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海淀區花園路學區攜區域內中小學、幼兒園成立了“花young志愿團”。
新京報記者從北京市海淀區花園路學區獲悉,5月4日,該學區攜區域內中小學、幼兒園成立了“花young志愿團”。該志愿團由品牌化的“花young少年團”和“花young青年團”組成,花園路學區依托這一志愿服務平臺打通轄區中小學志愿服務的校際合作,打造轄區志愿服務品牌項目。今后,轄區內師生將依托這一平臺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并以一系列集印章的活動促進志愿服務系統化。
花園路學區“花young志愿團”成立。 受訪者供圖
依托各校志愿服務經驗打造學區級服務品牌
疫情期間在社區進行志愿服務、到地鐵十號線車站做志愿服務……記者從花園路學區了解到,在此次成立“花young志愿團”之前,該學區的中小學師生、幼兒園老師均有著豐富的志愿服務經歷。北京醫學院附屬中學校團委書記王心悅介紹,北醫附中志愿服務已經有十年的經驗,已經打造并形成志愿服務的品牌活動,活動前有培訓、指引和規范,活動后有總結……十年來,該校共完成服務項目100余項,服務時長累計近30000小時。
王心悅認為,志愿服務活動應該與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育人目標相結合,“不能讓雷鋒精神在孩子們心中‘三月來,四月走’,學校完善評價體系,培養學生們持之以恒的品質,在奉獻中學會擔當,在擔當中學會堅持。”
海淀區實驗小學九一分校的大隊輔導員王思雪分享了學校志愿服務的計劃和展望,她認為,志愿服務在讓周圍人感受到社會溫暖的同時,也體現了自身的價值,培養了現代青年的助人為樂、團結互助的高尚品德。
學生們展示志愿服務活動。 受訪者供圖
花園路街道黨工委書記高毅表示,成立“花young志愿團”的目的,就是要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以"奉獻愛心,共享和諧"為主題,小手拉大手,使更多的師生及其家庭成員成為良好社會風尚的倡導者、精神文明建設的實踐者。
會上,“花young志愿團”徽標點亮,志愿團各校將擁有統一的標志和印章。記者了解到,志愿團的徽標設計來自區域內的師生們,經過投票篩選形成。北航實驗學校中學部學生楊子漪介紹,“花young少年志愿團”徽標以盛放的花朵作為背景,圖案如同花朵,也如同冉冉升起的太陽,橙紅色體現志愿者的熱情熱心,黃色代表著青春活力。在“young”字母設計上添加了一只手,象征著志愿,代表著對他人的幫助。
北京醫科大學附屬小學教工團支部書記盧悅介紹了“花young青年志愿團”的徽標設計理念。“藍色波浪狀圓環”寓意著志愿者們像海洋一樣匯聚在一起,共同奉獻自己的愛心。兩個“小人”手牽手的形狀象征著志愿服務精神中的相互幫助和團結合作。記者注意到,在徽章上方還印制了“花園路”的拼音。
學區頒發各級徽章作為志愿評價體系的媒介
海淀區委教育工委書記王方表示, "花 young 志愿團”的成立進一步推動了海淀教育志愿服務工作,他希望各學校黨組織要借助這一平臺,著力發揮黨、團、隊的合力優勢,為共青團、少先隊工作提供引領和支撐。希望各校抓好教育契機,將志愿服務與日常教育相結合。
“教育無小事,志愿服務的每件事也許不大,但放在教育里就可能是影響孩子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樹立的大事,因此我們一定要打開視野、注重實際,持之以恒做好為黨育人工作。”王方說道。
現場展示志愿活動專屬印章。 受訪者供圖
花園路學區教育教學部副部長楊靚靚介紹,在征集志愿團徽標的同時,學區還征集了三類活動印章,分別是“京城四季”章4枚、“花園路地標”章4枚、“校標”章各校1枚,這些章將作為學區志愿評價體系的媒介。在接下來的志愿團活動中,學區將利用集章系列活動,充分調動學區內廣大黨員、共青團員、少先隊員的積極性,將志愿服務與學校日常黨團隊工作、德育工作、家校協作工作結合。
其中,當志愿者參加校級活動時,可以獲得“校標”章;學區也積極鼓勵校際間聯合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在校際活動時,學校之間可以交換蓋章;當志愿者參加學區級、街道組織的志愿服務活動時,可以獲得“花園路地標”章;當參加學區聯合街道開展或區級及以上級別活動時,可以獲得“京城四季”章。
啟動儀式當日,花園路街道團工委、海淀區團工委以及將組織志愿活動的轄區文化創意中心、養老照料中心等場所均存放了“京城四季”章、“地標”章,后續花園路學區還將把其他印章存放在相應開展活動的場所。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