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教育部8月8日消息,經各地推薦,現已確定64名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候選人,并將從中推選出12名全國教書育人楷模。記者注意到,齊魯晚報·齊魯壹點《青年說》欄目此前關注的淄博市沂源縣實驗小學教師王書奇...
據教育部8月8日消息,經各地推薦,現已確定64名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候選人,并將從中推選出12名全國教書育人楷模。記者注意到,齊魯晚報·齊魯壹點《青年說》欄目此前關注的淄博市沂源縣實驗小學教師王書奇進入了候選人名單。
王書奇。資料片
在已公開的“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候選人”資料中,教育部對王書奇的介紹,用了“扎根沂蒙山區教育27年”“資助300名孩子成長”“緊急救治心搏驟停學生”等關鍵詞。其實,在每一個關鍵詞的背后,都有一個特別的故事。
拿“緊急救治心搏驟停學生”來說,那是發生在2019年9月5日大課間的一個突發事件。當時,一位女生突發疾病趴在了跑道上,一動不動。周圍幾個老師嚇懵了,站在旁邊束手無策。被緊急叫來的王書奇,在把孩子翻過來之后,連忙撥打了120急救電話。
即便在紅十字會參加過應急培訓,但當一個活生生的人發生暈厥躺在地上,王書奇還是第一次面對。他心里清楚,心臟驟停之后的“黃金四分鐘”太過珍貴,救活難度大。超過八分鐘,救活難度就更渺茫了。
雖然極度緊張,但王書奇依舊跪在地上,做了兩組緊急救治。孩子依然沒反應,呼吸沒有,心跳沒有,臉色煞白。雖然沒教過那個學生,但常常能在校園里見到,看到小姑娘躺在地上,他心里一陣難受。
等到第三組救治,躺在地上的孩子吐了口氣,脈搏上有了輕微的跳動,王書奇這才停止救治。不一會兒,救護車到了。
“我沒有陪孩子去醫院,因為心理壓力太大了,救護車把她拉走之后,整個人的意識非常模糊。”王書奇回憶,跪地救人的短短三四分鐘,他像是經歷了很多事。“當時就在想(急救)做得對不對,要真出了意外,對不起孩子。”
等到晚自習,當聽說孩子的生命體征平穩后,王書奇才放松下來。“事后社會上對我的宣傳報道比較多,其實我覺得沒什么可報道的。很多老師沒學過急救知識,不敢動孩子。我既然參加過培訓,就有義務和責任擔當起來。”
也正因為這次經歷,王書奇對老師們說,不管用不用得上,必須要得學一點技能。因為很多時候,大家面對的,可能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
時隔四年,再次談及當年的生死四分鐘,王書奇數次哽咽。他說:“我現在想想很慶幸,當時沒產生過多顧慮,沒有逃避,沒有明哲保身,沒有考慮這樣那樣的事情,而是在撥打急救電話后,毫不猶豫做心肺復蘇。”
正因為那次經歷,王書奇開始利用學校陣地開展應急救護,目前已培訓了1萬余名社會志愿者。
校園里的王書奇。
從教以來,王書奇走過的每一步,都帶著當年自己老師的影子。“學生就是自己的孩子,該擔當的時候必須擔當。”也正因為這句話,他從自制教具,到跪地搶救暈厥學生,再到帶頭資助特殊孩子,每走一步都堅實有力。
1996年,懷揣夢想的他被分配到了偏遠的鄉鎮學校溝泉中學任教,那時候他就立志要做一名像全國勞模李振華老師一樣關愛學生,受人尊敬的好老師。2005年,學校撤并至河湖中學,2021年他又被調入沂源縣東高莊小學,無論在哪個崗位,他的夢想始終沒有變,“做一名好老師”的初心始終指引著他。
剛參加工作的時候,學校師資短缺,王書奇就一人挑起兩個年級12個班的體育課;學校體育器材匱乏,他就自己動手制作,如跳繩、沙包、跳高架等。
在一次跳高練習課上,有個叫孔興的學生比劃著動作問他:“老師,我能不能像電視上那樣,跳起來躺著過去呀?”王書奇知道,學生說的是背越式跳高。面對孩子的需求,他擔憂了:學校僅有幾塊小小的海綿墊,背越式是萬萬使不得的,而要購買上千元的海綿包,那也不現實。怎么辦?
