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揚州市在教育強國建設中“走在前、做示范”,以核心素養培養為重點,實施“四項行動”,強化體育課程實施、優化體育設施服務,為學生終身發展注入核心素養。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生動展現江蘇在教育強國建設中“走在前、做示范”的探索實踐,全面宣傳各地各校奮力打造“公平共享、全面多樣、開放融合、卓越創新”教育樣板示范高地、扎實推進高標準教育強省建設的新作為新舉措,“江蘇教育發布”開設專欄,展示江蘇教育系統積極助推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的生動圖景、鮮活經驗和典型案例。
今天,來看揚州經驗——
“四項行動”
為學生終身發展注入核心素養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近年來,揚州市堅持以核心素養培養為重點,大力實施“四項行動”,著力構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的培養體系,致力學生學有所成、學有所長、學有所樂,賦能學生終身發展,讓每一個孩子都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
實施“體能提升”行動,促進學生體質健康。確立體育“主科地位”,持續推動學校重視體育,引導學生養成每天開展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一是深化體育評價改革。優化調整體育中考方案,加大初中三年學生體育過程性評價比重,將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長跑列為體育中考必選項目,將游泳、“三大球”等項目列為自選項目,培育學生體育運動愛好。定期開展學生體質健康市級抽測和學校體育專項督導,完善“必考項目+校本項目”評價機制,持續改進學校體育工作。二是強化體育課程實施。全面推行義務教育學校“每天一節體育課”,體育活動課由體育教師帶班,保證質量,實現“天天練、周周賽”。全市中小學校100%組建體育俱樂部,每年舉辦市青少年陽光體育聯賽、“市長杯”青少年校園足球比賽,建立了市、縣、校三級聯動競賽機制,實現“校校有活動、人人能參與”,著力提高青少年體質健康和體育運動競技水平。三是優化體育設施服務。不斷推進學校體育場地改造提升和運動設施器材配備。164所符合條件的中小學體育場地定期面向社會開放,鼓勵廣大家長在節假日帶孩子到校鍛煉,共享親子美好時光。
實施“潤心賦能”行動,護航學生陽光成長。大力實施“潤心賦能”專項行動,著力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健康關愛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一是打造“潤心”陣地。推動中小學校開齊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課,全部建立心理咨詢室并按時開放,認真篩查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并建立“一生一檔”。成立“揚老師潤心工作站”,在主城區設立“潤心驛站”5個,線上線下相結合,面向“一小(孩子)一大(父輩)一老(祖輩)”提供心理咨詢、家庭教育指導等志愿服務。二是建強“潤心”隊伍。在中小學校全部配備專(兼)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基礎上,2024年新招聘心理健康教育教師25名,專項培訓267人次,實現全市城區中小學校和鄉鎮中心學校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配備全覆蓋。市級“潤心賦能”專題培訓1.48萬人次,提升廣大教師關愛學生生命健康的意識和能力。三是凝聚“潤心”合力。全面推進揚州全國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實驗區建設,建成投用實驗區實踐中心,全市中小學校100%建成家長學校,常態化開展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學校、屬地通力合作,為留守兒童等特殊學生群體建立“關愛專班”,個性化跟蹤幫扶;積極挖掘社會育人資源,著力凈化網絡和學校周邊環境,學校、家庭、社會齊心協力,共同助力廣大青少年學生茁壯成長。
實施“美育浸潤”行動,提升學生審美品位。全面推進學校美育浸潤行動,堅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促進學校美育工作多樣化、特色化發展。一是完善美育課程體系。嚴格落實藝術課程標準要求,推動各級各類學校開齊開足音樂、美術等美育課程,支持學校因校制宜、各展所長,組建藝術社團,拓展書法、篆刻、舞蹈、戲劇、影視、雕塑、攝影等校本課程,幫助學生陶冶情操,發展藝術興趣愛好。二是注重美育實踐活動。連續多年開展“運河情”中小學師生才藝大賽,積極拓展活動參與面,以“學會、勤賽、常展(演)”為手段,努力讓學生在校期間能夠參加至少1項藝術活動,掌握1至2項藝術特長。組織全市中小學“班班有歌聲”合唱活動,“校、縣、市”三級層層展示,實現“班班有歌聲、校校有合唱團”。積極選送推介學生參加國家級、省級各類藝術展演活動,展示揚州學子風采。三是培育地方美育特色。著力挖掘地方優秀資源,推進優秀傳統文化藝術“進課堂”,每年舉辦非遺校園講座(體驗課)100 場,全市中小學積極聘請揚州非遺傳承人,成立了雕版印刷、剪紙、揚州清曲、揚州評話、揚劇等“非遺”文化社團,讓學生學習了解傳統文化藝術瑰寶。
實施“科創育苗”行動,培養學生科學精神。積極構建科技創新人才早期培養機制,全面普及科學教育,提升廣大青少年創新能力。一是成立科創教育聯盟。推動小學、初中、高中建立“揚州市中小學科創聯盟”試點,促進師資共用、課程共建、資源共享,探索科技特長學生12年制跟蹤培養模式,目前已有聯盟校27所,3所學校入選全國中小學科學教育實驗校。二是建立科創教育基地。加大科技教育投入,以“STEM課程”為主要內容,精心打造了STEM科創活動教室、機器人活動室、無線電測向活動室、木工坊、航模模擬操控活動室、電子百拼活動室、生物探索活動室、VR設計活動室等科創教育和實踐基地,廣泛開展科學教育。推動館校協作,充分利用揚州科技館、航空館、物理科普教育基地等社會資源,一方面鼓勵學生“走出去”,參加科創教育實踐活動,另一方面將校外場館的優質資源、師資“引進來”,推動“智力七巧板”、機器人編程、科普劇排演等科創教育活動納入中小學課后服務,為學生廣泛參與科創活動奠定基礎。三是辦好科創教育賽事。在全省率先設立青少年科技創新市長獎,全市中小學生廣泛參與,培養了一批“小發明家”,培育了科創土壤和一大批科技創新后備人才。近年來,在省級各類科技競賽中獲獎累計超1萬余人次,揚州青少年取得57項國家發明專利,2人獲國家級青少年科技創新獎。
(本文作者系揚州市委教育工委書記、市教育局局長 殷元松)
來源:江蘇教育報
編輯:謝雨辰
審核:崔婕 王素娟
在教育強國建設中走在前做示范
(點擊詞條回顧系列內容↓)
【答卷】
牽線搭橋通四方 產學研用做文章
生動描繪全面育人“新圖景”
打好體教融合“組合拳” 構筑全員參與“新常態”
在興農強國新征程中勇擔使命
江蘇攜手非洲,結出職業教育合作累累碩果
響亮回答新時代“育人三問”
讓優質教育成為群眾“看得見的風景”
教育之強支撐高質量發展步履鏗鏘
【實踐】
南京:答好“公平普惠”“優質均衡”時代命題
無錫:“三堂”構建教師發展新格局
常州:以“雙創”引領教育高質量發展
泰州:探秘科學“泰”有妙招
淮安:點亮關愛之光
揚州:為學生成長注入新動力
連云港:“山海課堂”展現思政育人新氣象
東南大學:瞄準真難題,項目制育人助力企業“大步快跑”
【筆談】
南京:省會擔當 教育先行 奮力推進南京教育現代化走在前做示范
南通:聚力基礎教育擴優提質 推動現代化教育高地南通新實踐再攀新高
常州: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 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高位發展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