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開學日,北京市科協組成“科學家精神宣講團”走進北京多所中小學校。
“高科技武器也有弱點,人的勇敢也是戰斗力。”空軍指揮學院教授陳洪說道。9月1日開學日,北京市科協組成“科學家精神宣講團”走進北京多所中小學校,讓科學家精神課程進駐課堂。當天,陳洪走進北京中學西壩河校區,給學生帶來了題為《軍用飛機與戰斗機飛行員的生死一刻》的開學第一課,給學生們講述了中國空軍飛行員李峰的事跡,并希望學生們擔當起建設祖國,保衛祖國的重任。
空軍指揮學院教授陳洪給學生帶來題為《軍用飛機與戰斗機飛行員的生死一刻》的開學第一課。新京報記者 蘇季 攝
陳洪是空軍指揮學院教授,也是研究生導師和學科帶頭人、空軍首批高層次科技人才、學院十佳教員,獲解放軍三總部聯合頗發的“全軍院校教書育人”金獎、銀獎各一次。
“再好的武器也靠人操縱,只有人和武器結合,才是最大的戰斗力。”課堂上,陳洪以中國空軍飛行員李峰為例,講述了他憑借頑強的戰斗作風、過硬的心理品質和精湛的駕駛技術成功迫降的驚心動魄過程。
2009年3月7日,空軍飛行員李峰在駕駛殲-10進行正常飛行訓練時,在距機場54公里、離地1170米高度時飛機發動機停車失去動力。李峰沉著冷靜,在空中飛行1分44秒后安全迫降,成為成功處置國產單發新型戰機空中發動機停車故障、安全返航第一人。
“這樣的飛行要靠人的勇敢、沉著、精湛的技藝、良好的心理素質。”陳洪說道。
北京中學西壩河校區八年級一班學生林浩然表示,這個講座帶給他很大驚喜。“陳教授的課堂不僅僅是做科普,還為我們呈現了飛行員驚險的一面,他們看起來非常酷,但駕駛戰機也是非常驚險的。”
“今天陳教授給我們普及了航空航天的知識以及飛行員的品質,尤其是飛行員李峰在危急情況下,憑借自己精湛的技術和心理素質讓飛機成功迫降的事跡,聽到后熱血沸騰。”北京中學西壩河校區七年級一班學生昝嘉說。
記者了解到,為啟發青少年創新思想,培育科技報國的遠大理想,北京市科協舉辦了此次校園行活動,邀請由老科學家、科學家后人、相關研究專家、青年科技工作者等組成的“科學家精神宣講團”,將從9月1日起,分別走進北京多區近30所中小學校,講述科學家故事、科普知識、科研經歷等,引導孩子們傳承中國科學家精神。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