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朋友圈有句話被刷屏了“疫情過后,學生會出現明顯的兩極分化。自律的越來越優秀,優秀一大截;不自律的,各種糊弄假學,就會遙遙落后,不要假裝努力,結局不會陪你演戲”。新學期,請善待每位教師,...
最近朋友圈有句話被刷屏了“疫情過后,學生會出現明顯的兩極分化。
自律的越來越優秀,優秀一大截;不自律的,各種糊弄假學,就會遙遙落后,不要假裝努力,結局不會陪你演戲”。
新學期,請善待每位教師,特別是那些為您孩子好,對您孩子嚴厲的老師。
案例一
近日,
江蘇淮安陽光中學一名高三老師
打學生耳光并砸爛學生手機的視頻,
在網上引起熱烈討論。
視頻里的高三學生因拒絕上交手機,
被老師打了兩耳光,
手機也被老師砸壞。
而這段視頻的拍攝者正是班級的班長,
老師讓他把錄下來發到家長群里,
警示學生不準帶手機進校園。
△學生拒絕上交手機 視頻截圖
記者了解到,這名高三學生帶手機被班長發現后,班長勸其上交老師,班主任了解情況后強調高考在即,必須沒收手機。記者從視頻里發現,該生拒絕上交后,班主任連打兩巴掌,第一巴掌就把學生的眼鏡扇掉了,該生將手機往桌上一拍,起身離開教室準備回家。隨后老師走到講臺前說道,這是什么牌子手機、值多少錢、自己能不能賠得起等話語,并讓同學用自己的手機開始錄像。
△老師將手機砸爛 視頻截圖
4 月 11 日,記者聯系到了該生父親包某,包某表示非常支持老師和學校的行為,自己也是從學生時代過來的,很能理解老師,在與兒子的溝通中也感受到老師平常對他們很好。包某告訴記者,老師一直很認真負責,跟家長私下關系也一直像朋友一樣,現在還有 90 天就高考了,他不希望因為這點小事影響到班級其他同學的學習進度,也不想網上再惡意夸大此事。包某表示,這位老師確實提高了學生的成績,也希望學校不要給老師處罰,讓老師盡快恢復上課。
記者了解到,開學初,淮安陽光中學學生家長都與班主任簽訂了禁止使用手機承諾書,寒假網課期間也召開了網絡視頻會議,告知學生禁止將手機帶到學校。針對網上無師資的懷疑,淮安陽光中學副校長司明建表示,所有老師都是具有教師資格證的,而此事該老師的處理方法確實是不妥的,已經對其進行批評教育并給予停職處分。
△淮陰區教體局發布相關說明
淮陰區教體局辦公室負責人告訴記者,教體局高度重視此事,已責令陽光中學向該老師與學生及家長進行誠懇溝通,并對全校進行通報批評且通告全區老師引以為戒,杜絕此類行為再次發生,并對該老師進行停職檢查,其他老師及時補位停課老師課程。
我們回過頭來看整個事件:
學生有錯嗎?當然有,違反學校規定帶手機入校,并且拒絕上交手機。
老師有錯嗎?當然也有,掌摑學生,屬于體罰行為,師之大忌。怒摔手機,屬于破壞他人合法財產行為,也是不可取的。
但我們發現,這位老師主動要求班長錄像并發到家長群里,以來警示學生不準帶手機進校園,說明這位老師真的非常有責任心。
除此之外,這位被砸手機學生父親也表示,非常支持老師和學校的行為,很能理解老師。
案例二
最近網課期間,一名初中英語老師晚上十點釘釘電話催作業,被學生舉報到地方政府領導留言版:
舉報“嚴重擾民”的信件中說:按照網課課表中就沒有“網上需要接打電話”這一課程設置,所以這樣嚴重擾亂了家長和學生的晚上休息...
因為是國家設置的地方政府留言板,所以問題很快被轉回當地,當地政府不敢怠慢,由縣委正式作出回復:
從回復文字來看應該說是舉報方完勝了:
縣委的回復中說“個別老師的這種做法屬于隨意拖延教學時間,加大學生課業負擔,與教育局文件精神相悖!“,
而且回復中還說”以后若再有類似情況發生,歡迎網友直接向教育局舉報...."
教育局的處理不得不讓老師們寒心!
