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要求,7所高校均公示了其辦學特色、培養質量及辦學效益等方面的成果,以及自評過程中發現的問題與整改措施。
10月10日,北京市教委發布消息稱,根據教育部要求,7所在京高校將參與今年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評估。根據要求,7所高校均公示了其辦學特色、培養質量及辦學效益等方面的成果,以及自評過程中發現的問題與整改措施。
此次涉及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分別是中國農業大學巴西圣保羅大學聯合學院、北京交通大學與美國羅切斯特理工學院合作舉辦企業管理(技術創新管理與創業)碩士學位教育項目、北京化工大學與意大利熱那亞大學合作舉辦工業設計專業本科教育項目、北京聯合大學俄交大聯合交通學院、北京語言大學與法國克萊蒙高等商學院合作舉辦商業智能與分析專業碩士學位教育項目、北方工業大學倫敦布魯內爾學院、清華大學與新加坡管理大學合作舉辦會計專業碩士研究生教育項目。
記者了解到,多所學校在中外合作辦學項目自評中發現,項目在外方教師工作穩定上存在一定問題。
北京交通大學提到,在自評過程中發現在教學組織中一個突出問題是師資梯隊的建設,主要體現為美方選派的教師,因個人原因或美方授課原因無法前往北京授課時,就需要調整授課次序等,給排課帶來一定的問題;部分課程的美方授課教師面臨退休問題。北方工業大學也提到,受教學工作量、遠離家鄉等多種因素影響,個別英方教師工作穩定性不足。兩校都在整改措施中表示要推動課程組和師資梯隊的建設,促成雙方教師科研深度融合,或加大中方合作教師的支撐力度。
由于中外合作辦學需要中外雙方教師進行課程教學,課程銜接也是一大難點。
北京化工大學提到,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在教學運行中,仍存在中外方課程銜接、教學內容、教學大綱執行等有不順暢的情況,與培養目標還有差距。未來將加強組織國內外專業教師的研討,使國內外課程內容和知識的銜接進一步順暢,進一步進行中外方課程內容的整合,避免內容重復、遺漏,精簡課程數量,加強項目式教學改革。清華大學也表示,項目具體執行過程中,由中外教師共同開發和授課的課程,課程內容的無縫銜接是重難點。針對這一難點,項目未來進一步拓展教師交流合作平臺,定期開展座談、學術會議,同時,加強師生反饋機制,不斷進行教學評估和改進,引進先進教育理念,將優質的教學資源全面落實到教學實踐中。
此外,還有學校提到項目時間短帶來的學生實踐時間不足等問題。北京交通大學表示由于項目執行的是一年學制,課程安排非常緊張,授課任務極為繁重,導致實踐教學的次數較少。2024年開始,該項目運轉中心啟動了“創業導師隊伍創建計劃”,預計組建一個包含30位企業家在內的創業導師隊伍。在2024年的培養過程中,每一門課至少邀請一位企業家進入課堂,配合課程內容講述鮮活案例。同時,積極聯絡孵化園、加速器和這些創業導師所在的企業,保證每一屆學生能夠有3-5次的實地參觀與調研。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