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國教育部考試中心與英國文化教育協會聯合發布雅思、普思考試與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的對接研究結果,這標志著中國英語語言能力標準與國際考試接軌,可以幫助中國學生和成績使用者更好地了解國際...
今天,中國教育部考試中心與英國文化教育協會聯合發布雅思、普思考試與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的對接研究結果,這標志著中國英語語言能力標準與國際考試接軌,可以幫助中國學生和成績使用者更好地了解國際考試的要求及成績含義。
體現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的應用價值
根據雅思、普思考試與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的對接結果,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六級相當于雅思成績聽力6.5分、閱讀6分、口語6分、寫作6分,總成績6分。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的七級相當于普思成績聽力43分、閱讀46分、口語47分、寫作50分……
01
02
“雅思、普思都是強調溝通為本的考試,注重聽、說、讀、寫四項英語能力的考查,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同樣也以語言運用為導向,這為雙方的對接合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礎。”英國文化教育協會測評研發中心主任巴里·奧沙利文介紹,對接結果在多個方面都將體現積極意義,“中國的教育機構可根據學校和專業特點,參考國際交流中對英語考試成績的要求,參照對接結果和量表的具體能力描述,制定清晰的學生英語能力培養目標,并改進教材、教學方法和課堂教學活動設計;考生通過參照雅思、普思考試成績對應的聽說讀寫各項量表描述語,可準確了解自身優勢與不足,確定英語學習目標;招生或用人單位在招生或招聘員工時可根據機構自身需求,參照對接結果及量表的能力描述確定希望學生或員工達到的考試成績要求,合理選拔或評價人才。”
雅思考試,全稱為國際英語測試體系(International English Language Testing System,簡稱IELTS),是國際知名的英語標準化水平測試,可用于留學、移民及求職等用途的英語能力證明。雅思考試于1989年設立,在全球1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萬所院校機構得到認可,每年有超過300萬人次參加考試。普思考試(英文簡稱Aptis)是英國文化教育協會研發的一種創新型國際英語測試系統,面向教育機構、政府部門、企業等機構提供面向不同人群的靈活組合測試模塊,有針對性地滿足機構和個人的多樣化需求,成績可供學生或教師的英語語言能力評價、企業員工和求職者語言能力評估使用。
“雅思和普思考試與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的對接研究工作順利完成,體現了量表的應用價值,樹立了語言測試與量表對接研究規范,有助于探討不同地區英語學習者語言學習規律與學習模式,為教育開放做了一件大事,助力‘中國標準’走出去,為語言教育領域貢獻了中國智慧。”教育部考試中心副主任于涵表示。
量表是首個面向中國學習者的英語能力標準
為促進中國外語教育改革與發展,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熟練運用外語、通曉國際規則的新時代人才,國務院在《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中提出加強“外語能力測評體系建設”的明確要求。其中,研制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是外語能力測評體系建設的重要任務。
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是首個面向中國學習者的英語能力標準,于2018年2月由教育部、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正式發布,其英譯版于2018年12月1日正式發布。量表依據中國英語學習者能力的實證研究數據,同時充分考慮各學段的需求,將中國學習者的英語能力從低到高劃分為“基礎、提高和熟練”三個階段,共分九個等級。量表以語言運用為導向,構建了多層級的指標體系,對各等級的能力特征進行了全面、清晰、詳實的描述,為促進英語教、學、測的協調發展及多元評價提供支撐。
2016年12月6日,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和英國時任教育大臣賈斯汀·格林寧在上海舉辦的中英高級別人文交流機制大會上,簽署了《中英教育合作伙伴框架行動計劃》。其中提出,為了推動中英兩國英語能力標準的溝通銜接,兩國將合作開展多項英語考試與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的對接研究,并指定中國教育部考試中心和英國文化教育協會負責該合作研究的具體實施工作。雅思和普思考試與量表對接合作研究項目于2017年初正式啟動,歷時兩年順利完成。
“此項研究結果可以幫助中國學生和成績使用者更好地了解國際考試的要求及成績含義,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推動以評促學。我們期待與來自世界各國的教育文化機構開展更深入的合作,為中國英語學習者提供更為優質的教育和考試,共同推進中國的教育考試改革和發展。”于涵談到。
據介紹,在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的基礎上研發的英語能力等級考試正在推進中。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