連網友都明白的道理,為什么教育局的專家卻不明白呢?或許,他們已經放棄了吧……
有人在群里說:以后夜里不敢再催作業了...
也有人在群里說:看在老師夜里十一二點還在催作業的份上,希望家長們給點面子管一管。
最高贊的回答是這個全面的回復:
教師沒有依法施教,學生的成長也不是只有學習成績,教師也要搞清楚教師角色的定位,不要指望包辦一切。
教育孩子從來不是孤軍奮戰,因為孩子的成長成才,既離不開家長,也離不開老師。
最好的教育,應該是家長不護短,老師不姑息,一起努力為孩子的未來創造可能。
(一)
孩子最依賴的是父母
最信任的是老師
一位教育心理學家說過:“一對好父母,抵得過200個好老師”。
優秀的父親教會孩子獨立和勇敢,優秀的母親承擔了養育孩子和教育孩子的重任。
對于孩子來說,最依賴的人是父母,最敬重的人是老師。
教育孩子絕非易事,無論父母還是老師都不能兒戲,越盡責,越用心,孩子的教育就越成功。
老師和父母作為孩子最親近、最信任的兩個人,必須擔負起讓孩子成才變好的重要責任。
(二)
老師期待孩子成才變好
才會如此出力不討好
誠然,老師無法保證所有學生都考第一,但無論如何,絕不會放棄任何一個孩子。
一聲老師,是孩子的信任,更是老師一輩子的責任。
俗話說:心有戒尺,行有所止。那些對孩子嚴厲,甘愿頂著種種風險與壓力,不厭其煩地管教孩子的老師,其實愛得最深。
愿意批評孩子的老師,哪怕孩子即將跌落谷底,也會拼命把他往上拉。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為人師者,就有育人成才的深情。
(三)
父母是最好的榜樣
老師是最好的領路人
再優秀的老師,沒有家長的支持和配合,也無法教好孩子;
再負責的家長,沒有老師的教書與育人,也無法讓孩子成才。
教育過程中,正因為孩子緊緊依靠著我們,所以我們必須互相依靠。
事實上,教師并非照本宣科的教書匠,父母也不是面面俱到的保姆。教書和育人,不能完全割裂。
身為教師,要懂得尋求家長的支持;
身為家長,要懂得配合老師的工作;
在教育這條艱難的路上,只有老師和家長齊心協力,孩子們才學的更好。
(四)
父母的每一次缺席
都是對孩子教育的耽誤
前段時間,在網絡上看到一段老師與家長的聊天記錄,讓我有一點哭笑不得。
這位負責任地老師提醒她班上的學生家長:
老師等了很久,家長一直都沒有回復她。
直到晚上九點半,老師心里放心不下,再次去聯系該學生的家長, 但是卻發現,已經被該學生的家長給拉黑了。
老師非常無奈,上網課是遠程操作的,這也不得不要求學生家長來積極配合。
如果家長不配合的話,老師也只能望洋興嘆,干著急。
很多人也在說,上網課其實是對學生一場殘酷的考驗。
自律性好的孩子依舊可以“芝麻開花節節高”。
可自律性差的孩子呢?就是“溫水煮青蛙”了,快被淘汰還不自知。
其實上網課也是對家長的一種殘酷考驗。
《清華學霸教子經》里有這樣一句話:
父母要明白,孩子小時候缺乏自制力,對學習等艱苦的事情,不主動是常態,主動是非常態。
所以,千萬不要指望孩子會去自覺的學習。
若想讓孩子在學習上不落下,家長的陪伴、監督和老師的積極配合,是缺一不可的。
俗話說:
“子不教,父之過?!?/blockquote>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成才路上的第一道防線。
家庭教育沒有做到位,不論是指望孩子自身還是寄希望于學校教育,家長都可能會面臨“竹籃打水一場空”的巨大風險。
而家長在孩子身上偷的懶,也會變成孩子未來路上的坑。
看到孩子的人生步履維艱,家長就會知道,有些道理,真的會很痛。
做父母是有有效期的。
如果前二十年不用心教育孩子,后六十年就要用痛苦與遺憾來彌補。
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教育無法撤回重來。我們必須參與到孩子的教育中,親力親為,才不會留下遺憾。
