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傳“中國人民大學退出國際大學排名”引發關注。8日,記者就網傳信息進行了求證,從多個權威信源和知情人處得到證實。多位知情人表示,校方領導層已形成共識并做出決定。該決定符合我國教育發展方...
近日,網傳“中國人民大學退出國際大學排名”引發關注。8日,記者就網傳信息進行了求證,從多個權威信源和知情人處得到證實。多位知情人表示,校方領導層已形成共識并做出決定。該決定符合我國教育發展方向,也將成為趨勢。(據5月10日北晚在線)
排行榜的確是有些魔力的,與生俱來的從眾心態,讓人們傾向于依賴明晰簡化的排序信息,去做出判斷和選擇。尤其是當排行榜冠上了“國際”兩個字,就顯得格外高端大氣上檔次,作為國內排得上號的知名高校,加入排行榜未必一定是種榮耀,但是要決然地退出,的確是需要些勇氣的。因為,很容易就會被人說“沒實力”、“窩里橫”、“玩不起”。
但事實并非如此。乍一聽,“退出國際大學排名”像是一種逃避和撤退,而多數人都會認為,退后是可恥的,唯有進擊才是強者,但是,如果要以具體數據和論據說明,一所高校參與國際大學排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就會有種無從說起的感覺。
因為,所謂的國際大學排名榜,自身本來也缺乏絕對的科學性和權威性。多數都是研究機構、媒體甚至是企業,自建一套標準,然后根據大學提供的數據進行排名,而幾乎沒有任何一個排行榜敢于說自己絕對科學正確,甚至不少都存在“金元排名”、“文化歧視”的爭議。
其實,近年來,不少高校都因國際排名而被爭議困擾。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去年US NEWS發布2021年世界大學排行榜,曲阜師范大學數學系排名超過清華、北大,引發網友關注。因為在國內的知名度與這一排名距離過大,曲阜師范大學被網友“群嘲”,還招致了“利用規則漏洞‘灌水’”、“論文互刷引用”等質疑,明明數學也的確是該高校的特色學科,即便排名或許不盡科學,但師生們的努力完全被爭議所掩蓋,這排行榜上了還真不如不上!
但也正是這一事件,引發了人們對大學國際排名的關注和思考,更多人會去想,林林總總、國內國外的高校排行榜,含金量到底有多少?一所大學是否優秀,究竟應該用哪些標準去衡量,是教育質量還是論文數量,是人才口碑還是學術成果?
高等教育本來就是多元、復雜的,有一定歷史沿革和學術積淀的高校,必然各有其特色和發展路徑,一張排行榜,難以盡述,絕對會有片面之處。求學問道,鼓勵獨立思考,認真求證,不迷信權威觀點,不盲從既有學說,但排行榜體現的,就是最典型的“服從權威”、“盲從大眾”的心態。從這一意義上來說,高校被排名所綁架,才是不正常的。
辦學當然需要開放視野,但排行榜絕不是我們看世界的唯一窗口。中國人民大學退出國際排名,值得關注,但卻并不丟人,也不用大驚小怪,平常心看待即可。機構可以拉大學出來排名,大學當然可以選擇參與或不參與。不參與的,只要有足夠的自信和底氣,一樣可以辦出高質量的學校;繼續參與的,只要理性看待、去蕪存菁,摒棄功利思維,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將排行視為辦學發展的參考數據之一,而不是絕對的辦學標準,一樣可以在交流與碰撞中進步。
當然,中國人民大學的這一決心,也必然會引發教育界、學術界對于大學排名的再審視,希望在這一過程中,大學排行榜中存在的重理輕文、過度商業化、片面“國際化”、忽視人文內涵等問題,能夠得到正視,并推動建立具有權威性和專業性,兼顧國際視野和中國特色的高等教育排名體系,讓高等教育真正能夠百花齊放,良性競爭。
極目新聞評論員 屈旌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