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取消“包分配”制度已經20多年,這20多年以來,“自主擇業”的大學生,在大學的不斷擴招中越來越“不值錢”。盡管在很多農村,考上大學依舊是一件光彩的事,父母是要請客辦喜酒的。然而,很多農村大學生畢業以后,在茫茫的求職人群中才會發現,考上大學并不是改變命運的終點。如今,每一年都是大學生“最難”就業年,很多家長不禁懷念起了原來大學生“包分配”的日子。
其實,國內依舊擁有“包分配”的大學,主要就是軍校、部分公安院校和免費師范生等。就軍校而言,目前40多所軍校中,只有20多所招收高中畢業生,其中,名氣最大的是軍校中僅有的三所211大學,這三所軍校211,目前也都是“雙一流”或“一流學科”大學,分別是國防科學技術大學、海軍醫科大學、空軍醫科大學。目前包分配的大學中,僅剩的三所211大學。
一、國防科學技術大學(長沙)
國防科大被稱之為軍中“小清華”,是唯一的一所軍校985大學,因為不參與大學排名,很多人不清楚國防科大的實力,就綜合實力而言,國防科大擁有國內前十的實力,但因為體檢、政審嚴格,錄取分相比同等高校并不算高,只要630分左右就能上,而且指揮類專業畢業3年內必須要下部隊,既很艱苦還不能考研。每年國防科大通過高考招生在1500人左右,只要沒有被淘汰順利畢業的話都是包分配的。
二、海軍軍醫大學(第二軍醫大學,上海)
海軍軍醫大學由第二軍醫大學在去年更名而來,是一所211大學,其中基礎醫學是世界一流建設學科。作為軍校中的“醫科”大學,其實力一點也不比北京協和醫學院、北大醫學院等一流醫科學院差,但錄取分相比這些一流醫學院低很多,一般男生560-620分左右,女生620-640分左右就能上。畢業后一般分配到部隊或者部隊醫院,一畢業就是連級干部。
三、空軍軍醫大學(第四軍醫大學,西安)
去年軍改中,第四軍醫大學更名為空軍軍醫大學,是軍校中三所211大學之一,也是三所“雙一流”學科建設的軍校之一,基礎醫學同樣也是世界一流建設學科。錄取分上,空軍軍醫大學基本上和海軍軍醫大學差不多,相比其他一流醫學院就要低一些,而且八年制的專業一畢業就是博士學位,畢業又是包分配,非常劃算。
黃埔軍校
當然,這三所軍校中的211大學,除了畢業包分配,只要考上就是免學費,發補貼的,但因為是軍校,無論是身體條件還是政治背景要求都比較嚴格,很多人分再高也不一定考得上,如果分數適合,條件又都達標,還有什么理由不報考呢?
海軍軍醫大學
是我國的第二軍醫大學,位于中國上海,是211工程大學,考上這所學校的學生就會有福利補貼。基礎醫學是世界一流學科,多項成果入選“中國醫藥十大科技進展”和“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項目,獲批新藥和專利授權數連續多年位居全軍院校第一。在醫學教育、人才培養、學科建設和醫學研究等多方面進行深入的學習。
作為軍校中的“醫科”大學,其實力一點也不比北京協和醫學院、北大醫學院等一流醫科學院差,但錄取分相比這些一流醫學院低很多,一般男生560-620分左右,女生620-640分左右就能上。畢業后一般分配到部隊或者部隊醫院,一畢業就是連級干部。
國防科技大學
創立于1953年,被人們稱為軍校當中的小清華,也是中國目前43所軍校當中唯一一所985工程大學,只要能順利從該學習畢業,畢業后基本都是包分配工作的。而且該學校培養人才都是在精不在多,每年都只招收1400名左右的學生。
在被錄取之前要經過很嚴格的軍檢,且不說其他項目,光是視力這一關就把許多考生擋在了門外,但是只要被錄取,待遇很不錯。學費都是免費的,而且還有生活費補貼。畢業后待遇也十分豐厚,工作包分配,正規考入的畢業生畢業后到作戰部隊任職的話都有軍銜的,本科授予中尉軍銜,研究生授予上尉軍銜,博士授予少校軍銜,而且畢業后就直接是軍官級別,社會地位高。
空軍軍醫大學
第四軍醫大學是直接隸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后勤部的一所軍校,也是國家211工程重點院校,在學校的所有學科中有很多都是國家級重點學科。例如臨床醫學,在學科評估中被評為雙一流學科,而且還有基礎醫學在學科評估中被評為國家一級重點學科!
去年軍改中,第四軍醫大學更名為空軍軍醫大學,是軍校中三所211大學之一,也是三所“雙一流”學科建設的軍校之一,基礎醫學同樣也是世界一流建設學科。錄取分上,空軍軍醫大學基本上和海軍軍醫大學差不多,相比其他一流醫學院就要低一些,而且八年制的專業一畢業就是博士學位,畢業又是包分配,非常劃算。
對此,你怎么看呢?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