教育,是一個與孩子共同成長的過程。
一位學者說過:孩子就像土地,播種什么,就會收獲什么。
播種思想的種子,就會收獲行為;
播種行為的種子,就會收獲習慣;
播種習慣的種子,就會收獲品德;
播種品德的種子,就會收獲命運。
教育路上,最不該偷懶的是家長,最不該放養的是孩子。
(五)
教育的底色絕不是放任和快樂
別再以愛的名義對孩子讓步
教育部最新發布了《中小學教師實施教育懲戒規則(征求意見稿)》,可見,孩子最需要的是“寬嚴相濟”的教育。
“寬”,是要讓孩子自由地思考,暢快地表達。
“嚴”,是嚴格管教孩子,避免孩子行差踏錯。
教育是一項成就人的偉大事業,絕不能夠放任與縱容,更不能一再以愛的名義對孩子讓步。
那樣只會害了孩子。
著名教育學家李玫瑾說過:教育孩子最大的問題,是該管的時候不管,不該管的時候開始管。
我們今天的狠心,是為了將來的不后悔,我們今天的心疼,是為了將來的不心疼。
(六)
一個奮力托舉的家庭
是成就學霸的最好溫床
真正的教育,還是要拼父母的。
不拼錢,不拼出身,而拼父母的教育觀念。
每一個橫空出世的奇跡,都離不開背后家庭的奮力托舉;
每一個優秀自律的孩子背后,都站著以身作則的父母。
你羨慕別人家孩子講規矩、有禮貌,卻不知道別人家的父母有多注重家庭教育。
你羨慕別人家孩子愛讀書、成績好,卻不知道別人家的父母同樣愛讀書、愛學習。
一個孩子從一粒種子成長為一顆參天大樹的過程,都暗藏著一對父母的嘔心瀝血與孩子的刻苦努力。
好父母才是孩子一生中最好的老師!想讓孩子成為怎樣的人,首先,您就得成為怎樣的人。
(七)
一個負責任的老師
有可能成為孩子一生的轉機
老師的價值,未必是讓優秀的人更優秀,而是讓那些原本看起來不優秀的人都有變優秀的機會。
一千個老師,就有一千種教育方法,也許嚴苛,也許不近人情,但都飽含著對學生最真切的關愛。
孩子可以自由幸福地長大,但如果完全不管不教,就很容易走歪路。
而老師,就是那個不厭其煩,不求回報地一再矯正孩子的人!
老師不期待高職高薪,不渴求世俗的成功,只希望得到學校的支持,家長的理解,孩子的尊重。
當孩子身邊出現一位嚴師,所有人都應該慶幸,因為孩子哪怕行差踏錯,都尚有往回走的機會。
(八)
我們不僅要對孩子的今天負責
更要對孩子一生的幸福負責
父母的格局,老師的教導,就是孩子的方向。
教育不能只看今天的成績,只求當下的快樂,必須為之計深遠,我們身為教育工作者,就要對孩子的一生負責。
今天,你給孩子寬松教育,明天,社會就替你狠狠懲罰他。
一個孩子的成功,離不開父母和老師的共同努力。若父母不愿與老師并肩,那孩子的未來能指望誰呢?
只有得到信任的老師,才能更踏實地將一切美好展示給孩子。
只有得到尊重的家長,才能更放心堅定不移地支持老師。
教育中最可靠的三角關系是:家長支持老師,老師信任孩子,孩子依靠家長和老師,健康快樂地成長。
寫在后面:
曾讀過人民日報的一篇文章,對其中一段話記憶尤深:
盲目的鼓勵和寬容,只能培育出溫室的花朵。好的教育,必然是寬嚴相濟、獎懲分明的;好的老師,必然是管教同步、嚴慈同體的。
能夠遇見一位手持戒尺、眼中有光的老師是孩子的幸運,因為他會拼盡全力不讓孩子走錯路,還會燃起孩子未來的希望。
一位資深的班主任曾說:“家長與學校配合得越好,教育越會成功?!?/strong>
請善待每一位教師,特別是那些為了孩子好的,對孩子嚴格要求的老師。
教育需要靜待花開,請給老師多一份信任,多一份理解。
支持你孩子的老師,就是在支持你孩子的成長;接納你孩子的老師,就是在愛你自己的孩子。
愿在新學期里,家長和老師一起攜手努力把孩子教育得更好。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zgjyzx)綜合整理自小學教師、成長園、鋒盛中小學輔導、網絡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