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時代的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特征,80年代的學生,憨厚樸實,90后的學生,個性張揚,00后的學生,思想前衛,想法天馬星空,讓人覺得可愛又可氣...
每個時代的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特征,80年代的學生,憨厚樸實,90后的學生,個性張揚,00后的學生,思想前衛,想法天馬星空,讓人覺得可愛又可氣。
現在小學生喜歡新鮮事物,適應新鮮事物比較快,加上,小學生的思想不受條條框框限制,做出的事情,常常超出大人的想象,家長難以理解,最近,小學生奇葩的聊天方式火了,難度程度不輸“摩斯密碼”,一般人看不懂。
小學生的“奇葩”聊天模式
看著滿屏幕的標點符號,讓人一頭霧水,真是猜也猜不透,如果沒有旁邊的翻譯版本,或許沒有人能猜出來,家長更是看不懂,原來兩個小朋友是想要一起玩,標點符號玩出新花樣,小學生可挺有才。
不過,家長發現了,要及時制止,畢竟年齡小,沒有生活經驗,出門在外玩很容易發生危險,尤其是放假期間,家長要上班,沒有人看管,一旦出現危險,后果不堪設想。
看這兩個同學的頭像,感覺關系很親密,聊天記錄用了常用的字加表情,沒有上面的翻譯,還以為兩個人在斗圖,看了內容,竟然有早戀的苗頭,尤其是年級高一點的學生,異性相吸是本能反應,可超越了界限,發展成戀愛關系,可就不好了。
針對孩子這一情況,家長不要大聲呵斥制止,要和孩子講清楚友誼的界限,平日里多關心孩子,常和孩子溝通,趁早發現,早點解決,別影響到學習。
像這樣聊天的小學生大有人在,家人還以為孩子年齡小,不懂事,其實他們明白很多事,網絡時代的到來,讓小學生過早接觸很多超齡的東西,雖然不理解其中意思,但很容易當做樂趣模仿,這對孩子的身心健康影響極大。
但是,不用電子設備,孩子的一些學習作業不能完成,生活也很不方便,網絡這把“雙刃劍”應該怎么利用,才能讓影響降到最低?
家長該如何管理小學生使用網絡?
第一點:以身作則
小學生的思維模式比較簡單,主要以模仿為主,父母是孩子的榜樣,有一句老話說的很有道理,“有其父必有其子”,所以父母要做到以身作則,經常玩手機的父母,他們的孩子多半沉迷網絡,在虛擬世界中尋找存在感和成就感。
父母在陪伴孩子的時候,要盡量少玩手機,多和孩子聊聊天,一起看看書,或者一起做運動,有效的陪伴,能夠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利于學習成績的提升。
第二點:嚴格管理
很多家長溺愛孩子,不給玩手機,就躺地上打滾撒潑,甚至拿自己的生命威脅,無規矩不成方圓,教育孩子要趁早,不要等到自我意識成熟,再去嚴格管教,很容易激起叛逆心理,做出危險的事情。
在沒有得到允許的情況,使用網絡,要有一定的懲罰,孩子學習累了,想要放松,可以選擇到戶外做運動,或者培養孩子興趣愛好,都好過用網絡放松。
降低孩子對網絡的依賴,才能夠集中精神學習,但是,網絡既然是一把“雙刃劍”,那么也有一定的好處,只要合理使用,同樣有助于學習。
學生使用網絡的好處有哪些?
好處一:開拓視野
年紀越高,學生的業余時間就越少,如果一味的盯著書本,很容易成為學習的機器,網絡能夠讓孩子足不出戶看見大千世界,能夠查到需要的知識,開拓視野,豐富課外知識,有利于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鍛煉學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好處二:提高學習興趣
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年級越高,知識難度越大,學習起來比較枯燥乏味,有很多學生因為失去學習的興趣,導致成績直線下降,網絡的出現,能讓學生深入了解學習的意義,想要獲得更好更多的東西,讀書是唯一的捷徑。
好處三:促進個性化發展
社會在飛快發展,跟上時代的步伐,才可能成為時代需要的人才,想要發現這一變ó化,網絡是一個很好的平臺,看到不同行業的情況,心中會樹立起目標,有了目標就有了學習動力,成為新時代個性化人才,未來發展會越來越好。
無論是哪個階段的學生,家長都應該做好監督的工作,畢竟,學生沒有社會和生活的經驗,網絡信息良莠不齊,學生分辨不清,家長要適時引導,讓網絡的優勢發揮出來,同時降低對學生的不好影響。
以上就是這期要分享的內容,你還見過學生哪些有趣的聊天方式?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