,所以,捐獻精子其實是幫助那少部分由于男性弱精或者無精的不孕不育家庭。
還真不是他們所想象的“獨立女性”。
他兩能在視頻前半段巴拉巴拉那些話,自曝了兩人的無知且自大。
事情發酵后,張小年還在社交平臺陰陽怪氣地回應“和我的屎尿屁屬性完全契合”,也不知道這是在膈應誰。
關于獨立女性的話題,我想起了上野千鶴子曾說,“我心目中的女性主義是追求自由的思想,只要自由自在地活著,怎么樣都可以。所謂自由就是有選項。你們結婚生子。那也不是受人強迫,而是自己選擇的,所以是自由的,對于女性來說有選項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如果是思想獨立,一定是對自己保持誠實,要過一種自己滿意,自己認可的人生。”
但如今看著一位又一位所謂的高知女性博主接連翻車,只能說,國內女性主義的發展道路道阻且長。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