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學前教育公益性的實現,降低過度逐利對學前教育的不良影響。
《中華人民共和國學前教育法》將于2025年6月1日起施行。11月11日,教育部召開發布會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學前教育法》進行介紹解讀。“學前教育法的出臺,填補了學前教育法律的空白,也彌補了教育法律制度體系的空白,推動形成覆蓋整個教育鏈條、完整的教育法律體系。”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副會長、黑龍江大學校長王敬波說道。
教育部政策法規司司長張文斌指出,近年來,學前教育得到快速發展,但仍是國民教育體系的薄弱環節,需要通過立法,把黨對學前教育的主張轉化為國家意志,把實踐成果上升為法律制度,用法治方式破解突出問題,為學前教育高質量發展提供法治保障。
學前教育法分為總則、學前兒童、幼兒園、教職工、保育教育、投入保障、監督管理、法律責任、附則等9章,共85條。張文斌介紹,學前教育法規定國家推進普及學前教育,擴大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供給,構建覆蓋城鄉、布局合理、公益普惠、安全優質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發展學前教育堅持政府主導,以政府舉辦為主,大力發展普惠性學前教育,鼓勵、引導和規范社會力量參與。
同時學前教育法強調堅持保育和教育相結合的原則,科學實施保育和教育活動,不得教授小學階段的課程內容;建立科學合理的一日生活制度,做好衛生保健管理等工作。此外,加強收費管理,要求合理確定公辦幼兒園和非營利性民辦幼兒園的收費標準,建立定期調整機制,引導合理收費,遏制過高收費。
在教師隊伍建設上,學前教育法明確了資質要求,規定幼兒園教師、園長、保育員、衛生保健人員等應當具備規定的條件。嚴格聘用管理,規定幼兒園聘任教師等工作人員應當報教育行政部門備案并進行背景查詢和健康檢查;存在可能危害兒童身心安全、不宜從事學前教育工作情形的,不得聘任。
王敬波指出,這部法律有很多亮點、創新點,最突出的就是體現了以學前兒童為中心的立法導向,為學前兒童權利提供了堅實的法治保障。
具體而言,王敬波指出,學前教育法將憲法和教育法保障的兒童受教育權利具體化,以學前兒童為中心,進一步突出對學前兒童的權益保障,明確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舉辦體制。
她進一步解釋稱,為保障學前教育公益性的實現,降低過度逐利對學前教育的不良影響,學前教育法第五條規定了“發展學前教育堅持政府主導,以政府舉辦為主,鼓勵、引導和規范社會力量參與”的原則。第六十條規定了“學前教育實行政府投入為主、家庭合理負擔保育教育成本、多渠道籌措經費的投入機制”。同時,為避免轉制等方式影響學前教育的格局,第三十四條規定“公辦幼兒園不得轉制為民辦幼兒園”,第三十五條規定“社會資本不得通過兼并收購等方式控制公辦幼兒園、非營利性民辦幼兒園”。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