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晚,一幕特殊的戲劇在北航學院路校區的晨興音樂廳展演。
為什么自己的人生開始向無序的方向發展?和身邊人發生沖突時應如何控制自己?11月6日晚,一幕特殊的戲劇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院路校區的晨興音樂廳上演。這是由北航師生一起創作并演出的原創多幕心理情景劇《邊緣救贖之超越沖突》,將青年經常會遇到的失眠、職業病等問題通過戲劇的形式表達出來,并給觀眾帶來心理教育。
學生演員在表演內心掙扎。 新京報記者李木易 攝
以學生身邊的事件為素材
“隔壁王叔叔的孩子今年要高考,我媽讓我幫他查一查分數線,還沒查呢!”“哎呀,凌晨一點了,不管了,再看一個小視頻吧。”“舍友今天見到我為什么沒打招呼?生我氣了嗎?”開場,舞臺上一個女孩在“床上”輾轉反側,旁邊的演員們演繹著她心中所想之事。這一夜,她失眠了。
隨著劇情推進,失眠者可能會想到的情景被一一演繹,其中包括同學們在生活、學習中可能和身邊人產生的沖突,比如面對叨擾的父親、強勢的母親……在展現困惑之余,主人公也試圖解決問題。
失眠女孩腦中的情景被展現在舞臺上。 新京報記者李木易 攝
“本次展現的故事是和學生深度交流后創作的,以發生在同學們身邊的事件為素材,將專業的心理學知識融入劇情。”北航積極心理體驗中心教師李衛華介紹,本此展演有四個小故事:失眠、輸入與輸出、獨立與依靠、職業病,主題是“沖突”,關注了學生們在學習、生活中何去何從的問題。
“比如拿第一個故事‘失眠’來說,這是青年學生當下常會出現的現象。深究其中的本質,是晚間神經皮層仍比較興奮,因焦慮而失眠,臨床醫學可能會開一些安定類的藥物,但首先要學會自我控制。”李衛華介紹,通過戲劇將一個失眠學生的內心活動放大化、產生共鳴,觀眾就會更了解失眠的原因,更主動地管理自己的睡眠。
舞臺劇讓心理學知識的傳播更有溫度、熱度
北航自2016年開始實施“校園心理劇”計劃,多次獲北京市心理情景劇一等獎,并演出《邊緣救贖》和《冷卻的微笑》兩部原創心理長劇,贏得廣泛認可。戲劇與心理學結合的實踐探索,被媒體譽為“最好的集體心理教育”。
舞臺上還原宿舍場景,貼近學生生活。 新京報記者李木易 攝
李衛華認為,對學生成長而言,用心理劇這種方式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有三方面意義。首先,參加創排本身就是一次團體心理輔導,師生們通過一起編寫劇本、組織排練,然后一起演出,彼此之間能夠加深了解,發現自我潛力。其次,參加心理劇演出有助于發現自己的隱藏人格,將沒有表現出來的一面通過戲劇表現出來,使人格更加完整。
李衛華進一步介紹,心理舞臺劇中植入了大量心理健康知識,通過生動演繹,使心理學知識的傳播更有溫度、熱度。“心理舞臺劇融入了戲劇治療技術,和普通戲劇的區別在于,心理舞臺劇更注重內在的感受,把人物的內心外化,盡可能地放大,使觀眾平時那些波瀾壯闊的、沒有被看見的內心感受能夠在舞臺上呈現。”李衛華認為,從欣賞、理解層面,心理舞臺劇對觀眾來說并沒有門檻,是以情感為基礎的一種教育和傳播。
“時代在變化,學生也在變化。作為心理教師,在咨詢室里、教學活動中,會發現每一代學生都會面臨新的議題。因此北航的心理舞臺劇每年會產生新的創作作品。”李衛華介紹,此次的展演從全校范圍內招募創作者、演員,到進行編排、比賽,持續了近一年的時間,此次展演的劇目長達120分鐘,從演員到幕后工作者達500人,未來將通過轉播的形式覆蓋更多觀眾。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