突然,王書奇靈機一動,跑到食堂索要了部分面粉袋子,又到村里和老鄉討要了一堆麥秸,然后將面粉袋子裁開,再一片片的縫合成一個大大的布囊,塞入麥秸,一個并不十分松軟,但很實用的“海綿包”制作成功。在他的指導下,孔興也體驗了一次不很標準的背越式跳高。就是這令人興奮的一跳,激發了孩子體育鍛煉的熱情,最終在縣中小學生春季田徑運動會上獲得跳高冠軍,后來通過體育特長考上了理想的大學。
在這簡易的“海綿包”上,王書奇先后指導出了十幾名優秀的跳高運動員,并通過體育特長考上了高一級的學校。
體育教學是他的常規工作,教學之余,王書奇的精力主要集中于籃球訓練。
1997年的暑假,王書奇帶領隊員進行了近似殘酷的封閉式訓練,這次集訓讓隊員和教練終生難忘。
八月的水泥球場就像火炕一樣,隊員只能是一組練習,另一組就到樹蔭下休息。而王書奇,不能休息,不能躲避,在烈日下一站就是幾個小時。衣服濕了再干,干了又濕,直至最后結滿厚厚的鹽漬。
訓練之余,王書奇還當起了炊事員和營養師,支起灶臺給學生熬綠豆湯解暑.....直至晚上,看到學生安心的熟睡之后,他才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到宿舍,一天的疲勞常常使自己沒來得及脫掉換洗的衣服就倒頭進入夢鄉。
經過一個假期的磨煉,王書奇帶領一群名不見經傳的農村娃戰勝了縣城的孩子們,取得了全縣亞軍的優異成績。比賽結束哨聲響起的那一刻,隊員把他高高舉起,他和孩子們抱在一起,一個個都哭成了淚人。這份殊榮,這份付出,這種精神激勵孩子們不斷地健康成長。
2022年元旦期間,王書奇為學校特殊家庭的孩子組織了“新年圓夢”活動。
2021年4月底,王書奇曾被調往沂源縣東高莊小學任校長。上任第四天恰遇“五一”假期,他揣著各年級報來的幾十份名單,跑遍了服務片區的27個村莊。等到國慶節,他再次大面積走訪,一份14人的名單深深刻在了他的心間。
次年春節前,王書奇帶頭再次前往,為每個家庭送去了面粉和福字,給孩子們帶去了圖書和學習用品,送去了溫暖和希望。在他的一篇教育手記里,記錄下了和孩子們相處的這段過往:
面對學校幾十名特殊的孩子,學校積極招募愛心友人組建了“愛之家”,齊心協力對特殊孩子實施物質加精神的雙幫扶。如今,已有幾十名愛心友人對接幫扶著學校的十幾名特殊兒童。另外,在愛心友人的資助下,堅持開展特殊孩子的“愛心筑夢”活動。
2022年元旦組織了“新年圓夢”活動,十四名孩子在老師的陪同下游覽縣城,到新華書店、烈士陵園、青少年活動中心、李振華事跡展館、沂源一中、銀座等參觀游玩,一同觀看電影、購買新年禮物、共享新年午餐等。
2023年“五一”假期,和愛心友人一同入戶走訪,帶孩子們開展了“快樂五一行”,大家一起外出游玩、聚餐,并組織了聯誼活動。2023年暑假,組織了“走進大學 圓夢市里”活動。我們帶領14名孩子走進了市里,開展了兩天的研學活動。大家一起參觀了山東理工大學、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館、城市書房、齊文化博物館、足球博物館、焦裕祿紀念館等。
“既然當了家,畏難、退縮是對家人的不負責。立足實際、放眼未來,為了這個家、為了孩子們,必須努力解決問題,尋求發展新思路。”王書奇說,在化解種種難題之余,他還想以愛筑夢,助力農村孩子能夠茁壯成長。
記者了解到,早在2022年9月,還在沂源縣東高莊小學任職的王書奇,曾獲評“齊魯最美教師”榮譽稱號。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客戶端 鞏悅悅)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