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宣部、教育部等10部門印發《新時代職業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簡稱《綱要》),推動職業道德建設展現新氣象新作為。由濰坊工商職業學院副校長郭素森教授領銜的職業倫理教育研究團隊自2018年開始,...
近期,中宣部、教育部等10部門印發《新時代職業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簡稱《綱要》),推動職業道德建設展現新氣象新作為。由濰坊工商職業學院副校長郭素森教授領銜的職業倫理教育研究團隊自2018年開始,在山東海事職業學院、山東科技職業學院、山東化工職業學院、濰坊工商職業學院等學校開展的“職業倫理教育”課程試點,為新時代職業院校開展職業道德教育、服務職業道德建設蹚出一條新路。
錨定基礎理論和實踐問題
構建“三然”現代職業倫理理論框架
《綱要》要求“圍繞職業道德建設重要基礎理論和實踐問題加強研究,發揮各類社科基金示范引導作用,推出有價值的研究成果,為職業道德建設提供學理支撐”。
聚焦職業道德學理研究不足,相關教材和課程缺失的問題,團隊以馬克思主義倫理學為指導,以高等職業院校思想道德教育為主要研究內容,以課程實踐為載體,創新開展職業道德學理研究。在組織體系上,借助中國人民大學倫理學與道德建設研究中心、中國教科院科研處、中國礦業大學(北京)馬院等高端學術資源和濰柴、歌爾、徐工等頭部企業實踐案例資源,形成“理實合一、頂天立地、雙向奔赴”的研究優勢;在研究內容上,堅守中國倫理傳統,弘揚馬克思主義倫理觀,吸收西方優秀的倫理研究成果,構建了現代職業倫理理論框架;在研究方法上,既汲取西方哲學指導下的培育方法,又融匯傳統哲學指導下的中國智慧,通過中西方法的比較辨析,契合中國文化基因,讓學生宜學易做,蹚出了新時代職業倫理道德研究的新路子。
由此,以中國傳統倫理文化為根,以馬克思主義倫理學為本,以世界優秀倫理文化為借鑒,以濰柴等頭部企業職業道德建設案例為支撐,突出人本性、實踐性、抽象性和普遍性,對道德實踐問題進行普遍性、一般性歸納,對功利主義倫理思想實施解構,強化德性倫理學研究。團隊先后出版《齊魯文化與職場智慧》《職業倫理與人文關懷》《現代職業倫理新論》專著,撰寫學術論文8篇,為職業道德課程建設提供了學理支撐。
錨定生活經驗和社會熱點
構建“三生”職業道德教育課程體系
團隊以職業倫理學為理論根基,系統重構職業道德教育體系。在十幾個學期的試點中總結并完善了“生活性、實踐性、規律性、抽象性”職業道德教育理念。
課程體系以培育12 個職業核心品質為核心目標,每個核心品質為一章,其結構設計均以生活體驗為邏輯起點。
在課堂建設中,經過十幾個學期的探索完善,初步形成了“價值引領、思想鮮活、情境認知、心靈滋養”的特色。“價值引領”根植職場規律和學生心靈訴求,彰顯學習內容對未來職場的“有用度”,從意義認同升華為行動自覺;“思想鮮活”強調把深刻的理論內涵、宏大的時代主題轉化為學生可感、可知、可思、可行的鮮活體驗,做到理論的生活化、現實的貼近化、情感的共鳴化和實踐的主動化;“情境認知”指運用一首紅歌組織課堂,運用大量的我黨、我軍、我國短視頻案例資料,創設貼近學生經驗、激發情感共鳴的教學環境,喚醒集體文化記憶,將抽象理論轉化為喜聞樂見、切身體驗的鮮活場景;“心靈滋養”指堅持“育德與育心相結合”“用心靈召喚心靈”的育人理念,將價值引領、情感共鳴與道德體驗深度融合,潤物無聲地實現心靈滋養的終極目的。
職業道德課程在試點中形成“三生”特點:“本性生發”強調“性善論”和人本主義,從學生的本性本能出發促進職業道德的養成;“感性生長”凸顯學生的道德經驗,運用我黨、我軍、我國大量的優秀視頻案例開展教學,既讓深奧的理論學習有了感性認識,又滋養了心靈;“理性生成”突出理論生活化、方法工具化、評價數據化,讓理性在生命體驗中生生不息,培育職場智慧。
錨定心靈滋養和習慣養成
構建“三維”道德實踐系統
《綱要》要求“著力加強職業學校(含技工學校)和普通高校職業道德教育,建立健全德技并修、工學結合育人機制,教育引導學生樹立崇高職業理想,形成良好職業素養”。
針對道德實踐方式不活、渠道不暢、成效不大,知行難以合一的問題,團隊創新構建了“心靈召喚、品質訓練、理論總結”三維驅動的道德實踐系統。該系統以周為實踐單元,聚焦一個核心品質,以 兩個課時的理論學習為基礎,組織開展貫穿全周的有機滲透式實踐。
“心靈召喚”的形式是每日清晨8點前,學生圍繞本周核心品質,在班級釘釘群發布“品質感言”,每日傳遞正能量,有效消解負面情緒,學生相互點贊激勵,既是深度心靈喚醒,亦是公開實踐宣言,在日積月累中內化價值信念,筑牢信仰根基。
“品質訓練” 的形式是聯合輔導員,借鑒企業團建理念與方法,設計并開展契合本周核心品質的沉浸式體驗活動,功能是在具體實踐中深化對品質內涵的切身體驗與理解,強化學用結合,突出“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
“理論總結”的形式是周末組織學生圍繞本周核心品質,撰寫實踐感悟作文,功能是引導學生對一周實踐進行系統反思與理論升華,提煉理性認知,深刻領悟品質背后的理論精髓與實踐價值。
(稿件來源:濰坊工商職業學院 文/徐利云 王樹忠)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